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儿童立场,教育亦是一种成全

慕紫

<h3> 第一次见到先生是在教育杂志上,温和的笑容让人顿感亲切,一丝不苟的白发不显苍老,反而给人睿智、精神之感。翻开《儿童立场》这本书,一页一页的咀嚼和研读,时而眼前一亮,时而倍受启发,时而陷入困惑,时而茅塞顿开,喜欢这种别具一格的精神之旅,仿佛走进了成老的内心,与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想交流。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尤其在过去一年担任着一年级英语教师及班主任职务,让我更能明白,站在儿童的立场,成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多么的重要。<br> </h3> <h3> 成先生说,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br> 儿童是鲜活而立体的。在基础教育中,需要我们老师足够多地认识儿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这样的教育才能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我尽力寻找适合儿童的教学策略,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让他们对学习葆有深厚的学习兴趣。</h3> <h3> 在上一学期,我担任着七个班的英语教师,这就意味着,同样的课程内容我要讲七遍,加上备课和反思,一节课要磨九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教学中期,渐渐熟悉课本和学生后,教授绘本的时候,为了帮助孩子们正确拼读重点单词,想到了各种办法,还设计了一些活动。上到第七个班时,我的备课稿已经圈圈画画看不清了。起初,我设计了一个互动小游戏,一个比划一个猜,这在前两个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到了第三个班,我发现孩子们都不感兴趣了,我便加了一个游戏“大家来捕鱼”;谁知道,第四个班的同学玩的热火朝天,甚至场面一度失控,只得减少一个小环节;到了第五个班,孩子们只是规规矩矩玩游戏,为了带动大家的兴致,我将动作操融在其中,这才博孩子们一笑;第六个班的孩子似乎更喜欢“捕鱼”,全员参与,玩的不亦乐乎;第七个班的孩子则是很高效率的玩了两个游戏。没上完一堂课,我都会在书上记录课程计划完成情况,七堂课下来,书本里已经没了铅笔的落脚点,但是我却发现了每个班孩子的特点,他们喜欢什么,偏好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以及总结出他们最适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从那以后,每次备课,我都会多设计一些活动,依据孩子们的课堂状态进行调整和增改,为的就是让儿童都参与进来,都在课堂上收获知识与成长。</h3> <h3> 成先生说,教育需要大智慧,智慧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就在我们的实践中。<br> 刚刚过去的暑假,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看到自己班的娃娃们结伴进超市实践活动的照片,也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暗暗开心。暑期生活实践指导要求孩子们走进超市,用现金购物,记录下物品名称、数量金额及现金使用情况。一想到即将与他们分开,我都不舍得,何况朝夕相处的独生子女们。我便修改了一下这项作业,要求孩子们最少有一次结伴出行的购物实践,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小四班快乐的集体照片。我看着那整体排队的孩子,看着那些专注挑选物品、比价的眼神,看着有礼貌向服务员请求帮助的小身影,那一刻,真是热泪盈眶,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成长的影子,看到了教育的“痕迹”,看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有的孩子说:“我太喜欢去购物啦,因为可以见到我亲爱的同学们!”有的孩子说:“太开心啦,我的同桌给我买了一套铅笔!”有的家长说:“孩子天天念叨着想念同学,天天吵吵着要参加集体活动。”有的家长说:“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总是表现的很成熟。”如果,没有当初的小修改,或许就没有如此快乐的集体活动,也没有如此独特的成长体验。</h3> <h3> 或许真的像成先生说的那样,如果教育教学的起点是以儿童为立场的,那么要想做不好,也是一件难事。谁真正认识、发现了儿童,谁就赢得了教育,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一切都是那样自然地发生了,一切都是那样顺其自然的发展了。成长中有太多不期而遇,我们要做的,是要坚持儿童的立场,成全儿童的需要和成长,让儿童成长最好的他自己!</h3>

儿童

孩子

教育

立场

成长

备课

时而

成全

活动

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