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新疆,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地方,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域。它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千百年来自各方的多彩文化,沿着丝绸之路汇聚在这里,生长、交替、融合,后又传播到更远的地方……</h3><h3> 新疆,三山夹两盆: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h3><h3> 新疆,一个拥有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6的土地,最东边的哈密已经日落,而最西边的喀什还有3小时太阳才能下山。在这片广褒的土地上,经常是开了大半天的车程看不到村庄,见不到人烟。博大丰厚的地理环境,斑驳多姿的文化传统,多样的生活方式,多元的民族和宗教,沉淀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将华夏文明、印度文明、罗马文明与埃及文明这四大文明汇聚一点,这个点不在别处,就在新疆”。所以:</h3><h3> 新疆,是摄影人的天堂,是自驾人的梦想,更是旅行人心中的圣地。</h3><h3> 新疆究竟有多大?到底有多美?我说了不算,还是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带着无限的憧憬和期盼,去开启我们这次的新疆之旅吧!</h3><h3> 我们这次出行,大小17人,分乘五辆车,都来自于重庆近10所大、中学校。利用暑假休息时间,来一次长途自驾旅行。7月26日早上出发,8月18日下午近6点,各车全体成员都安全返回。全程24天,行程1.2万公里。这次行程时间长,路途遥,用江总回来后的总结,再次向这次旅行中付出了辛苦劳动的各位道声谢谢!祝大家开心、快乐、幸福!!!🙏✌附江总小结:(各位亲们:本次旅行经过秦队长、戴总付队长的精心策划、组织和安排,田、周、徐三位老师的劳心付出,秦、丁、马教授等的热情编排,全体队员的积极配合,大家一路欢歌笑语。一是按计划成功安全穿越了南、北彊,二是成功穿越了独库公路全程,三是成功穿越体验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四是全体亲平安到家,五是小宝接力付队长🤗🤭六是秦、侯、熊每天辛苦挑战极限,七是团队像石榴子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不离不弃。感谢各位亲的关心帮助和陪伴!感谢小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我永远爱你们,期待下次相聚并再次旅行!)</h3><h3> 旅行线路:重庆一天水一临泽一哈密一乌鲁木齐一富蕴可可托海一吉木乃口岸一白哈巴村一哈巴河一奎屯一新源县一伊宁一新源一库车一喀什一于田一且末一茫崖一德令哈一乐都一陇南一广元一重庆。前三天很辛苦,每天奔驰近800公里(因经过地的景点以前都已去过),直到进入新疆才放缓了每天的行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新疆游。</h3><h3><br></h3><h3> </h3><h3> </h3> <h3> 向着梦想中的远方一一出发!</h3> <h3> 途经甘肃汉长城遗址张掖山丹段</h3> <h3> 历经2000多年风沙雨雪的汉长城,有的地段现在仍坚固如磐,屹立于戈壁沙漠之中,如矫龙蜿蜒,气势不凡。</h3> <h3> 长城不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也是关内关外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h3> <h3> 甘肃临泽,这里的新疆味已经很浓了!</h3> <h3> 出甘肃,进入新疆了。</h3> <p class="ql-block"> 连续三天,每天近800公里的艰巨跋涉,今天终于进疆了!</p> <h3> 横卧于吐鲁番盆地,大名鼎鼎的【火焰山】,我们来了!</h3> <h3> </h3> <h3>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东起鄯善西止吐鲁番桃儿沟。它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缭绕,形如飞龙,十分壮观。</h3> <h3>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可达47.8度,地表最高可达70度,沙窝里可以烤熟鸡蛋。一一我里三层外三层😷也隔不开这灼热烈焰的蒸腾呀!😓</h3> <h3> 金箍棒一一火焰山巨型温度计,是世界上最大温度计。直径0.65米,高12米,温度显示区高5.4米,可以实测摄氏100度以内的地表温度,空气温度,误差不超过正负0.5度,抗风能力12级,抗震预防裂度7度。获吉尼斯之最。👍</h3> <h3> </h3> <h3> 现在温度计上显示摄氏65度,太热了😂</h3> <h3> 我也想找铁扇公主借一把芭蕉扇来降降温💦⚡️🌧😀,好去西天取经吔。</h3> <h3> 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书中写到:“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800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文字虽然夸张,但高温与寸草不生与火焰山完全相符。</h3> <h3> 火焰山一一真的是名不虚传,给我这么刻骨的感受。还是赶紧进展舘去吧,那里面很凉快的,不然要中暑了!</h3> <h3> </h3> <h3> 离开火焰山,我们便转向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的【葡萄沟】,它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沿途有很多葡萄园。</h3> <h3> 据《史记•大宛列使》和《汉书•西域史》记载: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并将其引入内地。</h3> <h3> 在葡萄沟,绿荫蔽日,曲径通幽,葡萄架遍布沟内,葡萄藤蔓层层叠叠。</h3> <h3> 我们这次来新疆,正值瓜果成熟时节。葡萄呈黄色晶莹剔透,香甜多汁,哈密瓜甘美肉质肥厚,香醇爽口。价格不贵,安逸哟!</h3> <h3> 其实这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阿凡提故居</h3> <h3> 在中亚、西亚和新疆的传说中,他被称作阿凡提:头戴一顶民族小花帽,背朝前脸朝后,骑着一头小毛驴。这个形象,早已深入人心。</h3> <h3> 不管有否其人,阿凡提的故事都变成了地方化的风俗和习惯。每个故事都有深刻的涵义和教育意义,集中了全世界穆斯林的集中智能。故事都富有哲理,幽默而含蓄。</h3> <h3> 葡萄沟荫房一一晾晒葡萄干的地方</h3> <h3> 其实不只是葡萄沟,整个吐鲁番郊区,到处都可以看到葡萄庄园和葡萄荫房。</h3> <h3> 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一一【新疆国际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彊旅游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h3> <h3> 新疆的音乐🎵也很有特色,乐器自然也是与众不同哦。</h3> <h3> 大巴扎里人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h3> <h3> 能歌善舞的新疆人👍💃,我们到这里来感受魅力无限的民族风情。</h3> <h3>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的富蕴县境内,额尔齐斯河源头,海拔1155米~2695米。2005年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h3> <h3> 可可苏里,芦苇形成的大小浮岛20多个,水生植物丰富。每年秋季,有成千上万弓野鸭、灰鹤、红雁云集在此繁衍生息。一派“沙鸥翔集”,“鱼翔浅底”的水乡泽国美景。</h3> <h3> 去可可托海沿途有大片大片望不到边的向日葵🌻</h3> <h3> 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也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在中国境内只有546公里。发自于阿尔泰山,自东向西北奔流,一路上将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支流汇入后,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h3> <h3> </h3> <h3> 牧民赶着羊群,行走在景区公路上,只有我们让它了哦,羊群🐐🐐才是这里的“主畜”。🤭</h3> <h3> 石门是通往神钟山的必经之门。长14.2米,高5.2米,宽3.18米。</h3> <h3> 一石一世界,一块完整的巨石,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神钟,屹立在额尔齐斯河谷中,屹立于人间,好像在默默地等待一鸣惊人的未来。山高1608米,为阿尔泰山山景之最,是一座如钟似锥的花岗岩奇峰。</h3> <h3> 瀑布化石,位于神钟山斜对面,由混合型花岗岩构成。中部岩体的表面呈垂直分布,好似流水从断壁泻下,使人感受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气势。</h3> <h3> 毡房外,当地毡房的哈萨克族主人和游客互动,跳起了欢快的新疆舞蹈。👍👏</h3> <h3> 今晚我们住在景区的毡房里,夜空清澈而宁静。</h3> <p class="ql-block"> 宁静的夜晚,一大排毡房,让我们睡个好觉吧!</p> <h3> 早晨起来,毡房外炊烟袅袅……</h3> <h3>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为“蓝色的河湾”,它宛如一条闪着莹光的玉带,蜿蜒曲折~~</h3> <h3> 早上,勤劳的牛🐄都出来觅食了。</h3> <h3> 懒羊羊们还在河对岸大睡😴</h3> <h3> 峡谷河源风光,沼泽湿地,好安静,好惬意!</h3> <h3> 清晨,牧民大娘正忙着挤奶呢!</h3> <h3> </h3> <h3> 额尔齐斯河,从峡谷深处发源,奔流西去,碧波荡漾,泉水相涌,沿河对峙,连绵排列着花岗岩群峰。黑龙江漠河是中国第一寒冷区,据说富蕴就是第二吔。😲</h3> <h3> 坐在河边石上,静听那流水的声音,美妙的声音仿佛变成了跳跃的🎵,那就是一首一一额尔齐斯河梦幻曲,它将把我带向更遥的远方!</h3> <p class="ql-block"> 离开可可托海前,我们这次出行十七人在额尔齐斯河边的合影。</p> <h3> 距可可托海镇10公里处,有一个88年前地震遗留的一条规模宏大的地震断裂带,它是世界上最罕见、最完整的断裂带之一,有申报国家级的三号矿坑遗迹。</h3><h3> 三号矿坑又称为“功勋之矿”,盛产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建国以来,这里被国家列为高度机密区域,它是和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神秘大坑。当年这里云集了中国和前苏联的高级科学家,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点名要用这个矿坑的矿产还债。就是这个矿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很遗憾我们居然没有去)</h3> <h3> 后记:第一部分游记暂时到此。在旅行中多多少少总有些遗憾,但这样的遗憾是为了下一次的圆满,对下一次的启程才会更有期待。是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