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8月16日至31日老尹和我与老姜夫妇,老高夫妇及小郑二姐夫妇参加了北京铁路旅行社组织的京和号南疆旅游专列。此次专列从北京西站出发终点是新疆和田,单程5000公里,往返1万公里。中途在吐鲁番,和田,喀什,库尔勒,哈密,敦煌,张掖7市下车游览,领略了新疆的大和美,西域的民族风情和丝绸之路的幽古情怀。</h3> <h3> 16日下午3:18,京和号载着近500名旅客缓缓驶出北京西站,开始了南疆之旅。</h3> <h3> 京和号专列条件不错,两个家庭(4人)一个包厢,我们正好占据两个包厢。我们的车厢紧邻餐车,十分方便。去景点游览时可将大行李留在车上,只带换洗衣物下车即可。</h3> <h3> 包厢中很舒适。</h3> <h3> 18日中午抵达第一站吐鲁番。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我们品尝了名为无籽白的葡萄,确实名不虚传。</h3> <h3> 坎儿井被称为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使水分不因炎热、狂风而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h3> <h3> 晚餐是每人200元的自助水果宴,同时有民族歌舞表演。</h3> <h3> 传说中的火焰山。</h3> <h3> 骑骆驼走在火焰山下。</h3> <h3>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大陆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最低处低于海面154米。盆地夏季平均气温达40度,最高达47度,有热州之称。</h3> <h3> 8月20日下午2点到达第二站和田。</h3><h3> 和田市处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昆仑山脉的北侧。</h3> <h3> 在车站受到穿着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跳舞迎接。</h3> <h3> 京和号旅游专列在新疆受到热烈欢迎和重视,每到一处十几辆大巴车接送,前面有警车开道,其他车辆一律让行。</h3> <h3> 很帅的维族警察在维持景区的秩序。</h3> <h3> 新疆境内还是很安定的,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但维持秩序的警察武警很多,市区内警务服务站也很多,景区,参观景点,车站,饭店,购物场所等都需要通过安检。</h3> <h3> 与年轻漂亮的维族导游合个影。</h3> <h3> 雄伟的昆仑山。</h3> <h3> 昆仑山大峡谷第一牧场。</h3> <h3> 牧场远处可见云雾中的雪峰。</h3> <h3> 沿途穿行在戈壁滩上,不时可见由于热空气急剧上升而形成的小龙卷风。</h3> <h3> 行车途中,漂亮的维族导游随着车上放出的音乐翩然起舞。</h3> <h3> 大漠胡杨景区。</h3> <h3> 参观艾德莱斯丝绸手工工艺作坊。维族艺人正在织挂毯。</h3> <h3> 处于和田墨玉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师47团驻地。47团在1949年12月,奉命由阿克苏出发,历时18天,徒步行军1580里,横穿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平解放和田。后按中央屯垦戍边的部署,集体转业生产建设兵团。开垦荒地,建设新疆。</h3> <h3> 和田夜市。在这里可以品尝新疆的羊肉串,烤馕,酸奶,烤全羊,羊杂汤,烤包子,拉条子等特色美味。</h3> <h3> 23日凌晨6点多(由于新疆地区比北京时间晚两小时,此时相当于北京半夜4点多)抵达第三站喀什。</h3> <h3> 夜深人静时刻仍有少数民族姑娘列队跳舞迎接,使我们深切感受边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祖国亲人的深厚情谊。</h3> <h3> 早餐后沿中巴友谊公路前往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途径盖孜边防检查站,检查边防通行证后才能通过。此处严禁照相,在大巴车车窗里偷偷用手机拍了一张。</h3> <h3> 帕米尔高原。</h3> <h3> 蓝天,白云,雪山,沙湖形成的海拔3300米的原生态画卷---白沙山。</h3> <h3> 高原冰渍湖喀拉库里湖,意为“黑湖”。海拔3680米,湖深30米,面积10平方公里。是世间少有的高原湖泊,四周冰峰雪山环绕,飘渺的云雾中有著名的公格尔九别峰,慕士塔格峰时隐时现。</h3> <h3> 参观喀什古城。欣赏了维吾尔风情的开城仪式。</h3> <h3> 置身于喀什市老城区犹如在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中。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 面积为4.25平方公里,约有居民12.7万人。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 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 迷宫式城市街区。</h3> <h3> 街上随处可见维族美女。</h3> <h3>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h3> <h3> 墙上汉白玉石雕展示的是传说中香妃遗体运回新疆的壮景。</h3> <h3> 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果然名不虚传。在休息厅就看到一场即兴表演。</h3> <h3> 艾提尕尔清真寺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 清真寺内的礼拜堂。</h3> <h3> 喀什千年集市——喀什大巴扎。现在名称是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h3><h3> 喀什大巴扎位于喀什市东门,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巴札,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喀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商品集散地,当年由西安出发的商旅,无论走天山南路抑或走天山北路,均在此地汇合。这里的巴札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有“亚洲最大集市”之称。市场设有5000多个摊位,有近万种商品,每天人流量达10余万。</h3><h3></h3><h3><br></h3> <h3> 喀什是中国最西的城市,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 000余年。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公元74年,东汉名将班超出任西域都护,这里是大本营,驻守长达17年。喀什是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农牧产品最大集散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东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和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汇点。</h3><h3> 有人说,没到过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h3> <h3> 25日中午抵达第四站库尔勒。</h3> <h3> 库尔勒市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630年佛教高僧玄奘西天取经曾途经库尔勒。市境大部曾属古代西域36国之一的渠犁国。“库尔勒”是维吾尔语,意思是“眺望”。这里盛产香梨与石油,又称梨城或石油城。</h3> <h3> 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城西南35公里处,距库尔勒市南85公里。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属琼库勒牧场,是一处罗布人居住的世外桃源,寨区涵盖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移湖泊、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草原和罗布人 。最大沙漠、最长的内陆河、最大的绿色走廊和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形成了黄金品质的天然景观。</h3> <h3> 罗布人是维吾尔族的一支,生活在新疆罗布泊地区,操维吾尔语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的土著居民。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h3> <h3> 在村寨中的高脚树屋上歇歇脚。</h3> <h3> 塔里木河的美丽风光。</h3> <h3> 河对岸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h3> <h3> 高领队正在专心摄下美景。</h3> <h3> 罗布人捕鱼用的独木舟。</h3> <h3> 建于汉代的烽燧又称烽火台。烽遂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h3> <h3> 沙漠上的胡杨林。</h3> <h3> 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湖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水域总面积8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湖区深居欧亚腹地,光照充足,热量丰沛,雨量稀少,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博斯腾湖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的湖体可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两部分,大湖的面积近千平方公里,小湖的面积仅有百余平方公里。《隋书》记载此湖有“鱼、盐、蒲、苇之利”。湖区周围生长着广茂的芦苇,是中国重要的芦苇生产基地。此外博斯腾湖盛产各种淡水鱼,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2014年5月,博斯腾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h3> <h3> 湖面长满睡莲,阳光出来后将盛开美丽的白色莲花。可惜我们到的早,又赶上阴天,没有看到这番美景。</h3> <h3> 湖区中有各种珍奇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二级保护鸟类7种。</h3> <h3> 库尔勒铁门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h3> <h3> 新疆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疆。铁门关是天山上南北的通道,也成为南北疆的分界线,关北为北疆关南为南疆。</h3> <h3> 26日晚9点多抵达第五站哈密。</h3> <h3> 哈密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 要道,自古就是 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h3> <h3> 哈密非遗文化中心。</h3> <h3> 在非遗文化中心我们观看了维吾尔族演员表演的十二木卡姆片段。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h3><h3> 2005年,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搭载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选曲名列其中。</h3> <h3> 新疆原先被称为回疆或回部,因此,哈密藩王又被称为哈密回王,其府邸也就被称为哈密回王府。额贝都拉于1697年被康熙册封为藩王,传了9世,共234年。</h3><h3> 哈密王最值得称颂的,是他维护祖国统一的忠心。他一直认为,维吾尔族属于中华民族,回疆是中国的一部分。哈密王也曾是清廷最信赖的藩王,认为他是大勋于国的功臣,是在紫光阁上获得绘画赐诗的元勋。民国建立后,唯独哈密王保持了爵位,直到1930年。</h3><h3> 额贝都拉接受册封的第二年,1698年,就开始在原回城的东北角修建王府。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已成为一个宅园相连,宏伟壮观的园林建筑群。1882年,9世回王沙木胡索特袭位后,对王府进行了扩建翻修。扩建后的王府面积占回城四分之一,有房88间,大小九道门楼。正门楼为中西合璧结构,飞檐起脊,画栋雕梁,绿琉璃瓦顶。有文字记载,王府:“广百余亩,土上复以砖,有亭馆三、四区,结构雅洁,而古木连阴,百花齐放,红白炫烂,为中土园事所未有”。 回王府曾是新疆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风格最独特的一座宫廷建筑,是名副其实的“西域小故宫”。1931年,这座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王府,被毁之一炬。</h3><h3> 2004年,哈密政府在市区南端,哈密王陵的西侧,开始重新修建哈密王府。如今的回王府景区,是以旧哈密回王府为原型重建的仿古建筑群,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曾经哈密回王府的雄伟精致,参观汉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结合的建筑风格,了解哈密在回王统治时期的历史。</h3> <h3> 白石头景区位于巴里坤草原中,由寒气沟、松树塘、鸣沙山、白石 头、天山庙五个游览区组成,方圆100平方公里。距哈密市约70公里。</h3><h3> 在碧绿的草场和茂密的松林间独独有一卧牛般大小的白色巨石。有人说它是:“天外来客”(陨石)。盛夏,哈密炎热而干燥,这里却凉爽湿润,景色迷人。如茵的草场,挺拨的青松,大片的山花,还有牧民那独特的小木屋……吸引着中外游人。 </h3><h3> 白石头风景区不仅以其得天独厚的高山草原,展现出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而且有她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神奇传说,三者结合使优美的自然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极富魅力。 </h3><h3> </h3> <h3> 28日早10点抵达第六站敦煌。</h3> <h3>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h3> <h3> </h3><h3> 莫高窟九层楼。</h3> <h3> 由于游人太多,又处于旅游旺季,为保护文物,我们只参观了开放的96号,100号,138号和148号四个窟,而且窟内严禁照相。</h3> <h3><br></h3><h3> 敦煌鸣沙山,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h3><h3> 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br></h3><h3> 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银肯塔拉响沙群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鸣沙。<br></h3><h3><br></h3><h3><br></h3> <h3>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h3><h3>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h3><h3> 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h3><h3> 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和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h3><h3><br></h3> <h3> 28日晚11点多上专列,29日上午10点多到达第七站张掖。</h3> <h3> 29日上午游康乐草原,是少数民族裕固民族的生息地。</h3> <h3> 康乐草原因其境内的“康隆寺”而得名。草原总面积268万亩,森林面积约45万亩。境内有丹霞地质风光区、马场滩草原、康隆寺、雪山探险旅游区、石窝会址等旅游景区。马场滩草原离张掖60公里。九排松景点是马场滩草原久负盛名的景点之一,因九排有序排列的青松而得名。这里山势起伏磅礴,林木参天傲立,花草茂盛芳馨,空气清新凉爽,百鸟鸣啼林涧。春夏涛涛林海,茫茫草原碧绿如毯,繁花似锦;金秋野果累累,红叶涕零;严冬皑皑白雪,银装素裹,景色壮观美丽。</h3> <h3>草原中的湖。</h3> <h3> 老尹这张给小索照得不错。</h3> <h3> 老姐妹在草原美景中留影纪念。</h3> <h3> 兵败祁连山悲壮西路军</h3><h3> 行车途中路过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有“塞上江南、北凉古都”之称的高台县,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现占地面积260亩,园内掩埋着转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西路军革命烈士的忠骨。</h3><h3>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以后,红四方面军一部2万多人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称西路军。深入河西走廊的西路军将士英勇奋战,但在没有根据地,没有兵员、物资补充,敌众我寡的条件下,到次年3月,在此地遭到西北马家军的包围,受到重创,最后几乎全军覆没。</h3> <h3> 七彩丹霞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国家4A级旅游景点,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 景区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共包含五个观景台,三个大门。该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h3> <h3>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县(七彩丹霞景区)及肃南县(冰沟丹霞景区)境内,距张掖市40千米。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大景观区,两景区间隔约12公里。观看丹霞地貌最佳时间是清晨和夕阳,在光线照耀下特别漂亮。正午时分丹霞的朱红色和红褐色并不十分明显,但场面壮观,气势磅礴,造型奇特的张掖七彩丹霞,尽现西部特有的苍凉与壮美。</h3> <h3> 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多次的地壳运动,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h3> <h3> 合影留念,平均岁数超过70岁的三对“旅行家”。</h3> <h3> 三个友谊超过50年的老同学,黑哥们。</h3> <h3>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大佛寺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h3> <h3> 4个家庭共同度过了难忘的16天南疆专列旅游。</h3> <h3> 最后一顿团餐在受到热烈欢迎的张掖德福楼酒店。</h3> <h3> 晚餐回到火车上干掉剩余的酒。白瓶的是在和田买的当地兵团生产的白杨老窖,酒还不错。另一瓶是书记带的杜康。</h3> <h3> 31日晚10点,京和号提前到达北京西站。难忘的南疆行结束了,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正如姜书记所说:此行改变了我们原来的认识,新疆是美丽安定的,也像内地城市一样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变得更加强盛繁荣。新疆各族人民的心是和祖国紧密相连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