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冷或热话宝钗 (原创)

丰收果实

<h3>《临江仙》 薛宝钗</h3><h3>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h3><h3>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或冷或热话宝钗</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薛宝钗是《红楼梦》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物,有人赞她热情善良,有人骂她冷酷无情;有人喜欢她随分从时、豁达大度、端庄贤淑,有人讨厌她处世圆滑、擅长心计、虚伪世故。 她的确随分从时。第22回为薛宝钗过生日,贾母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听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喜欢的说了出来,令贾母更加欢悦。</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她也确实豁达大度。因为金玉良缘的威胁,林黛玉对薛宝钗一直存有戒心,心怀敌意。不止一次的对她挖苦讥笑,可是宝钗却总是装没听见,不和她计较。</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说她端庄贤淑更是众口一词。</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说明了她处世的圆滑。滴翠亭借黛玉金蝉脱壳又说明了她的擅长心计。她的虚伪在猜娘娘差人送的一个灯谜儿时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了元妃制的灯谜,本觉得“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了”,可“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如果这还可理解为给娘娘面子,但她还“故意寻思”的神情就将她的圆滑坦露无疑了。</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说她热情善良的人证据凿凿:一、第32回史湘云送袭人戒指,袭人笑着说宝姑娘已经送给她一个,惹出史湘云一大通盛赞薛宝钗的话。二、34回宝玉挨了打,她连忙手托药丸送去,并且说“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只管取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让袭人“心内着实感激”。三、第37、38回史湘云要开社做东道,缺少经济来源,她立马向哥哥要来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又让人往铺子里取了几坛好酒,还与湘云一起筹划如何出题、如何限韵,使得上从贾母下至丫鬟“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个个心满意足,更别说那些磨墨挥毫的诗人们。四、第45回她与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送了一大包燕窝和一包洁粉梅片雪花冰糖给黛玉保养身体,使黛玉无比感念,前嫌尽释。五、第57回宝钗知道自己的准堂嫂岫烟家业贫寒,就暗中体贴接济,后来又及时把岫烟当了的棉衣悄悄的赎了出来,这怎能不让岫烟感激?以致在岫烟的心中,和薛蝌的这门亲事是先取中宝钗,然后才取中薛蝌的。六、第67回薛蟠到南方做生意回家,带了一箱子的礼物,宝钗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份一份配合妥当,让莺儿同着一个老婆子,跟着送往各处,并且也不忘大家都讨厌的贾环,赵姨娘见了,心中当然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另外,薛宝钗一来荣国府,就因“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而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就连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骂她冷酷无情也不是空穴来风:一、第32回薛宝钗听说金钏投井,先是称奇,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骂她冷酷无情也不是空穴来风:一、第32回薛宝钗听说金钏投井,先是称奇,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又劝“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一条人命岂是多赏几两银子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二、第67回写尤三姐自尽,薛姨妈听说后“不知为何,心甚叹息”。薛蟠听说柳湘莲痴情眷恋,竟自截发出家,跟随疯道人飘然而去,“就连忙带了小厮们在各处寻找。”宝钗听了,却并不在意:“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只想着如何安顿跟随哥哥出门经商的家人。</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无怪乎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占花名儿抽签时,宝钗掣的是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还有那香气宜人的冷香丸,似是作者有意暗示她是一个无情的冷美人。</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粗一看,对人时冷时热的态度很难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但仔细想一想,她对哪些人热情?对哪些人冷酷?个中体现的思想人品就不难而知了。</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她对贾宝玉热情。因为贾宝玉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贾母的宝贝孙子,贾家未来的希望,自己倾心之人。她对史湘云热情。因为史湘云是贾母的内侄孙女,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她她对贾宝玉热情。因为贾宝玉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贾母的宝贝孙子,贾家未来的希望,自己倾心之人。她对史湘云热情。因为史湘云是贾母的内侄孙女,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她对林黛玉热情。因为林黛玉家也是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还是贾母最喜欢的亲外孙女。她也对刑岫烟热情,虽然岫烟家业贫寒,但她是刑夫人的侄女,自己的准堂嫂。她对连丫鬟都有点儿看不起的贾环也热情。因为贾环虽然是姨娘所生,品貌全无,连贾政都不喜欢他,但毕竟也是贾府的主子。这些人都是大家闺秀、侯门公子,最少也是准富商儿媳。</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至于金钏,只不过是王夫人身边的一个大丫鬟,尤三姐也不过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东府里尤氏后娘的女儿。并且二人的行为都不够检点,与封建社会妇女要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极不相符,在受封建伦理道德影响的宝钗眼里,她们的死活又算什么呢?</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只有袭人是个例外。虽然她和金钏一样都是个丫鬟,但她是宝玉身边的人,并且谁都看得出她就是未来的姨娘。又加上在劝宝玉留心经济学问上面和薛宝钗观点一致,得到了宝钗转送的戒指就不足为奇了。</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在薛宝钗看来,对人该热情还是冷酷关键是看他的出身门第,身份地位,还有就是是否遵从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由此可知,薛宝钗是一个封建等级观念极强的人,换句话说,她是一个势利的人。</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 宝钗,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对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读者,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她世俗但很随和,娴雅又薄学,她和宝玉之间能成就金玉良缘绝非偶然。如果让婆婆们选儿媳,恐怕大多都会选有“停机德”的知书达理、能助夫婿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薛宝钗吧。</h3><h3> 随着时光穿越到北宋,那可怜的唐婉,若不是在婚后太沉湎于儿女私情,让陆游连功名都抛之脑后,也不会被陆游的母亲自己的亲姑姑兼随着时光穿越到北宋,那可怜的唐婉,若不是在婚后太沉湎于儿女私情,让陆游连功名都抛之脑后,也不会被陆游的母亲自己的亲姑姑兼婆婆一纸休书棒打鸳鸯,从此有情人劳燕分飞。虽然唐婉后来再婚,赵士诚怜香惜玉,但毕竟意难平。沈园的邂逅,催生了那两首泣血吞泪的《钗头凤》。山盟虽在但锦书难托的无奈与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的愁肠百结,最终还是令唐婉香消玉殒,沈园从此成了陆游怀念唐婉的圣地。当他卸下战甲只余铁马冰河的梦境后,曾多次来到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来。”“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迹一泫然。”80高龄,在城南小陌又逢春的时节,只见梅花不见人。在陆游去世前一年,他84岁,再临沈园不免感慨万千:“”已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h3><h3> 陆游享年85岁,却用了60年来怀念唐婉,虽然后人用了数百年来讴歌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但对有情人来说,那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刻骨之痛,着实令人唏嘘。</h3><h3>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唐婉会不会也像薛宝钗一样敦促夫婿着意于功名,做一对永不分离的比翼鸟呢?对与错,是与非,谁又能说得清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