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91919"> 《遊興教寺記》石刻,鑲嵌於興教寺大雄寶殿外西山牆上,該遊記的作者自書為“首席檢察官楚北劉憲章”。</font></h1><h3><font color="#191919"><b><br></b></font></h3> <h1> 反映出民國地方檢察官在執法之外的另一番生活,頗值得再三品味,茲錄文如下:</h1><h3><b><br></b></h3> <h3></h3><h1> 歲己卯 長安地方法院奉令遷杜曲疏散也 東南數里 有寺名興教 為遷葬唐玄奘法師靈骨處 憲章聞名久 是歲夏至後 偕丹徒俞嗣如 樂都許海山 長安董黼承 牛典之諸君子同往 寺建少陵原畔 原頂有宋呂大防玉峰軒 今亡 佛殿前匾一 曰興教寺 南海康有為書 禮佛後憑軒遠眺 樊川水木 太乙嵐翠 均收眼底 方丈名妙闊 精研相宗 居南方 檀讀佛教 會延錫入關 僧寮殿宇多所手建 寺有大遍覺碑 劉柯撰 西明碑 李宏度撰 已碎 今寺中系摹刻者 皆沙門初建書 聞當道諸公近擬增修 將來梵宇雄偉 大教昌明 當又何如耶 昔袁簡齋不契內典 授以華嚴不能讀 獨信緣字一字 憲章與諸君 地殊人異 而能聯袂同游 詎非如來所謂有緣者歟 僅識數語勒石 聊為雪鴻之證耳</h1><h1> 民國己卯年長安地方法院首席檢察官楚北劉憲章識 太乙山樵董黼承書 關中王培坤刻</h1><h3><b><br></b></h3> <h1> 根據檔案資料,可追尋到有關作者的信息甚少,楚北當系其籍貫,應該是今湖北隨州人。查陝西地方司法歷史文獻,劉憲章出現數次:據民國十七年(1928年),《陝西省高等法院檢察處十七年度職員考語表》所列檢察官有楊福蔭、趙仙槎、劉憲章等三人;1938年,劉憲章出任首席檢察官,任職時間為1938年至1942年,系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h1><h3><br></h3><h3><b><br></b></h3> <h1> 西安雖地處西北,但亦不能不受戰事影響,如此也不難理解遊記所謂“奉令遷杜曲疏散”之意。再根據“歲己卯”,大致可以知道他們遊歷的時間為1939年,也就是劉憲章任職首席檢察官的一年之後。</h1><h3><b><br></b></h3> <h1> 遊記之寥寥數語,描述精煉、用語古雅,足見作者對佛教歷史、名人書法的熟稔,也能約略發現他在法律專業之外,更多的人文修養與生活情趣,體現出作為一名法律人,除了職業的莊重嚴謹之外,還有一種文化人的情懷。</h1><h3><b><br></b></h3> <h1> 從短短的遊記中,也能看出劉憲章的交遊十分廣泛,尤以宗教、文化人士為多。</h1><h3><b><br></b></h3> <h1> 遊記所稱“丹徒俞嗣如”,是民國時代西北佛教的知名護法居士。俞嗣如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出生,自幼受儒家傳統教育,宣統元年(1909年)考入陝西法政學堂接受新式教育。他因弘揚佛法而在佛教界頗有盛名。</h1><h3><b><br></b></h3> <h1> 同游之董黼丞,亦是關中文化名人,更與興教寺頗有淵源。他少讀詩書,過目能誦,喜詩賦書畫,清末書畫大師龍雲庵邀他共研書畫。關中名士慕其道德學問,爭邀董至家設館授徒。他成名後甘於清貧,既不為官,又不賣一字一畫。</h1><h3><b><br></b></h3> <h1> 這篇偶然留存的民國檢察官遊記,儘管只是勾勒出劉憲章生活的一個小小側面,但卻反映出他積極的生活情趣,即便在戰時的艱難環境中,仍保留著一個法律人的淡泊與寧靜。</h1><h3><b><br></b></h3> <h1> 隨著近代法律變革,檢察官在維繫司法公正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需要恪守法律、嚴謹剛正,又需要對世態人情具有敏銳的洞察,即“察悉天人”的深切的人文關懷,這些品質,很好地體現在檢察官劉憲章的身上。</h1><h3><b><br></b></h3> <h1> 今天,我們雖然無法細緻入微地還原劉憲章的檢察工作細節,但從這篇文化遊記管中窺豹,或可推知他的工作不會太差。</h1><h3><br></h3><h3><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