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后村的"红色老宅"

两棵树

<p>  走进巨溪样后村,可以看见村头有一幢大门朝南的二层楼老屋,这便是样后村的“红色老宅”。说它“红色”,是因为:一,从这个大门走出来两位老革命,一位省劳模;二,1949年春节浙西南游击队的领导“八大员”曾经在在这栋老房子里欢乐相聚共庆新春。</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h3> 这栋房子的主人是林家三房四公子名云龙。他有五个儿子、二个女儿。三子光照、长女梅仙都在解放前投身革命队伍。次子光发1951年评为浙江省首届劳动模范。</h3><h3> 林光照(1925——2007),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毕业,解放前夕在宣平县简师学校任教时投身革命工作。后任中学教师、师范讲师四十余年。1985年在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退休,1987年批准享受老干部离休待遇。</h3><h3> 林梅仙(1931—— ),1948年12月处州师范简师班毕业,于同年底参加浙西南革命游击队活动。1949年8月参加革命青年训练班,后随军北上,调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工作。1952年9月照顾夫妻关系调永嘉县共青团任学校工作部部长,1986年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她的丈夫张俊(又名张联光),景宁人,曾经与林梅仙是处州师范(当时在云和瓦窑堡)不同班的同学,后毕业于上海储能中学高中部。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秋参加浙西南游击队,历任教员、政治指导员、中队教导员,在张之清、张赛英夫妇身边工作。1949年任丽水城关区第一任区长。1952年调温州,任永嘉县文教科科长、文教局副局长等职。</h3><h3> 林光发(1922——1995),杭州师范学校毕业,任教师三十余年,曾任丽水师专附小校长、丽水囿山小学校长,获丽水县模范乡村教师称号,1951年5月评为浙江省首届劳动模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h3> 1948年底,张之清同志指挥的丽水第三支队第二大队和由卜明同志率领的金华游击第六支队联合攻打国民党曳岭区署,大获全胜。游击队缴了自卫队的枪支,活捉了伪区长,打开区粮仓,将十多万斤稻谷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群情激奋。部队在巨溪样后村会师,并在村里召开军民联欢会。会上卜明政委讲话,张俊同志在联欢会上表演节目“王大娘补缸”。 林梅仙陪同张赛英同志挨门串户走访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农历大年初一,游击队的领导到林梅仙家里给她的父母亲拜年,父母亲请游击队的领导吃饭。父母亲家里种田、开店,他们早在红军时期就同情革命,后来又把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送进游击队。他们还陆续为游击队送去过约值800大洋的物资,诸如部队急需的粮食、盐、毛巾、肥皂、鞋子等。所以,那一天游击队的八位领导卜明、张之清、张赛英、陈仿尧、周一平、李新民、李介甫、张俊(老百姓称之为“八大员”)都来到这座老宅,一起吃了团圆饭,共庆新春,迎接胜利。</h3><h3> 七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来到这座老宅,仍旧会想起当年春节那个难忘的一幕,游击队“八大员”英姿飒爽的身影依然会栩栩如生地在我们眼前浮现。让我们永远缅怀那些曾经为新中国忘我奋斗的先辈们!</h3> <h3>林云龙老屋外观</h3> <h3>老宅内景。1949年春节游击队"八大员"就在这里吃团圆饭。</h3> <h3>老宅原主人林云龙夫妇照片。</h3> <h3>林梅仙1952年调温州工作时的留影</h3> <h3>林梅仙的丈夫张俊(1926----1979),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浙西南游击队,在张之清同志身边工作,任丽松宣游击队中队政治指导员,1949年任丽水城关区首任区长,1952年调温州任永嘉县文教科科长,文教局副局长等职。.</h3> <h3>林梅仙在温州人大工作时的留影</h3> <h3>林光照(1925----2007),解放前夕在宣平简师投身革命,任中学教师、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讲师,1987年批准享受老干部离休待遇。</h3> <h3>林光发(1922----1995),教师,曾任丽水师专附小校长、囿山小学校长,1951年评为浙江省首屆劳动模范。</h3> <h3>浙江省首届劳模名单(部分)</h3> <h3>张赛英同志在她所撰文章中有关1949年春节游击队在样后过年的回忆</h3> <h3>张之清(1913----1988),早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丽水县委书记,建立县武工队,后编入浙南人民解放军笫三支队,任第二大队队长,开辟丽武宣边界游击根据地。1949年任丽缙永武人民游击队政委、中共处北县委书记、处北县民主政府县长,配合解放軍解放丽水城。解放后任丽水县第一任县长。</h3> <h3>张俊儿子张小加在纪念文章《我的父亲》中有关1949年春节活动的叙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