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凉爽的秋风,带着希冀和憧憬,新学期的序幕正缓缓拉开。8月27日至28日,2019年沈阳市小学语文3—6年级统编教材培训在如期在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一部举行。参与本次现场培训的专家有辽宁省教育学院崔凤琦主任,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任海宁老师,沈河区教育研究中心彭丹阳主任、马岩老师,于洪区教育研究中心夏艳臣老师、刘红老师,大东区教育研究中心洪艳玉老师、张瑞老师,铁西区教育研究中心范斌老师。此次培训采用“现场+网络直播”的形式,涉及300余所学校,10000多名教师,全市全体1—6年级语文教师,全市各校教学领导以及全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均参与了本次培训。 培训在沈阳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任海宁老师的介绍中拉开序幕。从2017年一年级滚动进入统编教材的使用以来,到2019年,我市将有3-6年级,共四个年级同时进入统编教材的使用,全国上下至此将全面进入一本教材的时代。此次培训面向全市全体1-6年级的语文教师,从编写体例、教材特点、编者思路等多个角度,全年级、多方面地进行系统培训。此次培训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进一步体现出统编教材改革迫在眉睫的重要性,希望老师能借此次培训尽快读懂教材,上好语文课。 沈河区教育研究中心彭丹阳主任、马岩老师,于洪区教育研究中心夏艳臣老师,大东区教育研究中心洪艳玉老师分别从3-6年级每个年级的阅读、表达、综合性学习、思维能力、教学建议五个维度,为参训老师们做了统编教材编排的特点和理念上的详细解读。在三年级的教材培训中,彭丹阳老师从学习的起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建议、教学的注意事项四个方面为老师们明晰了三年级统编教材的结构、语文要素间的关联等关键性问题。 针对四年级老师,夏艳臣老师分别指出了统编教材在每个维度上的创新和突破,为老师们厘清概念、把握重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五年级教材培训中,洪艳玉老师提出,统编教材凸显了教学梯度的重要性,要从了解年段梯度、找准训练角度、发现思维深度三个方面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老师们要突破原有的教学定势,应对新的教学挑战;针对六年级新教材,马岩老师从文化奠基、思维发展、阅读进阶、表达提升和小初衔接五个方面为老师们理清脉络,指明方向。 另外,针对语文S版教材与统编教材的衔接,大东区教育研究中心张瑞老师、铁西区教育研究中心范斌老师和于洪区教育研究中心刘红老师分别从缺学(已学)课文及阅读策略、识字写字以及习作和口语表达三个方面,为老师们提出了清晰的补学建议,让学生的学习无断层,让老师的教学无死角,为教和学搭好梯子,帮助老师们尽快使两套教材很好地融合衔接。 辽宁省教育学院崔凤琦主任就理解语文教育的精神、教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为老师们重塑了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明确了今后在统编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点和新方向。<br> 沈阳市语文教研员任海宁老师围绕着全市统编教材如何落地和今后的教学实践和培训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任老师指出,用好统编教材要做到四个关注和五个注意,即关注单元整体,关注一篇课文的整体以及一节课的整体,关注课文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关注学生的整体;注意文与道的统一,注意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注意教学目标的定位,注意一课一得,注意文本细读。此外,任老师为后续培训及实践提出了七条建议,分别是细化培训、建立系统、补学衔接、单元备课研修、分类分项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样态推进、评价方式的思考。<br> 此次培训意义重大,旨在推进小学语文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使每位任课教师正确把握新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尽快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变化的新思路,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原则、结构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br> 此次培训犹如夏末的一缕清风,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拨开了迷雾,更新了理念,点燃了智慧,为沈阳市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助推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