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p></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2019年5月,“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我自己也有幸参与其中,虽然最终比赛结果不如人意,但却对讲授中华经典诗词产生了兴趣。当时,我选择了《游子吟》一诗进行微课教学,其中,还特别学习了叶嘉莹先生的吟诵,了解到古诗词讲解不是说文解字,要让孩子读诗明理,在自由的吟诵中感受古人作诗作词的生命心魄。<br> 于是,利用假期,我走近叶嘉莹先生,阅读了她《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一书。</h3><p></p><p><br></p><h1><br></h1> 这本《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其中包括177首诗和41首词。它不同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等类似的选本,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只以刻画工巧取胜者不予选录,超出孩子认知水平者亦不选录,所选诸诗对时代、作家、体裁等数量之比例也没有限制。而且翻开这本书,每页一首诗或词,除了基本的作者生平的介绍、具体诗句的解释、单字的发音,以及诗词内涵的解读,诗词下面没有较多诠解字义的内容,叶嘉莹先生原汁原味地将古人的情感、胸怀,以词语的一呼一吸,呈现在孩子们和大家面前。<br><br> <b><font color="#ed2308">一、原汁原味的声音、声调,读出诗词美感。</font></b><br> 诗是美的,读懂了那种美,整颗心都是温暖的。而要读懂,首先就是要会读。叶嘉莹先生一直致力于让孩子吟诵古诗词。而先生的吟诵,不是指用现在的普通话读出来即可,它与古诗词的声调息息相关。<br> 都知道,古诗词在声音上都是有格律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有四个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其中,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很多古代的读音,和现在的普通话读音已经不一样了。古代有些字是入声字,属于仄声。可现在的普通话中已经没有这个发音,甚至被改读成平声了“白”、“出”等,只有在有些地方方言中才能读得比较接近,就比如说我们的上海话。所以,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去读诗,就会破坏整首诗美感的特质。叶嘉莹先生主张:读诗,还是要按照旧诗的平仄读。<br> 在《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中,叶先生就在每首诗词的讲解中说明了哪些字在古代读什么音,哪些字又是入声字,还大致说明了平仄规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的“合”字、“还来就菊花”的“菊”字都是入声字,“青山郭外斜”的“斜”念xiá,押麻韵。又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中“而无车马喧”的“车”字要念jū,古人没有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押鱼韵;另一个是chā,在诗里押麻韵。“飞鸟相与还”的“还”念xuán,是指在空中飞翔的样子,而当指还家的意思时念huán。初步让孩子了解了中国字有时候不止一个读音,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再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独”是入声字,但它是第一个字,平仄不重要,按普通话把它念成dú也可以。叶先生通过这样简洁清晰的讲解告诉了孩子们古诗平仄的重点在第二、第四、第六个字。而且不光有书面讲解,本书还配套了叶嘉莹先生亲自朗读、吟诵的音频,能让孩子在听过之后,模仿着读,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音韵、气息、节奏,十分具有可操作性。<br> <b><font color="#ed2308">二、不纠缠于一字一句的翻译,体悟诗词美感。</font></b><br> 叶先生在最初的序中就表明,希望孩子可以不受干涉,直接去体悟古诗词,自己去领会其中的勇、猛、温柔、悲伤等。所以,先生在编选时就除去了那些虽然写得很好、有名的、有分量的诗词,选了孩子们容易接受和了解的诗词。细读便不难发现,擅长写童趣诗的杨万里在本书中与李白、杜甫诗词篇幅相当,也是选取诗词量最多的几个之一,17首这个数字占全书的百分之八,远超于很多比杨万里名气更高的诗人、词人。也正是因为编选诗词时的这一原则——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所以诗词中的情感不必都宣之于口,先生也只是以浅白易懂的文字,典雅细腻的文笔来诠释自己对每首诗词的理解。这种不纠缠于一字一句的翻译,能像流水一样,缓缓地淌入孩子内心,只要多读,便自会体会和领略古典诗词的情意,避免了在学习古诗时感到枯燥乏味,十分适合学生去亲近、体悟古诗词之美。<br> 我推荐这本书,也是在读完课标后的想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附录中也推荐了古诗文135篇(段)。而现今,我们习惯于通过注释教授诗词,这样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思考,限制了他们对诗词的品会,消磨了他们对读诗的兴趣。所以,新学期,我也在设想让孩子借助叶嘉莹先生的这本书,尝试自己去吟诵诗词,自己去体会,自己在脑海中构勒出一幅图。唯有身在诗境,才能体悟到诗歌中的音韵美和丰富的感情与想象。毕竟坚持读诗读词对孩子的影响,是“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