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住在楼房里的花花草草因为不接地气,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偶尔占阳光一点儿便宜,也是被玻璃窗过滤过的。如果能在院子里养花,让花草接受自然的阳光,那它们应该会生机盎然、精神抖擞吧。在有了一方小院以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把花花草草都搬到了院子里。</h3><h3> </h3> <h3>我一直信奉“万物生长靠太阳”,于是乎,早上的朝阳,正午的骄阳,傍晚的夕阳,院子里的花草照单全收,我以为它们会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谁曾想,大量的花草开始打蔫黄叶了,明白人说是晒的,要遮阳。这令我大跌眼镜,还有不稀罕阳光的花草。唉,不是不稀罕,是不需要那么多。阳光太强烈,会影响花草的生长,适当的遮阳,更有利于它们的成长。阳光,只要一点点儿。</h3><h3> </h3> <h3> 其实古人一句“过犹不及”就说明了一切。世间万物皆是这个理儿,我也曾经想努力做一个一百分妈妈,认为自己把爱都给了孩子,孩子一定会“感激涕零”,一定会健康成长,其实不然,孩子会因为我们太强烈的爱而喘不过气来,时间久了,要么拼命反抗,远离我们,自己找地儿凉快凉快。要么在我们炙热的爱的包围下,负重前行,黄叶打蔫儿。最近热播的《小欢喜》中,每次看到英子的时候,我都想把她从屏幕里拽出来,就是为了让她舒心的喘口气。剧中的英子妈妈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热以“我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全撒给了英子。这让英子始终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下。英子的饮食里有价格不菲的海参燕窝,可英子却难以下咽,偷偷去吃爸爸买的豆浆油条;英子想去天文馆当讲解员,妈妈以各种“为你好”的理由百般阻挠。妈妈用爱织起的网把英子牢牢地包裹起来,挣脱它的办法就是考一个外地的大学,当这个愿望都无法实现的时候,英子崩溃了,妈妈过度的爱,导致英子想远离妈妈,想去没有妈妈的地方自由呼吸。<br></h3><h3> </h3> <h3>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个渴望独立和自由的“英子”,也有很多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巨婴”和“妈宝男”,他们不知道体谅父母,遇到困难只想寻求帮助,出了问题就一味地推卸责任。当父母需要他们分担家务,承担责任的时候,才发现孩子自私、懒惰,以自己为中心,这个时候的父母真是“天凉好个秋”啊!其实这都是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结果,明明一点儿阳光就行,我们却给了他们整个太阳。导致孩子们认为向父母索取是理所应当,胡搅蛮缠的时候父母也要照单全收。当我们感慨养大的孩子不知感恩,不懂体谅自己的时候,殊不知是自己当太阳当的太久了。</h3><h3> </h3> <h3> 强烈的阳光下,花草会打蔫儿甚至死掉。如果我们把爱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也会物极必反。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要问问自己:会爱吗?<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