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前的庐山行

路在脚下

<p class="ql-block"> 最近翻看一些旧照片,找找过往时段的痕迹。当翻到在庐山拍的照片时,虽然已褪色斑驳,模糊不清,但心头一阵涌动,二十八年前的一次旅行从脑海中浮现。</p><p class="ql-block"> 那是1991年5月初,我在南京师大读书,快临近毕业,所学课程都差不多结束了,一连几天没课,我和同宿舍的侯一贤同学商量,趁着春暖花开的季节,去游庐山,俩人是一拍即合。我们查看了南京到江西九江的交通途径,有四种路线,一是火车,二是汽车,三是轮船,四是飞机。权衡之宜,我们选择了轮船。坐轮船有三大优点,首先是价格便宜,从南京中山码头到江西九江码头二等仓的游轮票每张只要24块钱,而火车和汽车的价钱是它的双倍还拐弯,坐飞机是不敢想的事了;第二,我俩从没坐过大轮船,体验一下在长江上航行的大轮船的感觉;第三,坐轮船不仅有床睡觉,还可以看看沿途长江的风景。</p> <h3> 我俩拟定好游庐山的计划,于出行的前一天上午到南京中山码头购买船票。那时候外出旅游的人还不多,船票一点不紧张,随到随买,甚至当日票都有的卖。南京中山码头到江西九江长江码头有三个班次,我俩买了两张第二天下午3点的二等仓票。</h3> <h3> 出行的那天中午,我俩在学校食堂早早地吃过午饭,然后带上日常用品换身衣服和一部傻瓜相机,乘坐公交车到南京中山码头,下午两点半上了一艘客运轮船,下午三点准时启航。我和侯一贤都是第一次坐这么大的轮船,十分好奇,兴奋不已,象孩子一样,把这艘船的上上下下、前前后后跑了个遍。这船真够大的,甲板以上有三层,底仓一层。除一、二、三等仓外,还有经济仓,底仓内还设有餐厅、舞厅、电影厅、百货专买店、卫生间、医务室,简直就是个小社会。</h3><h3> 我俩站在甲板上,看着轮船逆流而上,乘风破浪,滚滚江水向东流去,泛起的浪花拍打在船沿上。江面上不时地有巨轮迎面而来,双方拉响的汽笛在两岸回荡。偶而看到江心有座弧岛,成了眼前一道好风景。</h3> <h3>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阵江风吹来,感觉有点凉,肚子也饿了,俩人回到灯火通明的船仓内,进了餐厅,点了四道菜,买要了一斤“分金亭"(双沟酒厂生产一种白酒),俩人面对面坐下,小酒盅倒满酒,敞开心扉,谈天说地,论古道今,举杯痛饮,酣畅淋漓啊!</h3><h3> 我俩的友情在此得到了升华。</h3> <h3> 这艘客运大轮在长江上航行了十八个小时,经过了安徽的马鞍山市、芜湖市、黄山市、安庆市及江西的景德镇市,于次日上午九点到达九江长江码头。我们上岸后,看到很多举着牌子的当地导游招揽游客,他们都一个劲地喊着:“老表,去庐山玩吗?" 显得很亲切(江西人都习惯用“老表"这一称呼)。我俩也现学现卖,上前与中年男子导游用“老表"跟他打招呼,一番商谈后,便加入他的庐山两日游团队。那时的导游还是很单纯的,没有进店购物之说,景区门票特别便宜。导游"老表"凑齐了二十个游客之后,就领着我们上了一辆中巴车,开启了我梦寐以求的庐山游。</h3><h3> </h3><h3> </h3> <h3>三叠泉瀑布 </h3><h3> 庐山最美的景点,古人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之说,还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h3><h3> 三叠泉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天降;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三叠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只上下争飞。</h3><h3> 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庐山时,见到此景,吟诵一首的经典之作《望庐山瀑布》,成为千古绝唱。</h3><h3> 望 庐 山 瀑 布</h3><h3> 唐 李 白</h3><h3>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h3><h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h3><h3><br></h3> <h3>下图为百度网络照片</h3> <h3>碧龙潭瀑布 毛主席在庐山开会期间喜欢散步到这里,还在此照过相。</h3> <h3>白鹿洞书院 </h3><h3>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距今1079年,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美誉。宋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到此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办学规则和宗旨,并奏请皇帝宋高宗为书院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摇篮,是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熠熠生辉。</h3> <h3>下图为网络图片</h3> <h3>仙人洞</h3><h3>位于庐山天池山南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h3><h3>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在庐山召开,江青也来庐山,拍了很多照片。毛主席看到江青拍的仙人洞照片后,诗兴大发,随即写了一首诗:</h3><h3>《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h3><h3>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h3><h3>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h3> <h3>美庐</h3><h3>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她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是当年第一夫人宋美龄生活的"美房子"。</h3><h3><br></h3><h3>下图为网络图片</h3> <h3>雷格里尔别墅</h3><h3> 此别墅建于1921年,最早的主人是英国人,名叫雷格里尔。这栋别墅在庐山别墅群中可谓独树一帜,极有特色,后来被国民政府收购,专门用于接待国民党高级将领和官员</h3><h3> 1934年夏季,张学良到庐山下榻于此。</h3><h3><br></h3><h3>下图为网络图片</h3> <h3>庐山会议旧址</h3><h3>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三大建筑之一,解放后改为“庐山电影院"。</h3><h3>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h3><h3>最著名的是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h3> <h3>电影《庐山恋》外景基地</h3><h3>1980年由张瑜、郭开敏主演的风景抒情故事片《庐山恋》在庐山开机,张瑜一举成名,庐山更加诱人。</h3><h3><br></h3><h3>图片来自网络</h3> <h3>五老峰</h3><h3> 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抬头仰望俨然象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主峰海拔1436米,为全庐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h3><h3><br></h3><h3>下图为百度网络照片</h3> <h3> 我和侯一贤在庐山的两日游,跑遍了庐山主要景点,真是大饱眼福,收获多多。</h3><h3> 那威峨的山峰,飞流的瀑布,翻腾的云海,帷幕般的雾气,茂密的青松翠竹,让人如入仙境之中。</h3><h3> 那传承中华文明的不朽古迹,扣人心弦的人文景观,典雅的别墅,向游客们叙述昨天发生的故事。</h3><h3> 那 庐山导游的一声"老表",一个手势,象是一把打开当地人和外地人屏障的钥匙,让异地游客倍感亲切,无比信赖。</h3><h3> 二十八年过去了,庐山一直让我魂牵梦萦,恋恋不忘,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去那个美的让人窒息的地方。</h3> <h3>说明:</h3><h3>因保管不善,在庐山拍的照片有一部分遗失,现只能从网络上找些照片补充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