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你共赏姑苏美景

朝霞的初吻

<h1>  五月份,中学同学就已经开始计划苏州两日游了,无奈“老司机”们很难凑在一起有空,从5月25日的“枇杷行”延期到6月1日的“重回儿童节”,再延期到6月8日的“万水千山粽是情”……,最后终于确定2019年7月13日~14日,一行10人相约自驾“荷你姑苏同游”。</h1> <h1>  此次出游的原本目的是“荷你相约看藕”,却不想12日滂沱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寂静深夜,听着雨点“叮咚、叮咚”敲打着窗户,一整晚忧心忡忡,脑海中闪现出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h1> <h1>  13日清晨,推窗望,密密的雨帘依旧从天而挂,不由得想对同学们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昨日雨密风骤,浅睡不消忧愁。</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今朝抬头望,却是细雨依旧。</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知否?知否?荷你相约看藕。”</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 哈哈哈!</h1> <h1>  这天,我们来到东山太湖边,由于这一场大雨,只见湖面水雾氤氲缭绕,好似笼罩着一层薄纱,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h1> <h1><br></h1> <h1>  放眼眺望,惊呼湖面上依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h1> <h1>  十里荷花,幽幽清香。</h1> <h1>  那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傲立在一片碧叶之中。</h1> <h1>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h1> <h1>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h1> <h1>  一叶扁舟好似“误入藕花深处”。</h1> <h1>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h1> <h1>  盘门风景区,是我们这次游玩的第二个景点,它位于苏州城西南角,是以瑞光塔、水陆城门(盘门)、吴门桥等千年历史古迹为背景而建设的园林式景区,既有传统古典园林的格局,又有2500多年的历史风韵,特别是水陆并联的古城门更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建筑典范,是苏州古城的标志之一。因此,有着“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之美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h1> <h1>  临流照影的瑞光塔,相传为三国孙权为报母恩所建。1978年在塔的第三层天宫中发现了国家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现珍藏在苏州博物馆。</h1> <h1>  盘门始建于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是伍子胥所筑苏州城的八座城门之一,现存的盘门是元代重建的。</h1><h1> “问君何不到姑苏,千载古城一卷书。”如果说苏州是一本书,那么可以说盘门就是这本书的封面,翻开这封面,可以纵览苏州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h1> <h1>  在雨中,一群“老牛”沿着“跑马道”(城楼边的斜坡),走上盘门城楼。</h1> <h1>  盘门水路并联,是苏州城的“路八门、水八门”之一,随着历史风云的变迁,八门现仅存盘门,其余诸门早已灰飞烟灭。盘门因“刻木作蟠龙向北镇越”得名,大运河在此环抱城垣,水陆萦回交错,是苏州的水陆交通要道,今存的城门虽为元朝之物,但仍不失春秋大气,巍然雄峙。</h1> <h1>  上了盘门后,可以看到水城门和陆城门紧相毗连,均系砖石结构,分内外两重。</h1> <h1>  在陆城门的两门之间设有瓮城,可以藏卒数百,以备突然出击之用。</h1> <h1>  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等都还历历在目。</h1> <h1>  烟雨飘渺,游人稀少,盘门城墙上一段悠长的青石板路显得尤为干净。</h1> <h1>  盘门景区将古建精品、水乡风情、山池亭榭、湖光山影融为一体,打造出传统古典园林的格局,显得雄健、舒张、大气,既不失苏州古朴沧桑的历史感,又具有豪放、明快的现代气息,能时刻感受到苏州吴文化、历史的深厚底蕴。</h1> <h1>  男同胞们自然要在雄伟壮观的盘门景区留下磅礴之气势,哈哈😄!</h1> <h1>  由于一直细雨霏霏,无奈只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匆留下匆匆的身影。😄</h1> <h1>  哈哈,一个个都在迫不及待地向班级群分享各自的杰作呢,同时也在专心欣赏他人的佳作。😄</h1> <h1>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充满江南风情的平江路历史街区,雨停了,湿润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h1> <h1>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它是一条傍河的小路,是姑苏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它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防格局,蓬勃活力恍然如昨。</h1> <h1><br></h1> <h1>  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虽然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雨洗涤,但它还依旧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h1> <h1>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平江路不正是体现了唐代诗人杜荀鹤描绘的江南水乡之秀美吗?</h1> <h1>  举目望去,这里的一切大都还是那么的古朴自然。河街的两边都是白墙黛瓦、木栅花窗、飞檐翘角、错落有致的老建筑。</h1> <h1>  很多老房子门楣古旧、外墙斑驳脱落,显得有些苍老和衰败。但却是散发着江南民居建筑艺术的疏朗淡雅、简约平和的风格和韵味。</h1> <h1>  一艘艘载着生活的小船,在船家吟唱的江南小调中,从眼前慢悠悠地驶过,好像从那过去的岁月驶向未来的远方……</h1> <h1>  信步徐行在平江路上,踏着满载历史的石板路,好似穿越苏州旧时光。</h1> <h1>  随着向前延伸的石板路往前走,一个个由百年老宅改建而成的各色店铺接踵而来,这些店铺外表虽然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质门板之下,但那精致的雕花门廊、屋檐下吊着的灯笼和花篮、店里的装饰和摆设等,却无不体现出别有韵致的创意和温馨雅致的品味。</h1> <h1><br></h1> <h1>  这里有茶馆、客栈、小吃店、咖啡馆、美术馆、特色书店、慢生活馆等等。</h1> <h1>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渐渐暗淡,华灯初上,平江路被晕黄的灯光笼罩着,被五彩的霓虹渲染着,散发着迷人的幽光,更加令人陶醉,更加诗情画意。</h1> <h1>  平江路浓缩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优雅闲适的市井生活和文化气息,值得慢慢去品味。</h1> <h1>  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久了,特别想到这弥漫着小资情怀和文青气息的“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来静坐一会儿,喝一杯咖啡、读一本书、发一会儿呆,享受着散淡和清逸的慢节奏的生活……</h1> <h1>  来到苏州,自然少不了要品尝苏州当地的美食。</h1> <h1>  班级群的“办公室主任”又开始热情周到地为大家服务啦!😂</h1> <h1>  太湖的“三白”湖鲜更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h1> <h1>  最后出场的肯定是班级群的“账房先生”,这可是不能出差错的哦😂!</h1> <h1>  点击播放键▶️即可观看“账房先生”眉开眼笑的视频。😂😂</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人生很短,谁也挽不住飞逝的流年,所以在清浅的岁月里,不苛求永远,只愿在光阴的陌上,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日子!</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