<h3>巴洲位于晋中昔阳蒙山与沾岭之间的古海盆中,周边几条河流环绕,巴洲居中,形似“巴”字,因此有了“巴流成河”之说;而“洲沁康居”的解释是择水(畔)而居,米粮不缺的意思。两叙之词,各取其首便成村名溯源。然而,巴洲野坪到高家圪堆一带早在东汉时期就是古乐平郡郡府(相当于现在的地区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市井街巷,热闹非凡自不必说,即使岁月流失,繁华消失殆尽,那些与之相呼的诸多古地名,老叫法也足以证明巴洲成村建制早积千年历史。</h3><h3>如今,城镇化和趋利避害之诉求让人们逐渐远离古村,转投平坦地带或现代化的居住环境,但我们仍可以在诺大的巴洲老村寻觅到许多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古迹古韵和古风……</h3> <h3>通向穿心碾古官道的石彻弯路,它与荫沟的那段暗道(古称“窨沟”,是战乱时逃生的基础设施,现仍保留残迹)一起演绎着那段辉煌历史。附近的坛场,盘龙垴,高家坟,官地垴,石羊石虎等古地古称说明这些古传悠来已久,确有其实。</h3> <h3>茂盛的庄稼之下,曾有多少时代兴衰,埋藏在厚土之下的众多街巷建筑,市井百态,喜怒哀乐也随风而去。据考证,这里就是古乐平郡所在地的核心地段。</h3> <h3>中官坊右拱门上书“巴流成字″。它是县级不可移动文物标志。</h3> <h3>中官坊西拱券门上书“洲沁康居”。古戏台外左右两侧八个草书大字皆行笔流畅,苍劲有力,是传承巴洲村名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志痕证。</h3> <h3>中华光氏发源地_桃园沟,光氏祖先和族人就是最早生息繁衍于此,光氏后人陆续迁出这个小土沟,并成长,兴盛于全国各地。据传光姓与高姓,闫姓三家族是最早定居于巴洲的原住民。隐藏在半坡之上的这框光氏旧居并不知何名何位,但根据其位置及择高而居习俗的地理变迁,至少己有四五百年历史。</h3> <h3>俯瞰如今的光氏发源地桃园沟。</h3> <h3>这是李姓财主李逢庭的主院门庭,居考证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而属于李家的住宅分布在附近上下左右约有十处不同规模和挡次的院落。</h3> <h3>主院隔着一条坡路左侧亦属于李家宅第,而沿石坡道拾级而上就是过去全村的中心位置“中官坊″。在古时人们普遍避水趋高而居的农耕文化时代,选择在不高不低,不偏不倚的地方控凸补缺,平整出如此规模的地方修院建房,并且有相对长远考量的建筑设计标准,足见其实力非凡。</h3> <h3>门楼局部,破败中仍透着厚实。</h3> <h3>方型转角门拱既是装饰,也避开了理念上的某些冲运和忌讳之嫌。</h3> <h3>李逢庭窑顶上覆建的长稿房,整面宏大的木质窗结构彰显主人财力。这里原是财主私塾供公子,小姐们读书学习的地方,后来主要用于储物,晒晾粮食之用。</h3> <h3>这上下院落都曾属于李逢庭的家族宅院产业范围,站到某个较高的位置,就能发现这非同一般的成片屋舍各有侧重又上下呼应的宏大建筑气势。</h3> <h3>这是另外一处李姓财主的砖雕拱券门,人称老元家族,他们财力远不及李逢庭雄厚,但重视文化教育和培养人才成家传家风,很多文化名人出自这个家族,最令人仰慕的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洪钟先生。</h3> <h3>圪台坡一狮门口一带亦是过去殷实人家分布的地段。</h3> <h3>狮门口西段的老房子。</h3> <h3>仔细看,这滴水瓦的图案是各有风彩,各不相同的。</h3> <h3>仍在房椽上的坚守不知辛劳几何,但这用料,刻模和烧制工艺绝对可圈可点!</h3> <h3>西官坊以东一处古老的拱券通道应为基础设施,属于谁?什么人捐建己无考,但通向西官坊,为全村人服务既成事实。原来上面有个小型戏台,可惜文革期间遭破坏己消失殆尽。</h3> <h3>梨树底街的一处老街门,匾额上书“耕读第”,意思是耕田,读书,功名皆要追求,非常美好并诉求综合平衡的农耕文化愿望。</h3> <h3>老宅外山墙一角。</h3> <h3>一些老石坡垫了水泥,便于人们走路,却也破坏了千年古道的原滋原味风貌。</h3> <h3>宫爷坡(一说宫雅坡,反正都是源于从冶头静阳迁来的宫姓人家在这一带占据主要比例的缘故)到狮门口一带的老院落,老街巷视频,这些建筑大约都有百年以上历史。</h3> <h3>宫爷坡下一处原宫姓人家的宅院外侧,看上去用料讲究,建筑规整,艺术氛围浓厚。</h3> <h3>这是双门双层设计。大门从靠南的一排房子中间穿房而过成入院通道,前后两层街门,面向院子的二门另出椽,并增东西侧门。临院正门一般不予开启,足见其用心良苦,等级制度森严。整个街门建筑是三雕充斥其间,彰显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h3> <h3>狮门口西一户带绣楼的窑洞院落,从底院的僵察圪台拾级而上可直达窑顶,围墙,花墙组成的广阔空间又是一番风光。铸造一种相对安全,独立又颇上挡次的综合建筑并非一般人家可以轻易实现。这套院落的整体设计非常超前,说明原主人非等闲之辈。</h3> <h3>东宫爷坡与西宫爷坡中间地带全景拍摄。</h3> <h3>这些老建筑斑痕累累,甚至显现某些坍塌的不可逆。如果不加以保护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可惜了这大片错落有致,内涵深厚的传统建筑标本。</h3> <h3>一户宫姓老宅的大门和山墙。</h3> <h3>村中原总店窑顶拍摄的部分古村视频。</h3> <h3>圪台坡方向而东。</h3> <h3>通向闫家垴的石头坡道。</h3> <h3>中五道庙只留一副最初的雏形,那些成套的香火和礼俗,那些人人敬畏的心境都随着时代的跃进烟消云散。</h3> <h3>大坡之上向下拍。大坡是巴洲最大最长也最重要的通行干道。现在看来它仍连接着传承与现代;并继续普写着历史与未来!从这里走向平坦,走向未来,却不能脱开坡道上厚重的千年期许。</h3> <h3>神掌窊少山庙颇具规模,是以祈福求药灵验而远近闻名。这是兴建的钟鼓二楼。</h3> <h3>少山庙视频。</h3> <h3>另一个角度看曾经辉煌无比,如今让人堪忧的头号大院。</h3> <h3>窨沟中段的一处老街门。</h3> <h3>近摄西官坊,这是一处保留尚属完好的公共文化古建。</h3> <h3>傍晚的石碹古过道</h3> <h3>中官坊上下的几处四合院与新建筑形成鲜明对比。</h3> <h3>大坡的拱券门设计大方,工艺细腻,它是村里最中心,也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h3> <h3>这是中官坊对面的神房,很有些大唐遗风的大开大合之势。</h3> <h3>宫姓人家的连片四合院。这些院落都非常严谨,讲究。当时条件相对优越吧。这一带多出人才,如美术家,音乐家,体育运动专家,工程设计家,财政,行政,新闻教育界等名仕皆出此处,并走向外面的世界一展才华。</h3> <h3>即使局部翻修,原有的格局也很齐整。</h3> <h3>标准,整齐的四合院鸟瞰。</h3> <h3>从低平处拾级而上,左右分开,东西都称宫爷坡。</h3> <h3>李宅老院部分视频。</h3> <h3>西宫爷坡李氏老宅大门。</h3> <h3>虽小犹美,精彩依然。</h3> <h3>大门过道之后是另一个小巧的前院,正门居中但一般不予开启,左右偏门是各自方便子女回到自己的房间。</h3> <h3>正院反看将主辅院(或称前后院,上下院)隔开的三门。</h3> <h3>主人或长辈当然是居这孔正中的碹窑之内了。</h3> <h3>从窑顶俯视四合院。前排瓦房开中门带顶仓;前小院两侧厨房,厕所,中屏以木门砖垛相隔,阴阳面皆有充满文化氛围的书法橫联装点。正院东西厢房,主建筑是正北的三眼石碹砖贴脸,皆冬暖夏凉居室。东侧有石阶通窑顶,之上又是一个广阔封闭的独立空间。</h3><h3>整个院落设计精巧,高度对称,砖,石,木三雕艺术广泛分布于全院各处。用料讲究,地基处理扎实,防水,防震忧患意识强烈,喑藏的尊卑有别,文化内涵相钦其中,是一处优秀难得的民居建筑典范。</h3> <h3>石阶通道直上窑顶。</h3> <h3>正窑之上的三组石雕分外显眼。</h3> <h3>东厢房局部。</h3> <h3>老建筑遥望新楼房。</h3> <h3>这处精致的四合院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到四十年代中期,据说原主人(李经茂?)是在外赶毡发财建院,但修筑完成不久就搬离了此地。</h3> <h3>村东头一户残留的大门门脸,不知名姓,看来这也曾是一位优秀村邻的住宅。</h3> <h3>东五道庙遗迹,过去这里是巴洲最靠村东的边缘地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