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23</h3> <h3>专家简介</h3><h3>常志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副编审,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成员。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的研究工作。</h3> <h3>2019年8月28日上午举行的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网络培训,报告人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常志敏。
第一,四年级上册的框架结构和选文
四上包含八个单元,其中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应引起特别重视。本册教科书选文丰富多彩,包含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优美散文和现代诗、儿童故事、实用文等多种类型,为学生提供多种语文学习的养分。
第二,四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
详细解读在育人、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积累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第三,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br></h3> <h3>1.提问策略单元</h3><h3>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时提出问题的能力,教材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本单元围绕提问策略的学习进行编排,与普通单元差异很大,不论是选文组合还是课后题都与普通单元不同。</h3><h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和《蝙蝠和雷达》引导学生学习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旨在让学生学习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要注意最有帮助的问题,一定是对具体文章而言,不能脱离具体文章简单地判断某个问题是不是重要。</h3><h3>《蝴蝶的家》是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迁移运用学到的提问策略,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尝试解决。</h3><h3>对于如何教好本单元,四条建议: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可以考虑分层教学;要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去理解课文。阅读策略教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实践”,要多创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提问策</h3> <h3>2.批注单元</h3><h3>批注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可以促进深入阅读,具有很高的价值,为此四上在第六单元引导学生学习批注。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是《牛和鹅》,利用课文的批注示例和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认识批注的角度,初步学习如何批注。</h3><h3>课后第二题和第三题可以利用学生的批注进行教学。接下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都留出了边栏,在初读课文的教学环节就可以让学生作批注,利用批注带动课文的学习。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之间就批注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生的批注水平。</h3> <h3>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h3><h3>统编教科书在三年级引导学生学习段落的理解和概括,从四年级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上第四单元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引导学生,学习把握由几件事构成的文章的主要内容。</h3><h3>教学第四单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与课文的每个部分简单对应。教学第七单元时,要注意本单元还包含《古诗三首》和现代诗《延安,我把你追寻》,应按照古诗和现代诗的规律去教学,不要机械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导学生把几件事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提醒学生调整叙述的顺序,按照时间顺序来说。</h3> <h3>第四,四年级上册的习作体系和特点</h3><h3>本册教科书构建了以习作单元为骨架,单元习作为主体,小练笔作为补充的习作体系。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写好一件事,其中包含两个要点:一是要按顺序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也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发展的“链条”写清楚;二是要把这个“链条”上的某些重要环节,也就是一件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h3><h3>围绕以上两个要点,教科书进行了精心编排。首先是两篇精读课文:《麻雀》和《爬天都峰》。通过两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写一件事的。</h3><h3>接下来通过交流平台,对如何写一件事进行了总结,并在接下来的初试身手环节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技巧和方法。</h3><h3>接下来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我们家的杏熟了》和《爬天都峰》,以旁批和课后题的形式,再次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写事。要注意习作例文不同于精读课文,也不同于略读课文,可以灵活运用。</h3><h3>最后是单元习作,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事方法,写一件事。教材提供题目的意图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而非让学生只写这些事。</h3> <h3>第五,四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特点及教学建议</h3><h3>本册口语交际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类型多样。“我们与环境”,讨论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保护环境的做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引导学生关心眼睛健康,讨论保护视力的建议;“安慰”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学习安慰的交际技巧;“讲历史人物故事”是学生喜欢的形式。</h3><h3>这些话题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方便开展教学,也能促进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认识。这四次口语交际涵盖多种类型,其中“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是以讨论的形式开展的,“讲历史人物故事”是单项表达,“安慰”是功能性的口语交际。</h3><h3>要教好本册口语交际,建议重视交际方法策略的学习,明晰口语交际要点之间的前后关联,要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持续培养。</h3><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