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宝庆路3号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洋房。坐落于上海黄金地段中的黄金位置一一淮海中路与宝庆路交叉口。曾有"上海第一私人花园"之称。1925年由德国人所建,1930年上海近代染料大王周宗良从德国商人手中购买,这座花园占地4750平方米,共有欧式房屋5栋,建筑面积1208平方米。历史上宝庆路3号有不少传奇的故事。</h3> <h3>海上女作家程乃珊曾写过一篇《上海宝庆路3号情事》。周宗良的外孙徐元章的水彩画在此展过,也听过一些有关宝庆路3号的故事。桥牌元老周麒先生就曾是宝庆路3号私宅派对的常客。在徐元章“逐出”宝庆路3号以前,上海是很难找到这样一处隐于繁华地段又纯属私产、有些破敗、萧索的大花园洋房。而驻守在近5000平方的豪宅50多年,“宅主”周宗良的外孙、孤独的徐元章,却偏偏是没有此处产权名份的。当时,上海的一群遗少、名媛、老克勒,会定期“避世”于斯,喝喝咖啡、听听音乐、跳跳舞……</h3> <h3>近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共有5栋欧式老洋房,风格迥异,彼此独立。</h3> <h3>1.篱笆墙让我们走进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园</h3><h3>2.鹅卵石的墙体</h3><h3>3.马赛克地面</h3><h3>4.隐藏在绿色植物下的房子</h3> <h3>这座昔日大门紧闭的著名私人花园,现如今摇身变成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成为国内第一家以交响乐为题的音乐博物馆。</h3> <h3>花园的环境</h3> <h3>室内外到处显示了点.线.面的融合</h3> <h3>门的诉说</h3> <h3>漂亮的地砖和中西式的吊顶</h3><h3>别致的空调出风口和窗户限位闸</h3> <h3>造型各异的壁炉</h3> <h3>推开窗户的遐思</h3> <h3>窗户的正面和反面</h3> <h3>同一扇门的外观和内部</h3> <h3>楼梯与吊灯</h3> <h3>交响音乐18世纪中叶形成于欧洲。1843年上海开埠后,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西人在经商、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洋音乐和西方的音乐生活方式,中国交响音乐首先发端于上海。</h3><h3><br></h3><h3>曾有“远东第一乐队”之誉的上海工部局乐队(上交前身),是最早在华传播西洋音乐的专业音乐团体;依托工部局乐队为主要师资的上海国立音乐院(上音前身),则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学院——工部局乐队的演出活动和国立音乐院音乐人才的培养,使上海成为早期中国交响音乐发展的中心。</h3> <h3>其基本陈列由三大版块构成"乐之河"梳理了上海交响音乐发展的历史文脉;"乐之华"着重介绍中国指挥家,作曲家以及交响音乐代表作;"乐之传"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交响音乐知识,传播交响音乐文化。<br></h3> <h3>参观者</h3> <h3>各类乐器</h3> <h3>雕塑——贝多芬头像</h3> <h3>老物件</h3> <h3>作曲家朱践耳捐献的物品</h3> <h3>2018年8月,朱践耳以95岁高龄去世。逝世前,听闻博物馆即将落成,他特别捐赠了陪了他整整60年的钢琴。这架斯特劳斯钢琴购于1958年,400元的售价并不高,却是太太舒群分期付款4个月买下来的。朱践耳生前的创作几乎都是在这架钢琴上完成,女儿学琴也是从这台钢琴起步的。</h3> <h3>朱践耳捐献的钢琴</h3> <h3>室内所有家具都按照20世纪30年代的样式进行摆设。</h3> <h3>聆听老唱片</h3> <h3>房屋主人周宗良</h3> <h3>家庭及合伙人</h3> <h3>周宗良的女婿,徐元章的父亲徐兴业</h3> <h3>最后的“宅主”,周宗良的外孙,孤独的徐元章</h3> <h3>回眸——思••••••</h3> <h3>后花园的阳光房</h3> <h3>历史的轮回,就像这光影交错,诉说着每一个故事••••••</h3> <h3>照片摄影,文字编撰,后期制作:秦和妹</h3><h3>音乐:钢琴曲《封存的记忆》演奏:贺于倩</h3><h3>房屋背景;上海交响乐历史;选自网络介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