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市井是一种文化,绵延不息,亘古到今。</h1><h1><br></h1><h1>不论在哪里都有市井存在,而不同地域的人所呈现出来的市井景象又各自不同,带着当地浓浓的人文色彩,透析出一方水土的喜好和习惯,一直身居其中时到也没觉得有啥奇特之处,可如果融入异乡,会感受到非同寻常的有趣奇妙</h1><h1><br></h1><h1>当每天的太阳和月亮交替升起时,芸芸众生便是这熙熙攘攘生活人流中的一道道风景。不管是忙碌还是休闲,总会折射出每个人的甜酸苦辣,一天天的过着,被生活推动着走,走过春夏秋冬的清晨和黄昏。</h1><p class="ql-block"><br></p><h1>市井百态,斗转星移,没有江南的绿染,也缺乏喧嚣的浮华,苦涩自知,悲乐由人,市井总是以她那不紧不慢的脚步,带走日落星稀的岁月。当文人在寻找诗和远方的灵感时候,市井却在人们身边展现出独特的恬静、安逸。</h1><p class="ql-block"><br></p> <h1>隔壁的小杂货店,老板娘正忙着摆货整理,家里俩孩子就要开学了,不菲的教育开支,也在她的脸上印记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愁态。</h1> <h1>兽药店的小姐姐,今天又来顶班了。店主是个技校教师,每天匆匆忙忙的赶去学校,课堂上照本宣科读完教材后,45分钟一到,拜拜吧你,一路急飙车回到店铺,因为两个月的假期结束了,又请回自己的弟媳帮忙照应生意,曾经和她聊天问到,“你当老师这么忙,不怕被生意影响了教学?”她回答我“影响不了,老师是副业,随便对付一下就OK了,生意重要啊。”听完她这话,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初中毕业后再读技校的孩子,原来个顶个还真是拿得出的“人才”!</h1><p class="ql-block"><br></p> <h1>她家的饲料兽药一角。据说因为突如其来的养猪风暴,二十多万的压货把老板娘愁的吃不好饭。</h1> <h1>我门店所在的地方是一条主要经营粮油饲料的小市场,平日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很是热闹,可谁知一场非瘟来袭,把二师兄全部撂倒,经营饲料的店家一个个都一夜间陷入万劫不复深渊,连扛包的大神们也无精打采围坐闲聊,终于有所明白,这场由猪瘟引起的产业急刹车,连累的真不只是吃不起肉那么简单。</h1> <h1>对面的摩托修理店,没有被火直接上身,车子再好也有坏的时候,两口子自食其力,生意红火,还别说,技术不错收费也低,忙的早晨到黄昏。</h1> <h1>卖小鸡鸡的隔壁家。有谁能告诉我,这毛茸茸的肉团啥时候才能到达餐桌上?</h1> <h1>正午的马路上,烈日灼心,一眼望去空无一人,就连车也躲到阴凉的地方了。</h1> <h1>中山公园后门。每天早晚都是人满为患,这里无疑是广场舞大妈们的天堂,可现在也同样旷无一人。</h1> <h1>只有旁边的树荫下,围坐着不请自来的棋友,挥汗厮杀。</h1> <h1>步行街里的小吃摊,不知为何突然关闭了,每天经过这里时,感觉生意还真不错,一小夹龙口粉丝,加点猪杂、几根青菜,红汤浇上竟然卖价12元以上,我不懂算术,但感觉起码每碗利润8元,每天就算200碗,净赚最少1500。渍渍,每年就是几十万啊,谁能相信这样的小店竟然比一个小企业还能赚。</h1> <h1>城南公园里人头攒动,高大的榕树下,阴凉无比,游荡着纳凉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已经变成了中老年人活动的高地,一大拨退休的人每天总爱在此聚集,卖假药的、算命看卦的、贼眉鼠眼的、卖弄老年风骚的、跳广场舞的、传播小道消息的、猎艳消遣的、失偶找老伴的、下棋玩牌的、拍胸脯包中六合彩的,五花八门热闹非凡。</h1> <h1>感觉这两人玩出了新高度。</h1> <h1>一位看上去已经70岁的老人,光着膀子正在忙着给人配钥匙。烈日下的劳作,已经晒黑了老人的躯体,是因为生计所迫还是业余爱好,我真的很想问问但又不敢去触动他。</h1> <h1>虽然已是初秋阳光依然凌冽,路旁的卖包子推车形影孤单,看样子生意很淡,女掌柜戴着竹帽蹲在地上,似乎也已睡着。谋生不容易,养家糊口的人,一旦稍微停下来,常年早起的疲倦就足以轻松把人击垮。又有谁愿意头戴竹笠席地而坐、让无情的阳光催落红颜,生活在底层的人一生辛劳付出,给市井那光怪陆离的躁动带来难于言尽的酸楚和无奈。</h1> <h1>守候等客人的班车,里面只有两个人。很多次遇到这种境况了,虽然方向盘在手里,路在前方,可我或多或少能感觉到车主心中的那份焦灼,比起车外的骄阳来,温度并不低。</h1> <h1>一对棋友的忘情对弈,心无旁骛般任由旁人匆匆而过,在两人的世界里,只有无声的硝烟战火和厮杀的快活。</h1> <h1>这个赤脚人从外表看应该近70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他可是和我们同龄呢。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因为村里缺少文化人,被委任重担当上了大队干部,后来被下乡的领导慧眼识珠,抽到公社吃皇粮,几次碾转后,入城升职了,在局部委办都留过坐,退休后还能享受副处级待遇。</h1><p class="ql-block"><br></p><h1>既然是一位混迹官场多年的人物,还官拜副处退位,按理来说应该八面玲珑,才高八斗,可是给我的感觉却大相庭径。刚刚退休才几年,平时没事时候过来与我聊天,反反复复就是琐碎的官场旧事,别的啥也不懂,对当今社会的新闻和热点,一窍不通,至今也不会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夏天一件背心套一条不长不短的裤子,裤子是用松紧带锁住,喜欢光着脚走在地板上,每天来到饲料店后,背心脱掉甩着肚皮晃来晃去,客户来了扛大包,没事了爬饲料堆睡觉,感觉比席梦思还陶醉。</h1><p class="ql-block"><br></p><h1>我曾经问他是否也抽空出门旅旅游?他回答我从来不,因为不喜欢。白天起床后一碗剩饭加一个鸭蛋,成了一年365天标准的早餐,晚饭后风雨不改赤脚走两小时,全然不顾地上是否有碎玻璃渣子,然后看连续剧到凌晨两点准时睡觉。</h1><p class="ql-block"><br></p><h1>对于他这样的生活,我感到很是诧异。一个曾经很风光的副处级,言行举止间给人感觉似乎已经略显迟钝和落伍,对社会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上世纪末期阶段,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与时俱进的任何迹象。</h1><p class="ql-block"><br></p><h1>这就是市井,包含着丰富的多面性,身处其中受寖而染,英雄莫问出处,市井走过总会留下你的痕迹,也许中间隐藏着尚未出道的英雄,或者可以让曾经的大牌在此沉沦褪去昔日光环,是淡化还是或升华全在于你所持有的人生态度。</h1> <h1>逐浪中的商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谁也不见得比谁好。可有可无的第五道菜,促销的姑娘们,正通过烦人的喇叭声,卖力地吸引过往的路人。</h1> <h1>刚刚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汉堡店,屋里空荡荡,这可是周末啊,人都哪去了?哪去了......?</h1> <h1>曾经高档大气、寄托着诗人情怀的月饼,今天缩在小区门口的角落里,让人不禁感慨以月饼为代表的中秋佳节文化,似乎已经走向没落,依然月色如昔,却奈何,花不再,梦已寂。</h1> <h1>在马路边等候客人的三轮车,夜灯折射司机脸上的镜片,有点幽人。</h1> <h1>已经是晚上九点了,路灯透亮,喧嚣落幕,街边的农妇却还在守候着菜摊不舍得离去,这哪是摊啊,就一只小筐装了几根苦瓜,暴晒了一天的苦瓜在夜色中更显得皱纹巴巴,恍如农妇那布满疲态的脸。若不是已经吃过晚饭了,真想帮她买下这剩余的菜,不为别的只想让她早点回去,回到那个也许并不宽裕但一定寄托着她全部希望的家。</h1> <h1>市井一隅如豹见一斑,虽不能包罗万象却也折射出某种苍凉、无奈。形形色色的人构成千奇百怪的故事,书写着城市的繁荣和落寂、百姓的喜悦和哀痛,就且行且安吧,因为明天依然充满期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