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仁者乐山 智者乐忍 </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2019.9.1晨4时,此文特为学生而作 杜华)</b></font></h3><h3> 企鹅忍受了冰雪的包围,才能生活在极寒的南极。人生忍受了磨难的煎熬,才能打造出强大的内心——题记</h3><h3>纵观中外古今,历史名人,司马迁、屈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谁的人生不是历经坎坷?因此,“忍”,是一种人生智慧。</h3><h3> 《林冲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刺配沧州时,他依然尊称陷害自己的高俅为“高太尉”,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称自己“恶了高太尉”,认为自己是“罪囚”,这真可谓是忍辱负重。毕竟林冲已不能再得罪高俅了,否则自己在东京汴梁的家人性命将不保,甚至于会加速自己的死亡。为了保全自己与家人性命,为了与家人团聚,林冲选择了忍。他选择了理智,尽管最终被逼迫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但他若不去忍耐,恐怕他的结局会更加悲惨,也会更容易被当时黑暗社会与政治吞噬。</h3><h3> 纵观唐朝300年历史,郭子仪与娄师德的处世之道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是娄师德,武则天时期任命宰相75位,亲自提拔68人,被杀或下狱者15人,流放9人,占了整整三成。如此算来宰相一职岂不成了高危职业?而就在这样酷吏横行、血雨腥风的时代,娄师德却成为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三位宰相之一。其人生智慧就是一个字——“忍”。他曾劝告弟弟为避免树大招风,对别人指责辱骂,应当让脸上的口水自己干了。这也是成语“唾面自干”的出处。而他的弟弟在外出做官时,也就因此保全自己。面对同为宰相李昭德的辱骂,娄师德不着急不生气,他说:“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小时候干过农活,娄师德巧妙应对李昭德对其“田舍汉”的辱骂。而李昭德也终因自己的性急,与酷吏激烈对抗,而被诬告处死,与娄师德形成鲜明对比。</h3><h3> 如果你仅仅认为娄师德是一个圆滑、没脾气的老好人,那你可就错了。娄师德的忍是有自己原则的。首先,他是为办实事而忍。他举荐狄仁杰,但狄仁杰本人并不知情,反而十分排斥他。但娄师德忍了,这是为了实事,为了国家利益而忍。其次,他洁身自好。当时官场已经足够腐败,他却足够清廉。我们可以想想,一个人圆滑来圆滑去不就是图个利益吗?那敢问娄师德又谋取了什么呢?娄师德忍住了,他克制了这种贪欲。有些人平常忍,但一到有利可图时,比谁都贪!这不叫忍,这叫阴谋诡计。再有,娄师德从不存害人之心。面对别人的辱骂和排斥,他并不记仇而是忍让,他一生没有害过任何人,光明磊落!</h3><h3>林冲与娄师德这样做,我相信很多人会问:他们不累吗?我认为他们一定累,但是又怎样呢?这是时代的使然啊!他们若不这样做,只会更快地死亡。忍就是在这个时代存活下去的智慧法宝。</h3><h3>“忍”,是一种人生智慧。要拥有豁达的心态。想一想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博大的胸襟和豁达的态度才让他在不断地贬低中“悠然自得”,继续写出名篇大作。所以,豁达才是成就人生的砝码,它是忍的基础。也许有人会说:忍耐实在是太累,时代已变迁,无需再如此忍了。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利益成为很多人心中冲动的魔鬼,我们要“忍住”自己的内心的贪欲;在面对充满挑战的人生时,要经得起考验,忍得住磨难与冷嘲热讽,换来内心的安稳与平静。要知道,学习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吃苦,是磨练,需要韧性与坚毅,需要忍耐。生存之道与事业的成功皆如此。</h3><h3>忍,真是一种大智慧。</h3> <h3><font color="#ed2308"><b>这个夏天酷暑难耐,但意志不改!</b></font></h3> <h3>同学紧张的集训</h3> <h3>专家手把手指导</h3> <h3>学长现身说法</h3> <h3>老师谆谆教诲</h3> <h3><font color="#ed2308"><b>哇塞!还有奖励呢!</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