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熟悉的语句来自许地山的《落花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上小学时学习《落花生》,当了老师后教学《落花生》。今天,我们全家出动,实地体验落花生!</font></h3> <h3> 老家的花生地位于茅茨村的大北边,徂徕山前。老人们一直把徂徕山叫做“老北山”。老北山前有大片的山岭薄地,虽然贫瘠,却也滋养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长于斯,劳于斯,乐于斯。</h3> <h3> 在老北山前大片的山岭薄地中,我们家的那片地被老人们称作“涝地”。顾名思义,雨水多的年景,这地因排水困难,都会涝成水洼地。我就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跟老人们落花生时,从地里背花生秧到地头,每一步都陷到膝盖,可想而知,那花生是怎么拔出来的。。。</h3> <h3> 一直以来,以“涝”而出名的一块土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旱了起来。特别是今年入夏以来,一直没怎好好地下过一场象样的雨。正值花生开花时,天却干旱得出奇,花生秧都蔫在了地里。</h3> <h3> 眼看着进入了八月份,仍然没有盼来今夏的雨季。</h3><h3> 八月初,“利奇马”来了!“利奇马”虽然恐怖,是个灾害性的天气,却给这片干旱的土地带来了充沛的雨水。临近枯萎的花生终于盼来了一线生机。遗憾的是,已经错过了花生最重要的生长期。</h3> <h3> 今年初夏之际,老父亲生病了。辛辛苦苦劳作了一辈子的老人家,虽然在病床上,却一直挂念着那片地里生长着的花生。明知道花生长得不好,还是念念不忘,幻想着能有一个好的收成。</h3> <h3> 大病初愈的老人家,担心复查时,来不及收花生,刚出院,便着急地督促着母亲找来众多的亲戚收花生。</h3> <h3> 亲戚们,迎合着生了病的老父亲,谁也不敢怠慢,一呼百应,都赶来收花生啦!</h3> <h3> 二十几口子人,一台简单的花生收割机,热闹了那片花生地。有的操作机器,有的收拾花生秧,还有的摔花生。。。大家忙碌着,辛苦而快乐着。就连小牛子也被大家的干劲感染了,干起活来,还真有个大人样。<br></h3> <h3> </h3> <h3> 一大亩的花生地,大伙整整忙活了一天,总算完成了任务。</h3> <h3> 虽然花生长的不算实成,却切切实实完成了老人家的一种收获的愿望啦!</h3> <h3> 劳累了一天,已是筋疲力尽,休憩于田间,晴空万里下,蔚蓝色的泰山于徂徕山后清晰可见,空气真是清新多啦!欣赏着这大自然的美景,看着老人们脸上露出的收获的喜悦,自己的心情也便豁然开朗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