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韵味琴书--“淮河琴书”

青龙~赵培宏

<h3>  2008年12月4日淮河琴书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淮</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河琴书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蚌埠市、阜阳市阜南县等地区的传统琴书艺术。于清代从河南、山东等地传入。曲调婉转优美,唱腔舒缓浑厚,语言纯朴生动,韵味优美悠长,在淮河流域众多的戏曲文化中独树一帜。其代表性传承人孟颖曾获全国表彰。</span></h3> <h3>  淮河琴书传入安徽已有200多年历史,它因演唱形式活泼,语言纯朴淮河琴书表演生动,曲调婉转优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nbsp;</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因流入的地区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路:一路是由河南永城县老艺人邵元振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孟兆兴、孟献春、孟颖等;一路是由山东瞎子(真名不详)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杨元得、张法、苗明才、苑金榜等;一路是淮北琴书,代表性传承人有陈豁牙(真名不详)、良麻子(真名不详)、付学兰、王文艺等。这三路琴书在淮河两岸及皖西北、皖北地区广为流传,三路老艺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需求,融合地方淮词、大鼓、坠子和民间小调,与当地艺人互相切磋技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代表淮河风情的淮河琴书。</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淮</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河琴书唱腔音乐为主曲体,代表性唱腔有:"四句腔","四句腔淮河琴书表演"分:"慢四句腔"、"快四句腔","垛子板"垛板中间唱中有说,还有"凤阳歌"、"梅花落"等曲牌,艺人称:九腔十八调。淮河琴书曲调婉转优美,唱腔舒缓浑厚,语言纯朴生动,韵味优美悠长,在淮河流域众多的戏曲文化中独树一帜。</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由于琴书是用乡土乡音演唱的地方性曲种,与广大人民群众‘不隔语、不隔音、不隔心,深得当地群众喜爱,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只有接近他们、熟悉他们、理解他们,才能找出正确答案,艺术的创作才有取之不竭的源泉</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从形式上看,琴书属于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发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现,并有生、旦、丑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体感很强。它本身就为向戏曲化演变,孕育着内在的因素。</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由于剧目大都是反映小姐、公子、儿媳、公婆等男女爱情、家庭论理的戏,而且情节逼真,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受群众欢迎,因此不少唱坐腔(山东琴书)的艺人,先后改演小戏,在胶东、鲁北一带流传开来,如蓬莱、掖县的蹦蹦戏,济阳一带的迷戏,都属于流传后派生的。流传越广,叫法越多。有的说叫捋戏,因为伴奏主乐器是坠琴,拉时是用四个指头上下不断的捋弦;有的说叫闾戏,意思是属于街坊邻里的家乡戏;有的还说由于艺人外出搭班,都是一村,同姓同族,甚至是一家子或两口子,所以叫吕戏。</span></h3> <h3>琴书的曲目以中短篇为主,也有长篇,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东乱、北路、南路琴书三大流派。其叫法也不相同,如商业兴自称改良扬琴;邓九如文明扬琴。</h3><br> <h3>  淮河琴书这一民间曲艺也面临着人才奇缺,后继无人,缺乏维持经费,多由客串走穴维持发展,后继传承令人堪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