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七月的风,八月的梦。林徽因曾说过“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八月,似乎依旧燥热而单调。而我的八月却却是丰富而激扬的。上一次的边疆大西北沙漠之旅刚刚画上完美句号,紧接着我又跟随一行户外爱好者 来一次徒步楠溪江----放飞自我的野外探险,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h3><h3><br></h3><h3>楠溪江,位于浙江温州市永嘉县,是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长廊。我们一共11个人的小队,下午乘车从扬州出发,一路蜿蜒驶向东南。沿途所见,皆是崇山峻岭,翠竹悠悠,江行缱绻,云雾氤氲。坐车的疲惫被这一路的美景所冲散,虽历时十一小时有余,但却感心旷神怡。终于在深夜十二点到达岩龙古村,落户在大山深处的一户人家。与热情的店家寒暄几句,简单洗漱,便都满怀着对明日旅程的憧憬与期待进入梦乡。</h3> <h3>第二天早晨七点,在专业领队的带领下,沿着山间溪流涉水溯流而上,向着楠溪江的源头出发。</h3> <h3>一路上,我看着清澈纯净的溪水欢快的流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小鱼飞快的往来穿梭,听着队友们一声声惊叹的欢呼和一次次的赞美,醉了!</h3> <h3>忽听前面传来一声惊呼,原来是一位队友在溪边发现了一条通体翠绿、莹莹发光的竹叶青。有好奇的伙伴,小心地走近细看,胆大的领队还拍了视频,胆小的我瞄了一眼后选择绕道而行。</h3> <h3>一路向前,有的地方水越来越深,没过膝盖没过腰际,大家互相搀扶默契配合渡过溪潭。在一处鹅卵石下,眼尖的队友发现了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小娃娃鱼的蝾螈。蝾螈属于国家二级濒危的保护动物,只存在于水质清列的山间溪流中,也是检测水质的活标本。</h3> <h3>大概走了四五个小时,耳边隐隐传来轰轰的水声,拐过一处遮挡的岩石,一道壮观的景象映入眼帘:奔腾磅礴的流水裹挟着渺渺如烟的水汽从天而降,缠绵于潭水四周而成瀑布;瀑布下的深潭,水质清澈宛如墨绿翡翠,波光粼粼水光潋滟,令人叹为观止。</h3> <h3>稍作休息大家继续前行,很快一处巍峨峭壁挡住了前行的道路,抬头仰望,只见一根绳索颓然悬挂山间,再无其他。老练的登山队友抓住绳索熟练攀爬,很快就到了山间。</h3> <h3>第一次参加这种户外探险的我,呆呆的站在山脚下,之前的喜悦皆被胆怯掩盖,腿重如千斤难以起步。细心的领队看出我的胆怯,不断鼓励我并一直在身后保护着我。直上直下90度峭壁,靠着一根绳索,腿软的我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连爬带拽最终 还是爬上山头。行走于这坑坑洼洼,狭窄而湿滑的山路,加之上下坡度较大,我都能听见膝盖嘎吱嘎吱响。</h3> <h3>山间的天气也如同孩童的脸一般变化莫测,常常上一秒还是艳阳高照,下一秒却狂风暴雨突至,毫无征兆。尽管大家都有所准备,纷纷穿上雨衣,走路也倍加小心翼翼,但仍有人一不小心而摔倒。不断的上山,下山,涉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不时有各种动物的怪叫声在黑暗的森林中回荡…对我而言,这种超负荷的体能探险及内心的恐惧担忧,几乎使我徘徊在崩溃的边缘。</h3> <h3>晃动的灯光,无意中照射在我裸露的小腿上,那密密麻麻,大小不等的黑色虫子的蠕动,顿时让我控制不住的尖叫起来,这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摧毁了我刚刚建筑起来的心理防线,千里堤坝瞬间崩塌。旁边的队友帮忙拍打,可完全无济于事,它们依旧牢牢地吸附在我的腿上甚至有往里钻的趋势。大滴大滴的泪水条件反射的流出混着凌乱的雨水流入漆黑的夜晚,我甚至有了那么一瞬间的绝望。还好领队被我的尖叫引来,拿出喷雾器,和大家一起成功将这些吸血的蚂蝗赶掉。大家心有余悸的安抚着我,却怎么也抚平不了我彻底崩溃的心。</h3> <h3></h3><h3>接下来的路我紧紧跟在领队身后寸步不离,借着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艰难摸索前行,经过整整十二个半小时的跋山涉水,总长36.6公里,终于走出了楠溪江峡谷。</h3> <h3>走出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像其他队员一样大声欢呼或者累到席地而坐,我扭过头深深地看着那片漆黑,仿佛那里藏着一双大自然的眼睛。白日里感叹过的风景一一在脑海闪过,虽然现在看不见却记忆犹新。不存在所谓的征服或者战胜,大自然只是一如既往慷慨地邀请了我参加这一次的视觉盛宴,我也依旧满怀尊敬与畏惧,臣服在大自然疯狂的魅力之下。</h3> <h3>收拾收拾心情~~回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