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高尔泰,饱经沧桑的脸,风轻云淡的笑</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p>2019年8月8日,文学评论家阎纲老先生信息:你有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吗?我非常喜欢,文笔犹如刻刀。我打听到尚有台版存货,你可抓紧网购。<br><br>高尔泰有些耳熟,但没读过他。<br><br>阎纲系著名文学评论家兼著名作家还是著名编辑家,编辑的报刊有:《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当代文学研究丛刊》《评论选刊》《文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热点文学》等一大串。他也是“文笔犹如刻刀”的老辣之人,八十又七了,依然笔耕不辍,关键是思维如燕,思想如锋,笔触如刀,一点老暮的钝气都没有。他推荐的书,我肯定重视。于是即去网搜。<br><br>搜了,有,但都是“二手”货,且一百、二百多元。我告诉了他。阎回:大陆花城、十月两个版本只收两卷,而且删节过,台湾影印版是全本,厚重,你能不留?百度可搜购,30多元,很便宜,尚未禁,抓紧,不然遗憾!<br></p> 他老人家真是有些“钝”了。网上不可能有台版的,更没有30多元的,哪个版都没有此价的。30多元的都标注 “不再销售”或“到货通知”。在售的都是一百多二百多的,最贵的一本299。曾发现一本90的,但因未及时下单,好像瞬间飞逝了,之后再也没找到。 <p>299元的这样。</p><p><br></p><p>在尚未买到书的过程中,我已迫不及待地搜到了或撞上了在线收听《寻找家园》的音频。应该说一听就入迷了。<br><br>一是书的内容。比三座大山叠加在一起还要沉重的那些数不清的连绵苦难一遍遍碾压过高尔泰的人生,他固然活下来了,而且保留着人的样子,而且用他刻刀般的笔把这些苦难拎起来记下来了。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所受的非人折磨几乎没有人如高尔泰承受得那么集中那么不可思议又那么绵长,但也没有人拥有高尔泰那支既能画又能写的如椽之笔和如羽之笔(后一个“成语”是我造的),既雄健又轻灵。他以薄如蝉衣的灵动透明文字托起了那些沉重如山的黑色故事,让听者有一种生命滴血的痛。<br><br>另一方面,是朗读者的诵读。《寻找家园》的朗读借用的是喜马拉雅平台。以前在喜马拉雅或在别的地方以及在电视上听过一些朗读,但像这次《寻找家园》的这种朗读从来没听过。这个朗读者是谁呢?他好像不是一个专司朗读的人,他是专为朗读高尔泰的书来此为懂得高尔泰苦难的同道朗读的吗?在听他的朗读时,我常常有一种错觉:感觉他就是高尔泰,是高尔泰在叙说自己的故事。<br><br>他是谁呢?不知为什么一开始我一直认为是北岛,因为北岛为这本书写过序。后来想想不大可能。大名鼎鼎的诗人北岛也70岁了。在喜马拉雅的朗读界面又显示一个称谓:贝加尔湖边上的牧羊人。这个“牧羊人”是谁呢?我没查到。<br><br>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某日再打开音频听书时竟听到了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但听一会我就关掉了,因为那个年轻女孩根本就不大懂苦难,更不懂高尔泰的苦难。她不过就是念书而已,朗读时还带着一点嗲气。她朗读时的表情和口型我都能想象。我怎么能听这样的朗读呢?关掉后到晚上再听,居然“高尔泰”又回来了。<br><br>所以用了三四天的断续时间——做饭也听吃饭也听散步也听,就把《寻找家园》听完了。牧羊人的声音表现力非常好,是那种幽幽地带些低沉的平缓,他的声音和故事很契合。另外除了读书,他还增读了很多有深度的书评,使《寻找家园》的分量更饱满厚重了。<b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终于买了,128,这样滴</b></font></p><p><br></p><p><br></p><p>虽然在线可听,我还是想买一本纸质书,感觉纸质书才是可触可摸可品可反复咀嚼的实在之物。终于在当当上买了,十月版的,36元的原价书,买的是128。128虽然比36贵多了,但它连一件一般的裙子的钱都不够。所以即使299也值。另外,看到“家园”这本并非通俗读物的书在网上竟然增值了数倍甚至十倍的价,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欣慰:物以稀为贵;需求量大为贵。说明此书好,说明读者众。有那么些人不惜高价购此书,更多的是价值观使然。</p><p><br></p><p>但遗憾的是十月版即使“增订版”,也还是它比台版少了两篇:《铁窗百日》和《王元化先生》。贝加尔湖边上那个牧羊人说他有台版全本,但为了避免“麻烦”,他没去朗读那两篇。<br><br>我不大死心,又去网上找那两篇的电子版,在找的同时我的另一位文友老先生竟然给我发来了两个版本的电子书《寻找家园》。且其中一个是“全本”。我迫不及待地看了《铁窗百日》和《王元化先生》。看过,终于知道为啥十月不敢印“牧羊人”也不敢读了。但这两篇的分量也太重了,遗失了它们,不能说不是一个重大的缺憾。但国人能读到“残缺”的“家园”也是一件幸事了,因为连高尔泰自己也说想不到他这本书能在大陆出版。<br><br>虽已听加读知悉了“全本”的内容,我还是又给台湾的朋友发了信息求购此书,他说年内可能来大陆,来时捎来。若如此,就非常圆满了。<br><br>遇到“高尔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苦难之作又一次涤荡了我的灵魂,也更加坚固了我的信念系统。<br></p><p><br></p><p>《寻找家园》的腰线上印着这样几行字迹:<br><br></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一代学人的心灵史 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沉重如山 灵动如水</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当代散文最美的收获</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增订新版 传世经典</b></font></div><p></p><p><br></p><p><br>有人说高尔泰的文字就像古城墙上的石砖,一块块沉重、坚硬、沉默地砌在那里。北岛说他在美国见到了高尔泰,当年六十二岁的高还能连做五十个俯卧撑,“也许老天给了他这副好身子骨,就是为了让他熬到别人熬不到的那一天,为人间的苦难作证”。<br></p><p><br></p><p>《寻找家园》的价值难以估量。羊城晚报曾评价说:就体裁来说,是散文;就性质来说,是自传性的回忆录;就题材来说,是知识分子苦难的实录。作为夹边沟右派分子的一员,长期经历了大西北自然和政治的严酷考验,能够生存下来已经少有;而作者更能保持的记忆的明晰和反思的深度,并且因为身在海外,往往能够直言无讳,对那个时代的人与事每能究形尽相,而文笔也绝不粗疏。总的说来,作为近数十年知识分子的自我回顾,这是一部<font color="#9b9b9b"><b>无法复制</b></font>的文本。<br></p><p><br></p><p>有了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那些想把历史虚无起来的企图,无疑便增加了难度。<br><br>雨果的《悲惨世界》蜚声文坛和世界,但书中的主人公冉阿让一生所经历的悲惨远不如高尔泰所经历的。如果冉阿让的“悲惨”部分还来自他自己的一些小原因,比如因偷一块面包,偷小女孩的一块钱不幸入狱等等,而高尔泰经历的所有悲惨几乎都是无缘无故的,甚至都因为他做了正常的事或正确的事而遭遇悲惨,这就倍加悲惨了。所以即使雨果再世,他也想象不出高尔泰所经历的那些连绵不断的悲惨的花样。<br><br>高尔泰就像一个验证品。他存在的某种意义是作为一个被迫的体验者,以亲历的直接性这种残酷方式,为那个不曾远去的世界作证。这一点,别人尚未做得如此周全彻底。<br></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 高尔泰和妻子浦小雨</b></font></h3><div><font color="#b06fbb"><b><br></b></font></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小雨,是上苍送给高尔泰最金贵的礼物</b></font></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也是对他苦难人生的一份无价的补偿</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高尔泰有三段婚姻。21岁因一篇《论美》的文章被打成右#派遣送夹边沟劳动教养,死里逃生后和第一任妻子结婚,并生一女。但女儿三岁时妻子病死于下放劳动中,时年25岁。第二次婚姻因性格不合离异,其时高依然是右#派之身。80年代与画家浦小雨结婚,但80年代末又一次遭遇莫名其妙的牢狱之灾。出狱时释放证上写着8个字:<b>审查完毕予以释放</b>。</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这种没有结论的结论,令人感到,高尔泰就是砧板上的鱼肉。那面獠牙一般无边无际无形的砧板,让高尔泰望而生畏,思而生畏。<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高尔泰在狱中时小雨给他写过很多信,但他都收不到。收到的仅有一封是一个有良知的警察按特殊程序给他的。在他出狱时,那个身为处长的警察要亲自送他回家,见到小雨后警察说,浦老师,我可把高先生给你啦。那天正是大年三十,小雨手捧一束腊梅迎接他的丈夫归来。</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小雨不但对高尔泰好,对高尔泰的女儿也好。92年高尔泰夫妇取道香港去大洋彼岸后,因顾忌危险未及时给女儿联系,曾以优异成绩考上南开大学却因受父亲连累被南开拒之门外为此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女儿,得不到父亲的讯息旧病复发失踪并死亡,此时女儿和她母亲亡故的年龄相同:25岁。对于女儿的悲惨结局,小雨痛心疾首地自责道:如果我是亲母亲,我能撇下她自己走吗?</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一句话,人性的浓度达到了顶点。</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关于《寻找家园》,高尔泰也说,没有妻子小雨长期付出精神和体力的双重透支,为我承受种种难以想象的生存压力,我根本就没有可能坐下来写书;没有她每天下班回来给我看稿子,删掉许多躁气、火气、“没味儿”和“小家子气”,书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为此,这本书是我们共同的作品。</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