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腾冲地处云南西南部,与缅甸毗连。这个边陲县城却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页。</p> <p>1942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沦陷,大后方唯一的国际通道被日军截断。</p> <p>国殇墓园。1945年7月7日落成,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p> <p>1944年5月,为收复滇西失地,打通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大反攻。</p> <p>第二十集团军集中兵力,强渡怒江,攻克松山、血战南、北斋公房,于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冲。</p> <p>腾冲会战共歼灭日军六千余名,国军官兵阵亡九千多名,1944年11月,李根源先生倡导修建陵园。</p> <p>李根源,云南腾冲人,上将军衔。在抗战期间奔赴前线,为滇缅公路的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p> <p>忠烈祠为仿清祠祀建筑,重檐歇山顶,是供奉阵亡将士英灵的殿堂。</p> <p>在忠烈祠前,两侧边各建有"滇西抗战纪念馆",展示很多图片、实物等抗战资料。</p> <p>忠烈祠上檐下悬挂有蒋中正先生书写的四个大字"河岳英灵"。楷书苍劲有力,中规中矩。</p> <p>祠堂正门上悬挂的匾额"忠烈祠"三个字由民国老人于右任先生书写。</p> <p>走廊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总司令何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记"。</p> <p>祠内正面挂有孙中山像,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名录碑石,共有国军将士9618人。</p> <p>祠后小团坡顶竖立,由二十军司令长官霍揆彰书写"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p> <p>纪念塔基座上,刻有二十集团军腾冲会战概要,阐述了光复腾冲的整个过程。纪念塔由火山石建成。</p> <p>在圆锥形小团坡上,自下而上竖立碑林,每块碑下均埋葬有阵亡官兵的骨灰罐。</p> <p>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相伴着3168座排列整齐、挺然屹立的碑石如同一个个战士列队集合一般。</p> <p>每一块碑石上都刻有国军阵亡官兵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p> <p>这块无名烈士碑,让人心里很难过,也许他是个娃娃兵,他的家人也许至今不知道他长眠在此。</p> <p>坡下有一块弧形石碑,象征是整个山坡上将士的墓碑。碑上镌刻着于右任的草书“天地正气"四个大字。</p> <p>阵亡军衔最高是上校团长李颐,湖南醴陵人,黄埔六期,殉国后追认为陆军少将。</p> <p>第二十集团军抗日阵亡的二十名少校合葬墓,石碑上刻有每一位少校的姓名。</p> <p>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在纪念碑前安葬着十九位牺牲的美国军人。</p> <p>寸性奇将军,云南腾冲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1941年5月在血战中条山时壮烈殉国。</p> <p>在2006年首次来时,看到是很凄凉、很悲壮的场景,这几年兴建了纪念墙,竖立起不少雕塑。</p> <p>纪念墙上记录了中国远征军滇西战场的战斗序列。雕塑墙长达数十米,记载了腾冲会战的场景和事迹。</p> <p>史迪威将军和陈纳德将军的塑像竖立在园中,纪念他们为中国战区所做出的贡献。</p> <p>张问德,腾冲人。1942年初日军直逼腾冲,老人62岁临危受命,担任抗日县长。</p> <h3>滇西人民积极投入修建滇缅公路,修建机场,为远征军的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h3> <p>日军侵占腾冲两年四个月,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杀害老百姓2.1万多人,烧毁民房2.4万多栋。</p> <p>在国殇园大门墙右侧,筑有"倭冢"一座,埋葬敌酋藏重康美大佐等日军,象征侵略者的惨败。</p> <p>观后内心十分震撼,今天历史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将士们为国家为民族奋勇杀敌的精神将永载史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