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桐乡市老城区武庙街有一幢老宅子,为一两进两层木结构古建筑。中间有一石板天井,两侧有厢房(楼)。厅堂落地堂窗上方提花格子,中下层均有精美雕花;墙门砖雕门楼已破损。沿街过道门口上方,横匾上书有“工农街第一向阳院”,二楼栏板靣上“毛主席万岁” 五个大字。老宅的百年沧桑,与向阳院的完整保留着文革期间的历史痕迹,这是文化烙印,是一个时代的见证。</h3> <h3> 老宅一直居住着一位名叫朱金娥的老人,她的一生都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现已93岁高龄了。</h3> <h3> 据朱金娥老人说,老宅建于清光绪年间,由一位衙门管库房、名叫钱银富的人,出资建造。后因钱银富贪污,被逮捕归案。审查期间,房屋连同内设物件悉数充公。</h3> <h3> 为了不让宅子无用武之地,之后,禁烟局、税务局纷纷于此设立,直到衙门将它卖给了一个富户。</h3> <h3> 富户买下后,并未留给自家居住,而是租给了朱芳泉一家。这一大家子自住进后,便不曾搬走。那一年,朱金娥刚过周岁。</h3> <h3> 抗战前,武庙街热闹非凡,街上有茶馆、羊肉面店、糕饼店、鞋子店、五金店等商家店铺应有尽有,还有一座关帝庙。</h3> <h3> 抗战期间,朱金娥一家都逃到了乡下。一年多后再回到这里时,满街一片狼藉,到处是碎砖和倒塌的房屋,曾经沿街的各商家店铺都已经坍塌,老宅院也被损坏了。</h3> <h3>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老宅院搬进过几家租户。屋后变成了居委会,以居委会所辖的街巷为单位,建立“向阳院”,老宅被正式挂牌。用这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教育活动,属典型的文革时期产物。之后,街坊邻里的老年人搓麻将、聊天等活动,都喜欢聚集在向阳院。</h3> <h3> 如今,朱金娥老人年事已高,不忍心再让儿子每天来老宅为她买菜做饭,去年住进了养老院。</h3> <h3> 不管养老院多好,不如自家住的舒心。每隔一段时间,老人总要回老宅看一看,人老了就会有一种对逝去岁月的眷恋。</h3> <h3> 这只花猫,几年前从武庙街对面人家跑来的,由于常有吃的喂它,隔三岔五跑进院子,久而久之,干脆就赖着不走了,也成了老宅的一员。</h3> <h3> 古老向阳院里,现居住的另一户人家,是一户外籍务工新居民家庭,夫妻俩和两个孩子,一家四口。丈夫张岸红来自湖南岳阳,妻子陈勇来自贵州遵义湄潭县。</h3> <h3> 两人早先在广东东莞打工时,在同一家制鞋企业工作,之后结婚生育两孩子。</h3><h3> 2011年8月27日,全家迁来桐乡,夫妇俩一直从事环卫工作。他们居住的北侧两楼两底(厢房)是妻子陈勇的妹夫(炉头人)二十年前买下的。</h3> <h3> 环卫夫妇家两个女儿,大女儿张晨,性格比较内向,现职高毕业待岗在家; 小女儿张晶粒,活泼开朗,在石门路小学读六年级。</h3> <h3> 姐妹俩感情深厚,从小姐姐常教妹妹晶晶看图识字(摄于2012年)</h3> <h3> 在厅堂玩耍是她俩最开心的时刻。</h3> <h3> 姐妹俩在向阳院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摄于2011年)</h3> <h3> 张师傅的工作就是每天凌晨出工,负责北港片区垃圾箱(桶)收集垃圾清扫,开着环保车往返回收站运送垃圾。</h3> <h3> 每天奔波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无论严寒酷暑,日晒雨淋,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h3> <h3> 雨天,个子不高的张岸红,吃力地托起沉重的垃圾桶,他用辛勤的汗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h3> <h3> 清扫擦洗公厕是妻子陈勇日常的工作,365日每天如此,没有休息日。</h3> <h3> 在又脏又臭的环境下干活,早已习以为常了。</h3> <h3> 为了工资收入能稍微高点,主动要求换了更辛苦的岗位(清扫马路),她把岁月默默都付出在环卫工作上了。</h3> <h3> 夫妇俩平时工作都很辛苦,环卫工作需起早贪黑,常年没有节假日。而且工资收入不高(月薪不足2800元),两口子的收入加起来才五千多元,抚养两个孩子读书,日子过得很困难。</h3> <h3> 家里饭桌周围,总是堆满了废纸、纸板箱、旧篮子和破自行车等各类杂物,将原本宽敞的厅堂,堆放得拥挤不堪。</h3> <h3>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大女儿职高毕业后,就想早点找份工作挣钱。这辆小三轮电动车就是家里的“豪车”,为了能多增加点收入,夫妻俩整天忙碌不停,忙完工作开着小三轮回收各种纸箱等废旧物品,卖了废品好贴补家用,可一个月也卖不到几百块钱。</h3> <h3> 2011年8月,刚来桐乡的小女儿还不满三周岁。</h3> <h3> 工作之余的陪读。</h3> <h3> 送孩子去幼儿园</h3> <h3> 在向阳院渐渐长大的小晶晶,老宅院、老街巷给她留下了许多童年的记忆...</h3> <h3> 如今,小晶晶快要上初中了。她从小喜爱武术,已习武四年多了。</h3> <h3> 当下,城里孩子读书一般都由父母开车或爷爷奶奶接送。而小女儿晶晶上学,家离学校有4公里路程,父母每天很早上班,根本顾不上送孩子上学,所以,接送妹妹就全落在姐姐身上了。</h3> <h3> 每天清晨六点多,姐姐骑车带着妹妹就出门了。有时放学姐姐上班没空去接,小晶晶只好自己去挤公交回家。真可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环境铸就了孩子从小自强独立。</h3> <h3> 俗话说入乡随俗。来桐乡久了,也习惯了本地祈福求安的风俗。</h3> <h3> 忙碌完一天的工作,一家人围着享受晚餐是最轻松的时刻。</h3> <h3> 张岸红师傅常年干体力活,手臂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喝点自泡药酒来缓解伤痛。</h3> <h3> 平实的画面,在于记录百姓淳朴自然的本色。这些最底层、最平凡的家庭现状,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也是桐乡家乡一个时段的社会缩影。(全家福合影摄于2015年)</h3> <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节前夕,原本打算春节期间回老家看望父母。因疫情影响,响应政府号召,暂不回老家全家留桐过年。</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图/文: 王建平</h3></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用自己的视角,朴素的语言,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捕捉寻常百姓的生活瞬间,以平实的画面讲述老百姓的故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感谢您的赏阅</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