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喀什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喀什市。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辖1个市和11个县;2017年总人口464.97万人。</h3><h3>喀什地区古称“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乌禾宅(今塔什库尔干南部)、西夜(今叶城)等地。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还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h3> <h3>喀什噶尔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疏勒国都改称“盘橐城”,前身即西汉时疏勒城。据近年来史学界考证,盘橐遗址就是今喀什市东南郊的艾斯克萨古城,位于克孜勒河与吐曼河交界的高埠之上,从地理位置上看,这种推测极有可能,不过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疏勒国……王治疏勒城…有市列”(《汉书·西域传》),这是2100余年前张骞对喀什古城的最早文字记录。疏勒城(今喀什市)的形成无疑还要提前一二百年。</h3> <h3>喀什古城作为来南疆喀什旅游必看的经典,在北京时间每天早上10:00,举行简单而热闹欢快的开城仪式。在鼓乐的伴奏下,大家可以学习着维吾尔族,跳起麦西来普的舞蹈。</h3><h3>开城仪式,会有主持人介绍喀什古城,乐手吹响号角,介绍喀什人文历史的重要人物——包括历史上的香妃、班超,出使西域的张骞等等。<br></h3><h3>仪式很简短,但能体现出喀什的历史人文,非常值得一看,还有一点就是参加开城仪式的维族、塔吉克族小伙帅,姑娘美。</h3> <h3>人们都说:"到了新疆若没有去喀什就等于没有去过新疆。"又有人说:你可以一眼望穿祖国每一个城市的五脏六腑,但是你永远看不透喀什那双迷人的眼睛。</h3> <h3>喀什老城,有许多传统手工工匠,在这里,现代的都市生活与古老的民族习俗,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人们说“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但如果到了喀什,不去老城,那就不算到过喀什了。</h3> <h3>在这样的老街上,会强烈感受到历史是一条流淌的河,流传千年的工具、技艺和匠人精神通过这些手工业者,代代相传,他们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h3> <h3>那些个卖古币老物件的人,守着满是灰尘的老物件,等待懂它的人或者迷恋它的人到来。</h3><h3>不过,他们还是不舍得装饰这些古币老物件,甚至就这么“暴殄天物”,随意摆放。</h3> <h3>喀什老城修建于土崖之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极具历史价值。走在喀什老城,街巷纵横交错、建筑高低错落,民居外面的纯手工砖雕独具特色,罗马立柱、波斯木刻、佛教莲花桩、印度石膏雕、俄罗斯风格落地窗随处可见,正是各文明交汇的深刻印记。</h3> <h3>古城是对时光的挽留。时光在这里静止下来,紧紧依附在过街楼、厚实的土墙和斑驳的木楣上面。触目的土黄色本身就是时间的颜色,布局随意。自由,巷子狭小又幽深,仿佛随便哪一条都能走到时间的尽头。老城收下了岁月的馈赠,却保留和酿造了时光中遥远的声音、气息和色彩。</h3> <h3>艾提尕尔清真寺(维吾尔语:ھېيتگاھ مەسچىتى Héytgah Meschit),又译为“艾提尕”“艾提卡尔”。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这是一座没有对称轴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它静静地矗立在喀什老城核心,像一位犯愣的老人,藏着许多岁月,任凭蓝天白云飘过,任由路人、游客来了又离开了,它只是静静地矗立在老城,细数着老城的一切。</h3> <h3>一位外国游客对这把清真寺大门上的巨大铜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h3> <h3>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目前,高台民居己无人居住,各个巷口已封闭,估计今后会开发成古民居旅游景区。</h3> <h3>高台民居在太阳的直射下,就像一个久病瘫痪的老人在晒太阳,它满脸的“皱褶”印证了600余年的岁月痕迹,也见证了制陶人的艰辛和技艺的传承。希望它能重新焕发青春,在时光的隧道中踏上新的丝绸之路。</h3> <h3>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br></h3> <h3>香妃墓前有一个池塘,当地人称"涝坝",据说这涝坝在喀什有圣水之称.咱内地人看到上面漂着树叶等杂物,是不敢直接饮用的.可穆斯林则不同,不但喝圣水,还装一些圣水带回家。</h3> <h3>香妃墓与其说是陵墓,还不如说是宫殿.它雄伟壮观,高大约30来米,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墙内的巨大砖砌园柱,柱顶各建一座精致的园简形邦克楼,外墙彩绘和砖雕图案极为精美.由于陵殿内不允许拍照,所以没有把香妃墓拍下来。</h3> <h3>香妃墓西侧的高低清真寺。</h3> <h3>南疆重镇喀什,是一个集维吾尔族风情之大成之地,堪称新疆的缩影,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汇聚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h3><h3>喀什素有“丝路明珠”的美誉,丝绸之路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大动脉,进入塔里木盆地之后就分为南北两条路,绕过塔克拉玛大沙漠后,又在喀什交汇,然后越过帕米尔高原,通往印度,伊朗,西亚,欧州等地。在丝绸之路这条历史彩带上,喀什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h3><h3>喀什西邻“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近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地区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之地,民族风情令人迷醉,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足以令远道而来的客人流连忘返。</h3> <h3>寻着久远的穆斯林传说,据说喀什是爱梦想的人一定要去的地方。在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围抱下,喀什老城像个智慧的老人,不急不缓地延续着自己的生活。短短的的两天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不知居住在城里的人们,是否已经为这日新月异的世界所改变。但喀什这座千年古城,它所包含的厚重民族文化,古老的建筑,欢乐的歌舞,异域风情,热情好客的喀什人,各种各样的美食,都给我们此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喀什才是新疆的精髓,才是新疆的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