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b>街巷,生命依偎的角落</b></h1><h3></h3></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黄俊(云南通海)</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我从小生活在通海,印象最深的便是古城中的粉墙黛瓦,幽幽小巷了。</h3><h3> 通海古城坐南朝北,南依峰峦叠翠,玲珑隽秀的秀山,北临一衣带水,风轻浪细的杞麓湖。古城屋舍俨然,古朴典雅,山、城、湖相应生辉,颇具江南特色。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孤城临水背依山,记在江南烟雨间”、“水光千里抱城来”、“一水抱城郭,看柳渡渔庄,螺洲蟹屿,岚平烟静,置身宛在画图中。”等文采风流的匾联诗文,道出了通海山水城郭的特点。</h3><h3> 城內200多座明清风格的古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保存完好。走进古城,一种历史感扑面而来。“邻家粉墙亦交错,谁家黛瓦又层叠;绿水萦绕于白墙,桂花洒落于青瓦。”便是对古城民居状貌的形象描摹。</h3><h3> 通海老城古民居,围绕聚奎阁,由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向外延伸,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九宫格局”模式。古城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南北大街、东西大街等传统街巷24条,其中南北走向街巷12条,东西走向街巷12条,至今仍保留原有的格局和街巷名称。一条条记载着城市发展记忆的老街巷,一座座镌刻着通海传统特色的古民居,都是通海人难舍的记忆。</h3> <h3> 童年时光,古城留给我的鲜明印象,就是那些老街旧巷。我清晰地记得,曾经的老街旧巷是由青石板块铺就,曲折而幽深。街巷两旁的民居,一幢紧挨着一幢。那弯弯曲曲的街道,那古色古香的门匾,那班驳的墙面,还有那屋顶上疯长的瓦草,组合在一起,就如同一幅江南水墨画,意境深远,耐人寻味。</h3><h3> 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坐落于艾家巷内的外婆家,因而对周边的周家巷、文庙街、财神街、十字街等老街旧巷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些老街旧巷附近有秀山小学,通海一中,秀山中学三所学校,又是通往秀山的主要通道,白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学生、附近居民常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只有到了半夜之后才会安静下来。</h3><h3> 从小到大,关于这些老街巷的起源我从没追溯过,只是在心里暗自猜想,这些老街巷一定饱经了人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许许多多的红尘悲欢离合。</h3><h3> 长大后,每当我走过这些老街巷,都能体会到它的历史厚重感。犹记得,小时候我最爱流连在这些街巷中,因为这里聚集了通海的许多商铺和小吃摊点,烧饵块、葱花饼、炸油条、烤羊肉串、豆沫糖、绿豆糕、棉花糖等诱人食物,总惹得我馋涎欲滴、不忍离开。</h3><h3> 其实,这些老街长不过几百米,但它留给我的却是悠长、丰厚、美好的回忆。我记忆中的老街旧巷,它犹如一首美丽的宋词,静静散落在我记忆的深处;它犹如一支朴实的乡曲,轻轻飞扬在我回忆的天空。</h3> <h3> 我住过的老宅是一幢明代的四合院,我在这里度过了完整的童年。那地方通海人习惯叫艾家大门落,其实也不过是一条街巷而已。孩提时代,这条巷子都已经很老旧了。巷子不长,巷口接文庙街,巷尾通周家巷,路面2到3米宽,中间铺着青石条,两边的房屋一座挨着一座,有青砖瓦房,也有木门厚重的深宅大院,还夹杂着低矮的平房。巷子建于何年不得而知,但有的院墙已经斑驳剥落,有的墙头上长着狗尾草、瓦楞草。建筑虽残旧,但可以看出旧时住着的各式人等:有钱的富人,有地位的贵人,还有卖力气的穷人。虽共安一隅,但有钱有地位的人家门庭高大,穷人家的柴门低矮,等级分明略见一斑。后来适逢“改造”,高宅大屋也充公的充公、分家的分家、出租的出租,变成了一座座大杂院,至少有五六户人家居住。当时,我家就住在一个有3户人家的大杂院里。</h3><h3> 那时的街巷,市井生活气息氤氲,充满了人间烟火味。每天天不亮,就听到“吱呀~吱呀”的开门声不断,扰人清梦。这时出门的多是早起爬山锻炼身体的,或是赶早上学的,从“哒哒哒”的脚步声可分辨出是哪家的姑娘、大婶;当阳光照进巷道,人们几乎同时从大门涌了出来,上班的、买菜的,有的朝巷头走,有的往巷尾去,很快便像瓦楞上的麻雀,一下子飞得踪影全无。隔了一会儿,提着菜篮子的家庭主妇,三三两两从菜市场回来,边走边议论着物价涨跌,说着家长里短。也有的在一旁跟着,愤愤不平地向对方诉苦,长吁短叹,骂着自己的不孝儿子,数落着自己的不幸……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己家门口。这时,“磨剪子来,锵菜刀~”、“有烂铜烂铁么拿来卖”的吆喝声从巷头巷尾响起,不时还夹杂着“卖水豆腐”、“当当糖”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那些补鞋修伞的、弹棉花焊锡的、炸玉米花的,也悄悄地进入了巷子招揽生意。当他们放下单子,在街口支起小摊,有事无事的人们就慢慢聚拢过来。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是看那些匠人们在刀石上撒些水,开始一板一眼磨起剪刀和菜刀来。磨一会,就用大拇指试试刃口,以至于我总是担心,这么锋利的刀口会不会把他的拇指肚割破。最有趣的,是巷子里响起“破铜烂铁换糖咯!”的吆喝声时,孩子们就知道拿牙膏皮换糖吃的时候到了。邻家的小孩子,袖洞里藏几个牙膏皮,从门缝里探出头来,神秘兮兮地递给挑担子的,换几颗水果糖吃。时至今日,我还记得这有年代感的吆喝声和小孩子偷偷摸摸换糖吃的场景。那是记忆里甜甜的味道。</h3> <h3> 我家门前有一大块空地。中午,巷子是清静的。到了下午时分,小巷便是放了学的孩子们的天地:跳橡皮筋、滚铁环、打陀螺、弹玻珠……原始的游戏给童年时光带来了无限的欢愉,直到大人们扯着嗓子喊吃饭,个个才满头大汗跑回家。入夜,没有路灯的巷子幽暗空寂,行人零碎的脚步声格外清晰。睡在床上,还隐隐听见隔壁传来一阵“吭吭吭”的咳嗽声。第二天一大早,就听见二婶怒气冲冲地在院子里嘀咕嘀咕地骂:“这死老头,怕是挨死了,一夜咳个不停,叫吃药硬是不吃,活该!”</h3><h3> 旁边立即会有人关切地问:“那大爹是不是生病啦?不行就赶快上医院,别拖严重了。”</h3><h3> 那时的街巷,鸡犬相闻邻里和睦,充满温馨的人情味。尽管当时过日子艰难,但却是家家夜不闭户、生活安定。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老人帮年轻人照看孩子,年轻人帮老人挑水劈柴;你今天借给我一碗米,我明天借给你二两油;家有好吃的,总会叫小孩给隔壁送一点去;孙子做满月,红鸡蛋派了半条巷子的街坊。小孩子之间更是互通有无,我给你糖吃,你给我饼尝;你的“小人书”借我看,我的皮球借你玩;吃饭时,家里有好菜,便夹了满满一碗,走出家门口你一块他一块和小伙伴们分享。当然,也免不了有家人拌嘴、邻里吵架的,厉害起来,互相挖苦,恶语相向,劝也劝不了,拦也拦不住。但风雨过后见彩虹,夫妻兄弟依旧和好如初,街坊邻里仍是和睦相处。每逢周六傍晚,居民小组长喊一声:“打扫卫生啦!”家家户户闻声而动,拿着扫把提着水走了出来,把小巷从头至尾洗得干干净……</h3> <h3> 在周家巷中段的一个宅子里,住着一个姓台的大婶,年轻时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但擅长腌咸菜,算得上是这条街上的名人。她家做咸菜选料非常用心,用的调料辣椒、香菜、葱、姜绝对是上等好料。主材料入坛前都会洗净、自然晾干,绝不能有半点生水,当然也不能沾半点油腥。封好口后,两三个月内不轻易开封。等到咸菜腌制成功启封时,一股浓浓的香味顿时扑面而来。出坛的咸菜不仅色气好,味道正,吃在嘴里更是鲜美无比,妙不可言。她家在菜市场摆摊几十年,童叟无欺,老街里的人在购买时首选她家的。现在,她们家已经壮大发展成公司,“台奶奶”咸菜已经声明远扬,远销省内外。</h3><h3> 在老街的一个小院里,还有一位不可小觑的人物,此人姓徐,人称“糖公鸡”。他自幼学习画糖人,他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只有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我记得小时候一放学,就会和小伙伴们围在他的小摊边上,看他龙飞凤舞出神入化的用糖勺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画糖人的技艺高低,体现在他作画的复杂程度上。这样的技艺,让孩提时代的我们惊叹不已。后来,“糖公鸡”上了电视,成为了有名的民间艺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门技艺好像失传了,很难再看到那神乎其技的画勺了。</h3><h3> 这就是承载小城历史年轮、承载着许多平常人生的老街旧巷!</h3> <h3> 街巷是小城的脉络,与建筑一起塑造着小城的形态,让小城变得灵动、鲜活。街巷是小城的印迹,当一切都在斗转星移中不断改变时,往往只有街巷保留着小城最初的容貌。探寻老街旧巷,追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小城记忆。</h3><h3> 曾记得,财神街上的那间老茶馆,不管晴天,还是阴雨天,几乎天天客满。白天,一般三四人,或五六人、七八人,围坐一桌。茶客们,谈天说地,调南侃北,每人只要花上三五分钱,便能品酌香茶满盅,玩扑克下象棋,坐上个老半天。那时,我虽不落座,但每次经过茶馆门口,总忍不住做几次深呼吸,那淡淡的茶香沁入心肺,令我心旷神怡。</h3> <h3> 南北大街,属小城的主要街道,相对较为宽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条路上,曾走过兴盛和衰落,历经繁华与沧桑。我沿着街道缓步而行,看两旁风雅古朴的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轩窗楼阁,赏繁华美丽的街市灯火,吃着通海特色风味小吃,踏着古味浓郁的青石板路,五花八门的商品,时尚与古典并存,前卫与传统同在,身在其中,乐不思归。在这些古老缓慢的光景里,我仍能感受到过往的悠长岁月。</h3><h3> 陶醉中,不觉间已走进一条不知名的街巷。通海古城的街巷很多,我比较喜欢那种恬静幽深、古老惬意的小巷。地上的溜光青石、厚厚青苔衣裳,足以证明它的岁月悠长。</h3><h3> 走在古老的小巷,犹如穿越了时空。</h3><h3> 如果你想穿越其实很简单,不妨细雨时,撑一把伞,走进古城的古街旧巷、雨中的小巷甚是清净,雨水顺着屋檐滴在青石上,清晰可闻。小巷,虽毗邻于闹市,却自芬芳于淡雅。城市的节奏总会让人窒息,不妨蒙蒙细雨时,轻步于幽巷,偷闲于人生。</h3> <h3> 在文庙附近,看一看文庙的建筑特色,感受一下文庙的历史变迁和年代故事,或许你还会对文庙背后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气息感兴趣,沿文庙西墙外顺坡而行,至秀山脚下漫不经心地拾级而上,悠然行走于林间小道,听一听秀山上古寺的诵经礼佛、悠悠钟声,抚一抚古塔的青砖灰瓦、碑文镌刻。</h3><h3> 走累了,于小城中寻一处娴静的茶室,邀约几个亲朋好友,文人雅士,憩一方雅座、品一盏香茗、赏一段古曲。一曲《高山流水》,似一泓清冽的净泉,洗尽了繁华的疲惫,浣去了世俗的匆忙,淘走了仕途的沮丧,让人忘却了扰扰凡尘,忘却了喧喧闹市。</h3><h3> 或者,隐于家中书房,以书为伴,以茶为友,以墨为趣。书香、茶香、墨香缭绕不绝,一切都是最美好的人生滋味。</h3><h3> 一个人,一本书,一壶茶,一场梦,一辈子。</h3><h3> 又或是,找个烧烤小摊小店,沽一壶陈年老酒,要几碟精致小菜,倚窗而坐,慢斟细酌,闻夜虫啾啾,看垂柳拂月。</h3><h3> 陈年的酒宛如小城的夜,温润淡雅,清香醉人。 半醉半醒中,人渐渐入梦------</h3><h3> 梦里,我走进小城的老街旧巷,在唐诗宋词里轻舞飞扬!</h3> <h3>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是的,对这些老街旧巷进行修复保护,留下城市的历史记忆。这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好事!</h3><h3> 通海县城是座古城,同时也是一座新城,虽然历经岁月沧桑,失去了“一县有三城”的风貌,但是她的魂和根还在,并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h3><h3> 每座城市,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灵魂,都有自己的根。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中国的民居中。古民居是许多作家学者书写的诗意文字,是我们难以割舍的乡愁记忆,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更是一座城市和村庄的根脉,留住文化根脉,才能守住一座城市和村庄的灵魂。</h3><h3> 让我们与老街旧巷老屋对话,找到回家的路……</h3><h3> 愿守正出新,行稳致远留住乡愁……</h3><h3>(2019年8月31日于通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