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母亲今天是您的祭日。您在那边好吗?至今我都不曾打开您留下的视频和相册,因为我恋母情结依旧,思念母亲唯有泪千行。有几回您带着微笑走入我的梦中。您坐在沙发上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嬉笑怒骂的痴颠疯样让您开心,梦见您伏在窗前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小区路上有我回家的身影。正当我想靠近您时,您却忽然飘去无踪无影…想亲惟梦里,鸡叫泪痕干。</h3> <h3> 母亲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经历了战乱,饱受了旧社会的苦难生活,经历坎坷,艰辛备至。她来到这个世上老天就没给过好脸色,有意让她接受煎熬和考验。母亲是外公外婆的长女,未足月就提前来到这个世界,由于先天不足体弱多病 ,外公外婆抚养她含辛忍苦,她每次生病都是全身抽搐,两眼翻白吓的外婆抱着她到私人诊所请郎中医治,年复一年郎中也没有良药偏方能解决,街坊邻居都说母亲是中了邪 ,可怜的外婆求神拜佛,请大仙在家中驱鬼除邪依然未奏效,母亲就在 痛苦中病怏怏长到四岁。(那时还没有舅舅和小姨)有天一个江湖先生到外公的饺面馆吃面,他看见外婆怀中面黄饥瘦的母亲难受的呻吟着,他走向前看了看母亲要给她算命,外婆黙许点头答应,经过一阵捣咕,算命先生讲母亲和外公外婆八字不合和父母相克,且六亲缘薄,如果要化解就得寻找命中贵人认作干爹干妈,同时也能减轻八字对大人小孩运势的影响,否则就会什么什么…</h3><h3> 善良无知的外公外婆 被吓懵了,为了能保住</h3><h3>母亲的小命她们把江湖先生的胡编乱咒当成世祖圣言,不久便把母亲送个同行中一个无婚无育的老姑娘做了养女,八难三灾的母亲命运骤然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幼小的母亲突然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常常不吃不喝坐在门前哭啼要外婆,要回家,期初养母还能包容忍耐,可时间一长养母的那点疼爱之心早已灰飞烟灭,她大声呵斥母亲的哭啼晦气影响了她的生意,胆小的母亲被吓得越发哭的更凶。外婆时有会来探望母亲,但离开时母亲紧紧的抱着外婆不撒手,无奈在拉扯中外婆还是走了,母亲哭的撕心裂肺,外婆的每次探望事后都成了母亲的受难日。有次外婆实在想女儿,就偷偷的在街角观望,谁知被眼尖的母亲发现,她没命的的哭喊着奔向外婆,但被狠心的养母紧随其后拖回来一顿痛打,街房邻居也无人敢上前阻止,因为老姑娘的脾气让人望而生畏。外婆知道后渐渐地不再来了,廋小的母亲被打怕了也不在敢多盼家人。也就在第二年雪上加霜母亲得了天花,因得不到养母的怜爱和精心照顾母亲从此落下了眼疾。在受封建礼教的影响 下,养母又给母亲缠起了三寸金莲 ,痛不欲生的母亲只敢在夜晚睡觉时偷偷放松一下,以免给养母发现又是一顿皮肉相加。老天真的不公!为什么要对母亲如此不待见!似乎天灾人祸都为她设定。我怨外公外婆为什么让同是一娘所生的舅舅,小姨有着和母亲不一样的童年?过着不样的生活?她们衣食无忧,接受着很好的教育和母亲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随着我渐渐长大,发现舅舅,小姨有时到我家来和母亲嘀咕着什么,临走还拉扯着,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代表娘家送温暖的,但倔强的母亲很多时候都不接受娘家的接济,她总说:“冷不靠灯,穷不靠亲"(其实我从心里并不怨恨外公外婆,她们也都是善良本份的生意人。小姨闺蜜 的父亲是位中学老师,五七年反右中因政治问题而入狱,是外公外婆给予资助让她读完师专。我随小姨去外婆家,外公总是亲自给我煮面一定是放上鸡蛋和牛肉,我感觉她们是把对母亲的亏欠全补偿在我身上,因为我是兄妹中最小的唯一的女孩)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母亲起早贪黑勤扒苦作,无情的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一条条邹纹,夹着银丝的头发,龟裂的双手是她辛苦操劳的见证。她用并不宽阔的脊背在支撑着这个家。 </h3> <h3> 六十年代中期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母亲谋得一份在国企禽蛋厂做临时工的机会。因为母亲长的瘦小,有些工种不适宜就被分配到托儿所做保育员。她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那时女同志只有五十六天产假,产假满襁褓中的孩子就的随妈妈上托儿所。保育员是包干制每人需要照理6一7个且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母亲把她的情感全投入到对这些幼小生命无微不至的爱护和照料上。托儿所条件差夏天没风扇,她就把摇篮中的孩子凑近用扇子不停的给孩子们降温驱赶蚊虫,冬天没暖气她就不停的给孩子们换热水袋取暖。孩子们的尿布湿了,脏了及时给换上干净的,趁着孩子们睡着的片刻,把脏尿布给洗干净以减轻孩子妈妈的负担,有些靠喂养的孩子,母亲总是帮着调好奶糊按时喂上。(因为厂方的工资方式是计件工资,即多劳多得,很多时候孩子妈妈都不能准点来看孩子,已过了下班时间她们还在车间里忙碌)母亲非常包容理解她们的不易,从不计较,常常很晚回家已是腰酸背痛疲惫不堪。看似简单平凡的保育员工作其实费心劳神伤身体,还承担着很大的责任。随着孩子们渐渐的长大需要多抱抱,母亲只好后背上驼一个,腿上坐俩个她像陀螺样辛苦的轮流替换,对有不舒服的孩子尽可能给予更多一些关爱。寒来暑往稍大的孩子离开了,新出生的孩子又来了。母亲以她对工作极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赢得了单位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在文革后的1978年国家首次以40%的比例调整工资中,经提名初审复审层层筛选增加了一级工资。当时加一级工资6元钱,在今天只够买一瓶矿泉水,而在那个年代它是全家人一个星期的菜金,是孩子开学的学费,是组织对个人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人前人后的脸面。这6元钱当年搅出多少事,哭的闹的,吵的骂的甚至有人想不开寻了短见。因为人们等待的时间太长了,谁又知道还要等待多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像母亲既无文化又无背景的工人,全凭她多年如一日努力工作的表现,增加工资应该是实至名归。1980年国家以40%的比例再次调资,母亲仍依她的敬业精神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再次提名增加工资。前面风霜多受过,后来必定享安康。母亲的前半生老天给了条烂命,她无奈的用双手接着,不怨天地,不怨爹娘。她饱尽风霜就如同疾风中的小草不美也不高,不管是风吹雨打,也不管娇阳暴晒她都毅然决然的挺了下来。弱者在泪水中沉沦,强者在磨难中拼搏。坚强的母亲在困难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被打败过。</h3> <h3> 1983年我因不慎手腕骨裂,母亲陪我去中医院骨科就诊,就在医生给我拍片诊断时,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医生走过来打量着母亲,当时我们没太在意,片刻女医生试探性的问母亲你还是X嫂子?母亲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面庞清瘦带着眼镜的女医生也想不起是谁,一脸茫然只是下意识的应承,女医生显然激动中还有些不安,她拉着母亲的手自我介绍,千恩万谢在那个特殊年代母亲没有嫌弃她,出手相助帮她们母子渡过了那个漫长的夜,母亲这才认出眼前的女医生,眼泪从女医生的镜片后顺着脸颊流下来。说来话长,原来女医生是资本家的女儿,她的婆家是恶霸地主,老公公解放初期被政府镇压了,搬来和我们家住对门时她已身怀六甲,正是五七年反右斗争时期丈夫又锒铛入狱。在那个人人自危的特殊年代谁还敢染指这样的人家,唯恐避之不及。她总是低着头面孔冷峻,戒备心很重,独自进出也不见有家人上门。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她的肚子越来越大脚步也越来越沉,身为女人的母亲非常同情她的不易,有时候家中煮了山芋或是有稀饭就悄悄的送给她。渐渐地她见到母亲似笑非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有天下午母亲在家中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喊她,母亲从房间往外看,只见对门的她手扶门框,一手托着肚子痛苦的向母亲点头示意,母亲明白她将要临盆了慌忙跑过去把她扶到床上,自已立马拐着小脚颠簸到北塘正街请来接生婆,又从家里拿来草纸和热水在接生婆的帮助下顺利生下了她的孩子。女人生产后需要鸡蛋和红糖补给,因为家中没有这些奢侈品,母亲只好找到街坊一个卖红烧烤鸭的邻居借了红糖和鸡蛋给烧好送上,那一夜母亲帮她煮粥,帮她洗涮陪到天亮,至到她的远房亲戚上门母亲才放心离开。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发现对门的邻居走了,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为了家中生活母亲仍四处奔波这件事早已淡忘(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没多久女医生来到家中感谢母亲当年在危难时给予真诚的帮助,也请母亲愿谅她当年的不辞而别。母亲就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在别人最需要的关健时刻,她以极大的同情心帮助别人,施恩不图报。她的善良,实在,宽厚都是她一生最真实的本质。</h3><h3><br></h3> <h3> 1993年父亲走了,我们带着母亲住在一起。因为我们工作忙,是母亲帮我们承担了许多的家务。她惜水惜电,惜衣惜食把勤俭持家的传统也带给我们。她总说:“不要丢掉青竹杆,忘了叫街时”。生活好了,也不能忘本。有次母亲在给她穿了多年薄如蚕翼的短袖的确凉衬衫接袖子,见此景我有些不高兴上前夺过她手中衣服,就势拆开扔进垃圾桶并没好气的数落她,母亲见我一脸愠色没出声怔怔的看着我。事后她语重心长的教育我说: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在后来的生活中,母亲的一言一行也不知不觉的影响到我的习惯。我也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女孩,是经历了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困难生活的。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短缺经济时代,我们穿戴用的纺织品供应极其贫乏,布票就是其中之一,每年每人一丈二尺布票就是全部的可支配用量。母亲为了我,每到夏天来临之际,都要从全家人的生活费中挤出一些钱到黑市上买点布票先给我做俩套夏衣,她不愿因生活困难而委屈成长中的女儿衣不遮体。(她讲其它季节的衣服缝缝补补洗干净都可以穿,唯独夏天不可以)母亲是伟大的!在儿女和母亲之间,母亲如参天大树庇护着我,她是一艘超载的船,任凭风吹浪打,历经千苦也心甘情愿,母亲用爱来抚育我,来教导我,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无限的,更是无价的。</h3> <h3> 1997年我们搬到新家,此时正赶上婆婆家拆迁我们住在了一起。有母亲和公婆照顾孩子,照顾生活我们夫妇中午就不常回家。有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只见楼下的女邻居手捧着一堆时鲜蔬菜送给我们尝鲜,我立在门前一脸尴尬不知怎么回事?只见邻居不停的说:“谢谢”!母亲、公婆见状上前请她进来,在谢谢声中我收下了邻居的心意。在新房入住前,因沟通不畅我和邻居有点误会,当时想既然邻居不能理解,但对我家不构成麻烦,所以和邻居不走动。(曾和母亲提起过此事)邻居的女儿和我女儿一般样大,又同所学校,孩子们的单纯很快她们上学放学一道,玩在一起。在女儿的叙述中,母亲才知道,女主人在县城一所学校当老师,身边还带着刚滿周岁的儿子,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碰到学校工作忙有时还不回来,女孩只能跟着父亲生活,因为父亲做工程时间上也有不确定性,女孩时常就只好吃方面。母亲和公婆知道后就让女孩上家来一道吃,有时盛好饭菜送给女孩,后来女孩青春期,一些父亲不方便的事,她也会找到我帮她,邻居得知后很感动。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里之间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传递着相互尊重,珍惜缘份,真诚待人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母亲的博大胸怀,化解了我和邻居的不悦,让钢筋水泥筑成的人际关系如屏障阻隔了人与人邻里与邻里的冷血关係有了温度。</h3><h3> 母亲就是个普通的妇女,大字不识没有文化平凡的如草芥,但她受人尊重。见过母亲的人都夸她透彻事理,豁达仁慈。她的人生是属于苦尽甘来。不看少年风光,要看老来收成是她一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她常感叹自己还能活到这把年纪,让她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发生了翻天復地的变化,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她感谢国家,政府让她晚年生活无忧无虑。</h3><h3> 2018年8月30日晚8点33分,母亲的生命之灯熄灭了。她像睡着了一样,安祥的走了。母亲对待死的态度是豁达的。在世时她坦荡自若多次地与我们谈到她的后事,她说:“我已活了近百岁,即使在活也总有一天要离开你们去归西天。她死后不需要铺张浪费,不要打扰太多的人"。就在母亲去世前的日子,由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女从外地赶回来,外孙女伏在她帎边,她用微弱的声音关照外孙女要好好的生活,认真的做人,努力的学习和工作。母亲最后的教导让我们所有人留下了热泪。出葬那天来了许多朋友以及母亲曾给予帮助过的亲戚,她们要来送母亲最后一程。我克制着悲伤的情绪,要好好看看生我养我为我们辛苦一生的母亲最后一眼,因为她将化作一缕青烟飘向天堂,化为一捧灰烬埋藏地下,这是她和女儿今生今世永远的诀别。在世不孝,死了猫叫。这是母亲的语录,简单的话语让我们深思。母亲不需要儿女们赞美的语言,也不希望看到儿女们浮华的感叹,更不要儿女锦衣玉食的供养,只盼儿女在百忙中别忘了给她们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在闲暇时能回家陪陪她们说说话,在病时能有儿女在身旁守护不让她们害怕。母亲向儿女索要的就如同九牛一毛,和母亲给予儿女无私的大爱相比我们惭愧无地。母亲是小脚,脚丫常生老茧,尽管我每次小心翼翼帮她修理还是难免有时伤到它,我就没想到请师傅上门帮母亲修治,母亲有眼疾我应该早点带她到更大的医院医治,她疼爱的外孙女在千里之外的山城工作成家,我们没能带她一起去看看(这也是母亲最后未能了却的心愿)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我的终身遗憾。尽管母亲的在天之灵不会责备我,但灵魂深处的痛苦、懊悔、愧疚、自责让我有一种负罪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天下的儿女,不管你身在何处?从现在起带着感恩,带着悠悠寸草心去孝敬父母,不要等父母日暮残念,时日无多时才去孝敬,只会给自己留下绵绵不绝的悔恨。</h3><h3>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母亲!女儿曾是您的牵挂,您是女儿的灵魂。如今女儿再也听不见您用充满母爱的声音呼唤我的乳名,您也再听不见女儿用充满尊敬,眷恋,深情的声音呼喊母亲。您的母爱如山,您的母爱如海,即使我们孝顺也难以报达您的一世恩情。亲爱的母亲!虽然您已离开了我不在守候,但请您放心女儿生活的很好,她已走过春秋冬夏不用您再牵挂!</h3><h3><br></h3><h3> 写于二零一九零八月三十日</h3><h3><br></h3><h3> </h3><h3><br></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