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的一年级生活

申琳

烈日炎炎下,我拉着小雨的手走出实验小学,即将走出大门时我们特意回头看了看,正式告别了小雨的一年级生活。当时的时间是2014年6月27日 AM 10:00,如果让作为爸爸的我来记录小雨的一年级生活,我想用如下几对关键词来一一表述。<br><br> <h5>(早就对这个魔方特别好奇,一定要先和魔方一起合影)</h5> <h3>(学校迎新的LED屏)</h3> (开学不久就迎来了6岁生日) (比小雨大半岁的哥哥送小雨的生日礼物) (胆子很小,音乐蜡烛的火光会把他吓成这个样子) (放鞭炮的样子) (打预防针是这个样子) <b>期盼与焦虑</b><br>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期盼是无穷的。小雨大班的第二个学期时,幼儿园已经摆脱了蒙氏幼教的常规模式,老师们在教室里安装黑板,摆放课桌椅,用接近小学的作息时间和讲课方式来组织教学,用幼儿园的话来说这叫“幼小衔接”。这样的教学改变让小雨觉得很新鲜,加之我们偶尔经过实验小学时可以透过大门看到学校的漂亮的教学楼、宽敞的广场、高高的国旗杆,能去这样的新学校上学,也让小雨觉得很期待。所以整个暑假,除了旅游剩下的时间就是给小雨准备上学的用品:新书包、新文具盒、新橡皮、新铅笔、新削笔刀、新作业本等等等等。小雨一天一天的算着还有几天开学,还有几天就可以成为一名小学生,日子在一天一天的期盼中度过。<br>作为爸爸,我却随着开学的临近越来越焦虑。小雨期盼让我不得不联想到他上幼儿园时的情境,小雨是个性格内向、胆小,感情细腻的男孩。在幼儿园阶段,他以和上小学几乎是同样的那种期盼开头,用连续三年每天早上95.5%降雨率,成功荣获幼儿园建园史上最能哭的小孩,没有之一。新学校能适应吗,会接着哭吗?<br>新的学校让我觉得陌生。实验小学建的很漂亮,但这些漂亮的校舍对我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我担心的是在实验小学我没有认识的老师,没有办法让老师针对我孩子的特点给予特别的关爱与照顾。我忧虑的是不知道各个班的师资配置,该给小雨选一个怎么样的班级,教小雨的老师会是怎样的教学风格的,小雨会不会适应。<br>我担心小雨不会交朋友。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和小朋友抢玩具哭鼻子,连小女孩都抢不过,上了小学,会有很多霸道的小朋友,会有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小雨会不会被欺负。<br>所有的担心都不会让时间停下来,我的日子就这样在一天一天的焦虑中度过。<br><br> (第一天放学的小雨,系上了红领巾,手上粉色的丝带是学校用来区分新生班级的标志) (开学第一日下午送小雨上学) <b>开心与苦恼</b><br>开学的第一天,我和雨妈一起把小雨送到学校,交给班主任老师后便匆匆离去,我们害怕走晚了小雨哭,我们也害怕走晚了我们哭。小雨被分到的班级没有一个是他幼儿园的同学,整个班没有一个朋友,我不停的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br>10点多的时候,突然接到小雨班主任韩老师的电话,看着来电显我以为小雨出了什么状况,接通电话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年级的小同学放学早,小雨已经放学了。晓晨去帮我接的孩子,当小雨笑盈盈的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的心终于放下了;当小雨兴致勃勃的给我讲他手腕上的彩色丝带的作用时,当小雨兴高采烈的给我炫耀他胸前的红领巾时,我的心终于踏实了。<br>从这以后的每一天早上,我都会送他到学校门口,看着他背着书包一跑一颠地跑进校园,我则站在原地不动,等他快到教学楼的时候他偶尔就会回头朝我站着的方向看一看,我得让他看到我,高高地把手起来向他挥一挥,他看到后便也会给我摆摆手,漏出一个开心的笑容后扭头继续向教室跑去。<br>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是谁提出的这么一个口号,恐怕这个起跑线到底在哪里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br>我的教育方针就是玩。小学就是孩子玩的时候,怎么玩都行,怎么玩都不过分,会玩的孩子以后才会学习,会玩的孩子以后才有能力学习好,所以爱玩啥玩啥。<br>雨妈在表面顺从我的教育方向,并在我的理论上加以提升,认为提高孩子的能力比提高孩子的成绩更重要。于是乎,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了小雨课余时间阅读绘本,轮滑、美术、彩陶、小主持人等等内容。高深莫测地从小雨在听音乐时身体的一点律动中看出天分,一步步地安排钢琴课的试听,然后买教材,然后托人找老师,稀里糊涂地开始了小雨的钢琴课程。<br>雨妈平时惯孩子,这个家族遗传,她们一家都有这个血统。所以小雨的成长过程中明显的出现了“向光性成长”,亲妈妈不亲爸爸,亲姥姥不亲奶奶。但小雨一旦开始练琴,温柔的雨妈立刻变身“虎妈”,训斥之声、小雨的哭声不绝于耳。<br>我时常苦恼,为什么孩子要这么累,这是谁之过呢?<br><br> (学习轮滑) (扫雷训练逻辑) (学做饭) (学骑自行车) (学做家务) (学习摄影) (参加社会实践) (学习乐高) (学木工制作,照片中的小电视柜是我们父子俩携手做的。) <b>成绩与矛盾</b><br>小雨遗传基因中有粗心的成分。一年级的四次考试成绩如下:<br>第一学期期中 语文98 数学96<br>第一学期期末 语文98 数学99<br>第二学期期中 语文95.5数学99<br>第二学期期末 语文97.5数学98<br>这四次考试小雨从来没有拿回过一次满分,但是分析试卷的时候却发现其实他很多时候是可以得分的,他错的往往是非常简单的地方。<br>邻近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曾反省自己,每次都要求孩子考满分,可是我自己又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做了些什么呢?我们心想第一次的时候觉得小雨本可以拿满分的,只是粗心没有拿到满分而已,然后第二次也一样,第三次的时候我们自己明明都对孩子拿满分没有什么希望了,却还天真的希望也许这次孩子就不粗心了,也许这次就拿满分了呢。在这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再从失望到接受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内心是如何变化的呢?他是不是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小错误,从而把没能得到满分当成一种习惯,把这种缺失当成一种习惯,从而造成自信心的缺乏呢?<br>最后一次的数学考试前,我曾给小雨找了很多综合试题做,然后根据存在问题又给他找对应类型题练习,给他介绍做题的小技巧,检查的方法等等。结果这次考试前面试题他都很认真,都做对了,最后一道题算式31-29都列出来了,算答案的时候一不小心借位不还,得数等于12,又痛失2分,再一次和满分擦肩而过。<br>虽然我时常讲得不得满分不重要,孩子能力最重要,但孩子把本应该做对的题做错是不是能力的问题呢?我想这是个危险的问题!本想批评小雨,但小雨对于这种错误一定也很遗憾,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孩子心理的这种遗憾期给他一种教育,让他能克服粗心的坏习惯。<br>小雨在学习小主持人后不久参加了学校的庆六一表演活动,成功的表演了快板书《夸爸爸》,虽然仍有瑕疵,但是在勇于展示自己的方面也算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六一节小雨同学荣获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对他也是很大的鼓励,这是一个他内心自信心成长的阶段和过程。<br>总的来说小雨和很多的同龄小朋友一样,他虽然调皮,但是很善良;他虽然内向,但是很爱展示自己;他虽然胆小,但是有很多的坏主意;他虽然聪明,但是很粗心。<br>爸爸和妈妈虽然总是责怪你,但是永远爱你。<br><br> (放学后的小雨) (很开心) (歪歪扭扭的写字) (趴在喷泉池的沿上写作业) (运动会上参加夹沙包接力项目) (表演了快板书《夸爸爸》) <b>经验与未来</b><br>教育是不可逆的过程,前期的教育基础决定了后期的成长方向。在教育方面,没有什么放至五湖四海皆准的真理,我们只能针对自己的孩子特点因材施教,努力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朝着一个方向健康、快乐地成长。不要把我们的爱变成束缚孩子成长的枷锁,也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孩子恃宠而骄的温床。让孩子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br>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小雨同学可以长的再高一些,壮一些;学习上能养成主动学习、认真细心的习惯;胆子也再大一些,能勇敢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和同学们团结友爱;再有就是把钢琴练好,做一个出色的男子汉。<br>雨爸于2014年6月27日 (下雪的时候爷爷拉着他滑雪,为了教他滑冰踩破了冰面,半条腿陷入了冰窟窿里) (每天上下学像表演杂技一样站在自行车后座上) 上面的文章是我几年前写的,在今天拿出来配上一些小雨一年级时的照片发这个美篇是因为,今天又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 今天是2019年9月2日,今天是小雨初中一年级生活的第一天! (早晨9点钟左右,刚刚开始训练的样子) (一个小时以后的样子) (紧闭着嘴巴,坚持的样子) 全体军训学生大声承诺:敢吃苦,不怕累! <p>小雨军训了一天,很累,但小雨和他的新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p><p>小伙子们,加油吧!</p>

小雨

孩子

满分

一年级

幼儿园

学期

小学

学习

时候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