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构建优质政治课堂做到底——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政治教研组交流对接会

Galive

<p>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大会上,“定向”“把脉”“分享”三个板块内容让我们宏观了解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秉持“三融”发展理念,创建具有“京城品格 首都标准”的优质教育集团。今天,一七一中学、怀柔一中及三中教研组对接会就是体现“三融”的一个具体体现。<br>陈爱玉校长“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主旨发言,就是对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不断取得进步,被学生、家长、社会认可的根本原因的高度概括。落实到教研组建设层面,我们坚持要把做有层次无淘汰教育做到底,把打造高效课堂做到底,把课案教学做到底,把中高考研究做到底。<br></p><p>教研组长金英珍老师主持了分享会,以下多位老师从多个角度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与感悟:<br></p><p><br></p><p>一、把“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做到底<br></p> 张泽老师分享了《观念提升,责任与效率同行——“有层次,无淘汰”教育理念的实施与点滴思考》。鼓励教师把自己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一个管理者,把每一个人都视为可以开发的机会,找到自己可以做而且值得做的事,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做到终身学习,探索创新的路径,勇于探索,付诸行动,在工作中点亮自己的心灵,照耀学生的前程。 龚艳华老师分享了《有层次无淘汰——将培育道法核心价值观贯彻到课堂中》,强调,要想聚焦核心素养,淬炼优质课堂,就要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开设指向核心素养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促进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要回归学习本质来解决问题;关注学习方式转变,探索基于情景、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教学模式的变革,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合理规划课程,加强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在此基础上,龚老师还提出了多项具体执行方案,为教师开阔了思路。<br> 二、把高效课堂做到底 张涛老师分享了《引生活之源 活课堂之水——高二政治备课组 “关注生活逻辑 构建高效课堂”的设想与尝试》,关注到构建高效政治课堂与关注生活逻辑之间的重要关系,着重强调构建高效课堂,要关注生活话题,分析内在逻辑联系;要聚焦高考真题,体会每个模块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要巧用生活热点,创新作业形式和考试题型。从而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在课堂中要成绩、要成果。 郑付慧老师分享了《如何提高初中道法教学质量》,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切实提出了提高初中道法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提高自身质量、注重教学方式改革。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教师,保证道法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思辨性。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张梦竹老师分享了《把握方向 立足学情 优化策略 稳步提升》。从把握考试方向出发: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点;立足教材,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置身情景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精选试题,加强训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之后,立足学情,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设计微观练习;夯实基础知识,从试卷中发现知识漏洞,建立知识与知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及时巩固落实;同时不断优化教学,改进学与教的方式;还要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不断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构建高效课堂。 三、把课案教学做到底 刘敬老师分享了《知识整合-思维逻辑-拓展提升——新高考形势下政治课案教学的探索与尝试》,基于高中即将使用新教材的大背景,结合之前多年的高考备考经验,从教学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出发,突出强调备考过程中要关注到:一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新教材的理论性更强,政治教师该如何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二是教学中通过哪种方式能更好地跟进、监测、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刘金华老师分享了《怀柔一中高一政治课案交流》,以《政治生活》中《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课的课案设置为案例,分析了如何把课案设计好,从预习、课堂讲授与讨论、检测和知识梳理多个角度应注意的问题,鼓励老师们从课案出发将课备好,把课讲好。 四、把中高考研究做到底 王喆老师分享了《积跬步 至千里——新中考改革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变化》,围绕新学生、新教材和中考新方案的新变化,结合本学科特点和课程主旨,思考中考目标与要求,突出强调核心素养。要在常态课教学中落实中高考精神,做好以下准备:全天候备课,养成收看、收集新闻的习惯;坚持课堂抓落实,当堂完成学案,课下作业结合海量阅读计划的作业原则;针对培优和打基础的教学计划,立足课堂,合理使用教材,教师补充相应资料,提出相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维实践中提高能力方法,综合学生的课前讲话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正向的积极的价值引领。 五、教研组交流融合 怀柔一中陈爱东组长分享了《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 我们永远在路上》陈爱东老师在介绍教研组建设情况和本学期工作的同时,结合教学任务,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强调改革永远在路上。师生之间是相伴而行、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理解、共生共长的师生都在场的关系,所以,要不断调整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改革永无止境。 怀柔三中彭丽华组长分享了《浅谈怀柔三中政治组总体及中考备考情况,打造实效课堂》。从三中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得出了以下的经验。第一,明确目标,提高复习的针对性;第二,三轮复习保实效,从地毯式复习到板块复习再到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第三,注重方法指导,提高复习的实践性。层层递进,讲述中考备考的备考经验。 最后,金英珍组长对今天的交流会作总结。 <p>学生情况千差万别,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着眼“人人能发展、人人有发展、人人力争高水平发展”,寻找科学的机制保障。有层次无淘汰要求我们教研组老师关注学生的阶段发展、层级发展、优势发展、突破发展,面向全体,正确处理差异实现均衡与质量高度。给老师们很大的挑战,老师们在转变观念的同时也有很好的实践成果。</p><p>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是学生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教研组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十年磨剑,以“课案+五步自主高效课堂”为特质的优质课堂模式,已成为教育集团的质量根基。从学案的“三化”到“三高”,课堂内容的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核心素养时代,我们教研组更要顺应学生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br></p> 只有真正把构建优质政治课堂这件事做到底,政治课堂才能走的更高,做的更好。

课堂

教研组

分享

学生

教学

老师

课案

知识

中考

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