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江南夏末,2019年8月24日,沪上的人们“不亦乐乎”地享受着今年最后一周的桑拿。</h3><h3>应老同事老夏、刘校长邀请,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兴情,头顶桑拿天、一行七人来到这对伉俪的新居-上海青浦朱家角,为了此次小聚老夏操心严重,老校长全力以对,令我等一帮老头老太 感动不已。 </h3> 沪上地铁17号线、虹桥高铁站直通朱家角,大家分住沪上东西南北,大家从各路纷纷赶往17号线,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早起的人们有位坐,不知哪几位、这么旱就巳坐上了17号线。 这是水乡朱家角17号线地铁站,老夏比约定的时间提早一个多小时就在地铁站广场、虽没有红地毯但把我们当贵宾热耽迎候着。 朱家角,多少年没来也记不清了,旧藐早巳换新颜;我们感受到了青浦乡老的热情,交通很便捷、换乘免费、公交二站路就见到某小区了。 老夏陪同先期到达的老同志拍照留念 小区格局宽畅豁达 有小区保安告知这里外人是不许拍照的。 <h3>格调清新雅致、四层的连体墅房,配有单元独立电梯</h3> <h3>整个小区设计、布局,建设,一丝不苟、环境一尘不染,我们犹如来到某个外国。</h3> 飘窗 <h3>柚光</h3> <h3>喝茶、聊天、我们享用现代生活,令我等迟暮老人乐在脸上,有感心头。</h3> 步行十分钟来到“浔庐”雅屋。 <h3><br></h3> 位置很宽畅、年纪都大了、部分同志因故不能来。 <h3>为老夏夫妇致词,没有念稿,即兴而发,如同微信,……祝贺新居!愿老夏、校长夫妻健康快乐!幸福美好!</h3> <h3>集数次经验,优选劣汰,老夏夫妻精选一桌佳肴、为脱俗,美食就不展示了,黔茅台,新疆茅台,干了二瓶,甘畅淋漓,意犹已尽、正好!</h3> 餐毕下楼,个个神清气爽,来个合影 <h3>再步行几分钟来到梦中的江南水乡朱家角,还见到不少老外在游览、虽然多了点商业味、但是江南特征依然不变,水乡美食让人馋涎,想着那个“小辰光”的咪道。</h3> 江南大肉粽 小桥小河依旧 <h3>水乡木船很应景,今天人流不算多,而长假周末还是避一避的好丶轧这个闹猛还是蛮“撒度额”。</h3> <p>老夏夫妻安排我们进《课植园》参观访问,我们欣然。</p><p>青浦区朱家角镇是上海西部水网地区的一个大镇,1991年3月被公布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font color="#ed2308">课 植 园 </font>园址建在镇西井街147号。这是一处庄园式的园林建筑。园主姓马,名维骐,自号农圃。园取以“耕读”之意,题名“课植”,当地人<font color="#ed2308">俗称马家花园。</font><br></p> <p>课植园网介:</p><p>民国元年(1912年)始建,历时15年,花银30万元。花园坐西朝东,正墙门面对西井街巷。沿河有船舫、河埠、石驳岸。整个庄园由厅堂区、假山区、园林区三部分组成。各种建筑200余间,占地5.3万平方米。</p><p>北部为厅堂区,第一进为轿厅,其余为头厅、二厅、三厅和迎宾厅四进。二厅为二层楼建筑,楼上为马氏生活区。迎宾厅北为书城楼。围墙上饰有城垛,似小城楼。围墙中间和两旁有圆形月洞门。正南面月洞门后建一拱形旱桥。南部为假山区。假山区内有打唱台、逍遥楼、观戏厅、荷花池、藕香亭、课植桥、钓鱼台、蝙蝠亭等。园内建筑结构精巧、气势雄伟、布局优雅。登上高五层的逍遥楼顶,远眺四方,全镇景色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长长的碑廊内,<font color="#ed2308"><b>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三书写的“梅花诗”等碑刻数块,文徽明“游西山诗”、唐寅、周天球的诗文石刻共12块</b>。</font>经过十年动乱,还能如数完好保存实在有幸。<br></p><p>荷花池西为园林区,亦称稻香村。内有数十亩的各种花卉树木;北部有“耕九余三堂”,西南角上是小游览区,有小假山、荷花池、九曲桥和倒挂狮子亭等。<br></p> 既以“耕读”之意,题名“课植”,藏书楼当然少不了。 我们对藏书楼很有兴趣 <h3><br></h3> 老夏在拔琴,音质很好听。 来到“孔子学院” <h3>原句欠妥…</h3> 水乡小景 小景很雅致 <h3><br></h3> 快乐的一天。 让人流离往返,不是苏杭、胜苏杭 小桥流水, 亭台楼阁 古石桥上 江南的粽子为啥好吃?灶头闷煮柴窖粽,小辰光的咪道-如今只有回忆了。 柴火烧饭炒菜特别香,几十年沒吃到了 江南城乡木器 我们这些牛人,对牛特别有感情,九人八个属牛的 老夏靠在牛身上,抚模着,辛苦一辈子,如今有福不忘这条大水牛。 <h3>这位哥们可牛气了,他当华尔街的铜牛骑了</h3> 幸有夫人来“执耳”,老牛温顺好多 老牛年迈,蛮吃力的。 老夏没骑上去 有人常感概上学年代去郊区的三夏麦收、三秋收稻的劳动体验,最难忘的还是自已烧的灶头饭。 木桶打水来烧饭,如今水井也很少了 愚人小照 <h3>摆拍</h3> <h3>不错</h3> 灵额 遥想当年;播种,收割、打谷,入库,劳动人民真辛苦 <h3>大家再见了!</h3> <h3>谁的蹭拍?</h3> 柴窖集体照一张 蹭拍 马到成功 马到成功 愚人小照 这张谁拍的?拍的真好! 这张不错,今天个个“如愿”了。 小歇 镜清堂随拍 <h3>课植园大门附近,有个二层楼建筑</h3> 楼上为园主马氏生活区。 <h3>辛苦了</h3> <h3><br></h3> 出了课植园,我们继续古镇游览 <h3>雅马哈动力?</h3> 水岸人家 <h3>这样的“酱”园久违了。</h3> <h3>1896年开办的大清国邮局。</h3><h3><br></h3><h3>后记;活动进入尾声了,我们穿街过巷又过桥、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的歇,古镇很精彩,也很大,全靠夏导介绍的好。</h3><h3>不过这个下午炎阳高照、骄阳似火,把老夏夫妻和咱七旬老们都累煞了,个个精疲力乏,老夏夫妻俩一直把我们送到大路头、才回他们居所,后来得知老夏同志一到家、倒头就睡了,反正三天群里没冒泡……,老夏真的累了!</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期一直在发美国“片片”,今抽空,归纳做了这个朱家角美篇,没打招呼擅用了几位拍的部分美照来补缺、因分不清谁提供的照片、沒法注名了、望不介意,也谨借此际,向大家致以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