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卧底美国高中,揭露教育真相:4小时睡眠,4杯咖啡,4.0GPA

午一

<h3><font color="#010101">曾经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strong>“卧底”加州一所公立学校惠特尼高中(Whitney High School),亲身体验学生和老师的每日校园生活。</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他在这所北美顶尖高中“蹲点”采访,和学生一起听课、参与活动,甚至还同场考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终写成了一本《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School of Dreams)。</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先来了解一下惠特尼高中。根据U.S.News 2018最新排名,<strong>惠特尼高中位列加州第1,全美排名第33,在全国最好STEM高中里排名第12。</strong><strong></strong>父母们千里迢迢举家搬迁到惠特尼高中附近的学区,只为孩子能有机会进入这所大名鼎鼎的模范学校就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strong>惠特尼高中,位于加州喜瑞都市(Cerritos)</strong><strong></strong>开篇第一章,休姆斯用了这样的一句话作为标题:<strong>惠特尼高中的魔鬼数字——4</strong><strong></strong>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咖啡,4.0的GPA成绩等等,这句话难道不是在说中国的高三生?这恰是惠特尼高中的学生日常:为了拿到最高的GPA成绩4.0,<strong>惠特尼高中的学生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每天灌下4杯咖啡,保证自己可以精神充沛进行学习。</strong><strong></strong>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似乎学业并不繁重?<strong>然而很多学生每天凌晨1、2点睡下,早上6、7点醒来,一天只睡4、5个小时。</strong><strong></strong></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可一点没比国内高三考生轻松啊!有人曾测算过,惠特尼高中的学生一年<strong>要背112磅的课本,约等于102斤。</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这与印象中的美国教育大相径庭。美国学生为了申请大学,同样需要“头悬梁、锥刺股”般的努力。Kosha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作为惠特尼高中的模范学生和风云人物,Kosha是人人艳羡的啦啦队长,她的课表同课外活动一样,被安排得满满当当。Kosha每天写作业的时间不算长,和大部分学生一样,4个小时就能完成基础的作业。不过,为了考上好的大学,<strong>她还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进行大量阅读和分析性写作,以此完成报告和研究类的作业。</strong><strong></strong>美国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能力,强调独立与批判思维。所以很多时候老师都不会为学生提前设定好条框,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为了完成作业,学生要自己泡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形成自成逻辑的独特见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为此,Kosha<strong>每天必须保持至少80页的阅读量。</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这些学术类内容深刻难懂,若要完全弄明白这些,每天还要额外花费5-6个小时进行资料查阅。在高中最后一年里,除了原有的8门课外,Kosha还选修了5门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lass,简称AP),包括经济学、西班牙语、英国文学、物理、高等微积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些课业量,相当于美国大学整整一学年的学习内容。<strong>而Kosha却要挤在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完成。</strong><strong></strong>你以为她的课业负担已经够让人忙到脚朝天了?要想充分了解Kosha的一天,在每天5小时的学校课程之外,还要加上2个小时的啦啦队训练、1小时的历史课助教工作、学生会策划、模拟联合国的活动、课外及周末补习班、大学申请准备,以及她对“加州高中小姐”比赛的积极参与。每天,Kosha在完成课余活动后会在6点左右回家,简餐一顿后,又会重新投入到学习中,直至凌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数据显示,近年来各项标化成绩高分段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去年的申请者中,SAT超过1500分的高中生足有145000人次,相较前一年上涨了71%。而<strong>在今年,纽约大学的申请者,已经突破8.5万人次。</strong><strong></strong>当标化成绩普遍走高,申请者们无法靠此分出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就像Kosha一样,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眼见学生们鸭梨山大,休姆斯忍不住劝学生放轻松,不妨把这个申请过程当作一件趣事。然而却遭到了学生的无情吐槽:“你还不如叫我们把鞋子脱了,光脚走在碎玻璃上,好好享受一下乐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种焦虑症,在学科成绩顶尖的校园尤其严重。尽管惠特尼高中作为加州排名第一的学校,成绩表现在全国已经数一数二,但学生们每日念叨的都是:“要是进不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我这辈子就完了。”他们进取心超强的父母同样心比天高:<strong>“要是你们进不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我们哪有脸见亲朋好友?</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在美国,新一代的年轻人成就高,压力也大。他们的绝望并不是因为哪一科成绩不及格,而是因为自己没有拿到A;他们拼命学好课业,一个劲儿参加课外活动,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加“闪闪惹人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全美有将近6000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学”。但是,如果不是名校毕业,未来的出路依然会困难重重。究竟你的信箱里收到的是厚厚的、塞着新生手册的“哈佛欢迎您”的信封,还是只有薄薄一张纸、令人心凉的“亲爱的申请人,我们很遗憾……”的信封?<strong>这厚与薄,浓缩的就是美国学生六年的拼命和最后的归宿。</strong><strong></strong></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美国的教育具有高度的包容性,但正因如此,才让背后的竞争愈发激烈。如果你的人生理想就是碌碌无为、波澜不惊,安然度过一生。<strong>你确可以守着一个稳妥的、不起眼的分数毕业,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strong><strong></strong>但如果,你有理想、有抱负,想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人一起共事,那就必须按照“游戏规则”,去成为美国教育体系中那5%,甚至是1%。并非只有美国高中生才需要高强度的学习。知名博主桑桑姐一直对养娃非常自信,加上“中国人学习肯定好”的光环加持,对自己孩子在美国的教育十分安心。<strong>一次家长会却让桑桑姐意外发现,自己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虽然看似拿到了一个过得去的成绩,但实际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同班同学。</strong><strong></strong>“尽管她已经跑赢了70%的全美国学生,但是,在我们班上,她连平均分都没有达到。”桑桑姐孩子的班主任说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他们在放养孩子的时候,班里的其他同学已经在狠狠补习了:数学、钢琴、舞蹈……音质体美全面发展从娃娃抓起。都是为了成为那5%。所谓别人已经出生在罗马,却还比你努力。撕开“轻松教育”的面纱,我们才发现美国学生同样在刻苦地学习。<strong>学区房、补习班、分层教学,美国家庭的教育战略同样从小学就已开始精心部署。</strong><strong></strong>想要超前别人一步,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从孩子到家长,没人有资格停下脚步休息。八二法则说,这个世界80%的财富(不仅指物质),都掌控在20%的人手中。而你只有比80%的人都努力,才能成为那20%的人。当年,“虎妈”蔡美儿以其高压教育手段在美国“一战成名”,引来无数人的批判。甚至有人当场预言:在这种“折磨”下,你的女儿们迟早会出现心理问题,你的教育会一败涂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strong>“虎妈”一家在小女儿Lulu的高中毕业典礼上的合影</strong><strong></strong>多年过去,当媒体再次聚焦虎妈一家时发现:她的大女儿从哈佛毕业后,继续攻读耶鲁法学硕士,同时加入美国陆军;小女儿则即将从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毕业,平均GPA达到3.9。今年3月,纽约邮报专门报道了小女儿Lulu现在的情况,标题就是:<strong>我是“虎妈”养大的,她的方法是成功的。</strong><strong></strong>在近两年的升学中,惠特尼高中硕果累累:在2017届毕业生中,30%的学生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顶尖私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strong>46%的学生则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等加州公立系统内的Top高校。</strong><strong></strong></font></h3> <h3>惠特尼高中的毕业典礼现场</h3> <h3>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是告诉你,你必须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实现理想。那美国的教育则是,你可以不努力,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好这一生,但如果你想实现阶级跨越,想成为那1%的人,没有人会告诉你规则,你需要自己去探寻,并证明自己是有资格的。这就好比,给你一张没有标准答案的试卷,却告诉你,你必须接近满分,才有可能通过测验。去“标准化”的选拔方式,可能比标准化更加严苛。</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jXcRvlP1QIa9VpWrdpn9S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