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一)

巴黎小裁缝

<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  我最早的阅读是从看年画和小人书开始的。</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与奶奶有关。</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那时每到过年,家里都要买几张花花绿绿的年画贴在墙上,《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草原小姐妹》、《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等。在那个年代,这些画也不是随随便便能买来的。那时的夏店新华书店,是我本家的一个爷爷在经营,所以每到年底,有了好看的年画他总是给我家预留出来的。</b></font></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b></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每到年底,家里扫了屋之后,就用摁钉挂年画。妈妈房间挂哪张,奶奶房间挂哪张,都要进行斟酌,虽然墙黑乎乎的,但是也要追求最佳的视觉效果。</b></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 </b></font></h1><h3><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font></h3><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 一挂上年画,家里过年的气氛立马就上来了。我们小孩子不识字,奶奶也不识字,但是家里经常上演一个不识字的人领着一群不识字的人欣赏年画的场面。现在回想起来,奶奶是凭着道听途说的印象讲给我们,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浮想联翩,丝毫不影响我们看年画的效果。</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当然,也不也是所有的年画都是奶奶能讲明白的。记得有一次跟着奶奶到别人家去玩,看到她家墙上贴着一张年画,不大,没有花花绿绿的人物,画的内容是湖面上停着一艘船,画面的下面有两个字—《南湖》。我不明白为什么画上只画了一只船,问奶奶。记不清她怎么说的了,反正比较含糊,也没有展开。后来长大了学习《历史》,知道了那湖是浙江嘉兴的南湖,是中共一大的会址,一大最后一天代表们转移到的那艘游船进行的。再后来做“强国”,我知道了那艘船不是一只普通的船,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红船精神。</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这大概就是我最早的阅读。</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我换算了一下,我看年画的经历约等于现在给不识字的宝宝看绘本。</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奶奶爱听书看戏,爱看小人书,所以买小人书的钱大多是她给的。记得那时候5分钱就能买一本小人书,后来有了那种从电影上缩印下来的,大约一毛钱一本。每次买回来,奶奶就坐在玉米皮编织的蒲团上,一页一页地讲给我们听。虽然她不识字,但是讲得很认真,一页纸能讲很长时间,现在想来,大约有很多内容是她老人家自由发挥的吧,哈哈。</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这种原始启蒙阅读大大激发了我们的阅读渴望,隔三差五就到书店里去看看,一发现有新的小人书到了,就会发疯似的跑回家去汇报。在那个年代,不是每一次欲望都能痛快的得到满足的,有时要软磨硬泡好几天才会要到几分钱的。</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后来上小学了,识字了。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课外书了。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给我们订过两种刊物,开始是《少年文艺》,后来是《儿童文学》,还订了大人看的《大众电影》《山东法制报》(去年回家从大衣橱的抽屉里找到了一本82年的《大众电影》,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啊。)印象非常深,还有买来的《小布头奇遇记》,还有一本日本的儿童文学作品,记不住名字了,还有很多的小连环画册。</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在读《少年文艺》时,被这样一段话吸引住了(原文记不住了,大体意思):秋日的午后,暖阳懒懒地斜照进屋里,我斜躺在在沙发上,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读课外书……</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我完全被这段话吸引住了!素不知道天下还有这么美好的生活?因为那时候我家里还种地,秋季是最繁忙最漫长的农忙季节。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整个秋假基本都是在田里干活的。列举一下:锄豆子(至少两遍,)锄玉米,给玉米苗剔苗,给大豆施肥,给玉米施肥,撒毒土,割豆子,打豆子,掰棒子,去棒子皮,翻地,打畦拢,拾棉花,出花生……多到现在想起来还麻头皮!</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从那时起,我心里就萌生了一个美丽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并以此为目标,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跳出农门。后来……现在……遥望那年的秋天,那个又黑又丑的女孩,她的愿望应该是实现了吧。</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因为《少年文艺》,有了现在的我和现在的生活。(这话被闺女看到,至少得不屑一顾地撇撇嘴,因为一直对我安于现状式的自我满足很有意见)</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正是有了良好的阅读启蒙,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上学期间的习作水平不敢说是多么高,最起码一直不怕作文,甚至有些作文现在还能背出来。</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记得初三时一位姓吕的女老师教我语文,对我也不错。我就专门写了一篇作文感谢她。到现在我还能背出作文的开头:</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她是教师。她生活在我们中间。她的表情是严肃的,不苟言笑,有的同学说她冷若冰霜,可是我却觉得她像一团火,温暖了我,照亮了我今后的人生之路。……”</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写完之后自豪了好一阵子,天天盼着上作文课……</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师范三年,基本是读着琼瑶的言情小说度过的。</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记不清琼瑶是怎样进入我的视线的,只记得我读过的第一本琼瑶小说是《窗外》。同宿舍的同学不知道从哪里倒腾来的,全身裹着胶带,书角翻卷。我一翻开,几页纸脱离了书脊,仔细一看,纸上还有泪痕。我跟她说了许多好话,她才借给我看了一个晚上。</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那时年轻,眼睛好,记性也好,我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虽然只记住了大体情节,却为书中的人物伤感了好些日子——世界上还有这样肝肠寸断的感情?这是琼瑶带有自传性质的处女作,女主人公原型就是她自己,讲诉了师生间一段绝望的初恋。后来又陆续读了她的《在水一方》、《水云间》、《望斜阳》、《望夫崖》等等。她的作品那种雾非雾花非花的感觉很适合少女阅读,虽然现在一个环节也记不起来了,但是还是感激她,有那么多的作品陪我度过了那段岁月。人到中年,现在在书店里偶尔也会看到这类书,但是翻也不会翻一下了。</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style=""><br></b><b style=""> 也难怪,走了那么远了,还能回到当初吗?</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