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色达,一直以来就是我向往的圣地,蓝天白云,赤墙红瓦,世外佛国,梵音袅袅。。。。。。</h3><h3> 其实骑行去“色达”的计划几年前就开始在酝酿了,早在2016年第一届“龟兔赛跑”,与S哥夫妇结伴骑行去“兰州”回来后就一直对藏区那片纯洁的天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尤其是知道了在藏区的大山内还隐藏着“色达”这么一块天地 ,更是渴望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朝拜那令人震撼的“一片红”。</h3><h3> 这种想法,多年来始终萦绕在我的思绪中,依依不舍。</h3><h3> 这次机缘巧合,小蔡同学9月25号出发德国开启留学生活,计划临行之前开展一次有意义的亲子体验,刚好家里“领导”强制年休一周,留给了我们一周的时间去实现计划--“骑行色达”。</h3> <h3> 临出发前2天,S哥夫妇也决定再次一起驾车随行,做我们的后勤保障,同时,满哥夫妇、杨哥夫妇也要与我们随同出发,行程同步,边走边玩边保障。总共三辆补给车,后勤力量极为强大。</h3><h3> 由于小蔡同学没有骑过长途,这次打算锻炼一下,能骑多远就多远,所以准备工作也很充分,出发前进行了龙泉山短途拉练、日常有氧训练、自行车座驾全方位保养、保障车安装车顶支架、后备箱也装满了补品。</h3><h3>第二届“龟兔赛跑”就此展开。</h3><h3> 2019年8月10日,酝酿已久的“色达骑行”之旅正式开启。</h3> <h3>龙泉山短途拉练</h3> <h3>试装车顶固定架</h3> <h3> 这是我的强大的后勤保障团队,为我们提供餐饮、住宿、补给、医疗、摄影、娱乐等全方位服务,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h3> <h3>准备出发!</h3> <h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好天气、好运气的开始。</h3> <h3>天没亮就出发了,一口气骑了20公里,喘口气。</h3> <h3>刚出城,感觉小蔡同学还行。</h3> <h3>吃点早饭,继续前行。</h3> <h3>太阳也越来越大了</h3> <h3>终于离开郫县</h3> <h3>进入都江堰啦!目前70公里都是平路。</h3> <h3>还跟着在</h3> <h3>后勤团队还没出发。</h3> <h3>青城大桥过后,开始进入山路。</h3> <h3>吃西瓜最补充水分</h3> <h3>快点吃,吃完开始爬山。</h3> <h3>第一个小山坡,好像有点累了,坚持一下,到映秀吃嘎嘎。</h3> <h3>上了一个小山顶,有了一点小成就。</h3> <h3>加油!</h3> <h3>得到前方消息,后勤团队被堵在高速路上了。</h3> <h3>开灯,准备过第一个隧道。</h3> <h3>过隧道后,下面是紫坪埔水库。</h3> <h3>景色越来越宜人了</h3> <h3>快到映秀5.12震中了,这是当年“铁军”修的路。</h3> <h3>越骑越有劲</h3> <h3>地震遗址:映秀中学。哀悼</h3> <h3>到映秀后,与后勤团队S哥、满哥汇合</h3> <h3>还有S嫂</h3> <h3>农家乐午餐</h3> <h3>继续上路</h3> <h3>下午缓上坡,山路多,隧道多,考验开始。</h3> <h3>前面就进入卧龙、四姑娘山地界。</h3> <h3>路过一片塌方地,前几天这里刚发生过泥石流。</h3> <h3>大熊猫基地,2001年曾来过此地游玩,里面圈养着很多大熊猫。那时小蔡同学刚学走路,现在能骑车过来了,成就啊。</h3> <h3>还有22公里就到卧龙镇了。</h3> <h3>这段路是“耿达”段,谁会想到一周后这么美的风景会被泥石流破坏呢。</h3> <h3>两边怪石峭壁,确实很险。</h3> <h3>保障团队早就抵达卧龙镇,订好了住宿、餐食,与“领导”汇合了,河边摸石头、打水漂,不亦乐乎,好冷。</h3> <h3>今天142公里,海拔1800米,只能算是小考验,明天“巴郎山”,垭口4481米。小蔡同学最大的考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