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营盘无畏的兵 ——转杯纺纱机安装运行纪实

周学玲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走进细纱车间86厂房,4台赐来福全自动转杯纺纱机欢快奏鸣,看着有序的生产,整齐的纱包,再看看98.4%、98.7%、99.4%甚至100%的效率,还有高达85000转/分的转杯速度,令人惊叹不已。一串串数字背后,留下的是公司领导亲临指导的足迹,书写的是兴德棉人不畏苦累,不畏挑战,不畏艰难,不畏“传说”的不懈努力和奋战!</font></h3> 不畏苦累  搬运刻不容缓 &nbsp; &nbsp; &nbsp; &nbsp; 细纱车间安装4台赐来福全自动转杯纺纱机是公司为促使上下工序之间供应更加科学、协调、合理,优化生产流程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技改任务,并且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确定该项目分段实施的方案。细纱车间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严格落实,环环相扣,在公司设备部、机动车间及综合办的全力支持、配合下,提前13天将33台细纱机全部搬出,将空置出的区域进行地面处理后,规划出具体的安装位置,并进行划线确定。<br><h3>  </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1月5日,伴随着2019年第一场雪的到来,转杯纺设备也运抵公司,细纱车间的技改队伍立即投入到搬运中。在设备机型大、搬运难度大,并且毫无搬运经验的情况下,车间制定了以“7S”管理为核心的技改制度,参加搬运的队员们与机动车间的师傅们都发扬团结拼搏精神,齐心协力,争分夺秒,既做到轻搬轻放,又做到有条不紊,为方便搬运,甚至不顾室外零下6°的严寒,穿着单薄的衣服穿梭在室内外,你推我扶,手抬肩扛,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共同努力,仅用3天时间圆满完成,比计划提前2天,器材、配件清点准确,无损坏,无丢失,实现了安全、高效的搬运目标,气流纺设备整齐排放在车间里,为安装投产赢得了时间。</font></h3> 不畏挑战  安装一次成功 &nbsp; &nbsp; &nbsp; &nbsp; 如果说搬运是艰苦的,那么安装便是向完全陌生的洋设备发起挑战的第一关。2月13日,安装工作拉开帷幕。面对全是英文的资料说明书和没有任何安装经验的情况,细纱车间技术人员同设备安装公司技术人员现场制定安装方案,并且每进行一个阶段,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详细的措施,从机配件的供应、人员搭配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做到不怠工,不误工,队员们更是谨慎再谨慎,仔细再仔细,一丝不苟。<br> <h3><font color="#010101">  随着安装的进行,各种“拦路虎”不断出现。在加装纺杯龙带时,由于车太长,人工拉龙带非常费时费力,阅“机”无数的安装公司技术人员也没有好的方法,但不服输的技术人员通过测量、对比,自制图纸,在机动车间的协助下,成功制做了一个夹龙带的专用工具,然后借助吊葫芦拉动专用工具,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50%。</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罗拉齿轮定位的精准度要求非常高,然而仍然没有定位工具,技术人员坚持自行研究制作,因为这样既可节约资金,还可避免耽误安装进度,最终又设计制作专用工具成功。还先后解决了车头电路板、锭间板电源、磁悬浮定位等问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就是这样,技改队员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劲,边安装边摸索,边安装边做好技术总结和经验总结,从而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完善相关措施,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安装技术水平和安装效率,避免了蛮干、盲干,确保了安装流程化、标准化,4台气流纺纱机均一次安装成功,安装工作胜利告捷!安装公司技术人员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兴德棉速度不可复制!”</font></h3> 不畏艰难  开车紧锣密鼓 &nbsp; &nbsp; &nbsp;看着整齐划一排列的先进设备,大家脸上的笑容却转瞬即逝,因为如果只是供观赏,那就是冷冰冰的废铁,开车投产才是效益。于是,紧锣密鼓的开车工作立即展开。公司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具体要求和相关措施。然而,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一无所知,从零做起,何谈容易?车间制定出逐锭逐台开启的具体方案,先从一个锭子入手,进行调试逐步推广,这样既可避免大面积开车时间上的浪费,也可避免出现资源上的浪费。车间技术人员协同安装公司技术人员选定固定的锭子,进行开车调试试验,不断分析对比,反复改进,面对一次次失败,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可借鉴的经验却微乎其微,大家只能不断调整思路,不断优化方案,“只要改进一点,就离成功进了一点”,大家就是凭着这种信念,激励着自己不畏艰难,攻克每一个难点。4月10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细纱车间赐来福转杯纺纱机首锭纺制成功!看着纺出的优质洁白纱,现场的领导、职工都欣喜不已,“我们成功了!”<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首锭调试的经验和成功的信心,再逐锭推广似乎显得的已经不再那么艰难,虽然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但大家都绞尽脑汁,一一破解,同时车间也做好了操作技术的培训、清洁项目周期的制定以及打包器材、运输车辆的储备,尤其是面对操作零认知,零基础的情况,再加上职工年龄都偏大,对转岗学习新技术发怵的难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到培训到位,不禁令人感到一头雾水,细纱车间经过研究决定以三抓三带为主绳,即通过抓全体管理人员带职工,抓培训带帮教,抓督导带提高的方法,做好职工的操作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车间首先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操作技术,并做好新技术的研究,制定出可行性、操作性强的工作法后,组织职工观摩,发动职工学习新技术,这样,茫然的职工消除了一定的畏惧心理,最终确定出由转岗职工和新工组成的各工种操作人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随着参训人员的确定,“抓培训带帮教”的具体方案出台,一方面车间分步骤进行统一培训,另一方面以“贴身”帮教的形式,为职工提供面对面、手把手、一对一的辅导,确保管理人员随时为职工做好指导,职工随时得到有效的帮教,避免了盲目操作和无效学习现象。另外车间严格落实以目标督导带动提高的措施,当职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是跟不上培训阶段目标时,所在轮班全体管理人员都要跟进加强督导,为职工加油鼓劲,从而促进提高学习进程。经过努力,仅用短短20天的时间,气流纺所有工种的职工全部掌握了相应岗位的操作技术,为正式投产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5月10日,1#转杯纺纱机正式投产,紧跟其后,其他三台设备相继进行开启,5月29日,4台设备全部投产,并且运行状态良好,生产效率达到90%,转杯速度80000转/分,成纱质量达标,开车工作圆满收官,安装公司技术人员再次竖起大拇指:“兴德棉人了不起!”</font></h3> 不畏“传说”  生产蒸蒸日上 &nbsp; &nbsp; &nbsp; &nbsp;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兴德棉一直追求的目标。细纱车间并没有满足设备开起来的生产现状,而是在面临高温高湿季节,设备还要进一步磨合的情况下,毅然主动出击,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奋进,安装公司技术人员摇摇头说:“这样的设备开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奇迹了,不可能再提高了。”另外还善意提醒,设备“先天缺陷”是不可避免的。被这一“传说”当头泼冷水的细纱车间技术人员并没有退缩,而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写洋设备的生产记录!然而经过几天的设备运转,大家发现还真是块“烫手山芋”,别说提高了,“卡脖子”问题就让大家“应接不暇”。大家把每一个问题都作为攻关课题。光电传感器担负着检测纺杯速度的任务,位置出现偏差,就检测不到纺杯速度,导致接头机不接头,从而影响整台车效率。3#转杯纺纱机便出现了光电传感器故障,在调试时发现传感器支架上的固定轴断裂,然而没有现成的配件更换,技术人员决定自行对该支架进行维修,找来一个和轴一样粗细的螺栓从底座两面进行点焊,并把表面磨光、磨平,经过一番修整,光电传感器完美如初,开车后顺利运转。<br> <h3><font color="#010101"> 7月22日,2#转杯纺纱机的接头机刹车臂凸轮架出现变形,刹车臂无法正常工作。毫无维修经验的技术人员立即投入到抢修中,仅用10分钟就将凸轮架拆下,然后经过重新整形改造上机后,恢复了刹车功能,累计仅停40分钟,设备就又正常运转了,同时还节约配件费用500余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尽管开车后问题不断出现,再加上由于高温高湿,带来车难纺,生活难做等诸多困难,但大家仍然没有停止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的攻关,尽管攻关是艰辛的,调试过程跌宕起伏,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甚至前功尽弃,但车间技术人员仍然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总是反复的试验、分析、改进,不断优化方案,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一系列措施:当班修机工及时查看单锭运转效率,对于单锭效率低的立即处理;保全包机人员每天做好包机检查,并检查中夜班接头失误率波动情况,向值车工了解落后锭子情况,及时修复落后单锭;保全队长在检修过程中做好机台维护及加油润滑工作;车间每周召开专题研究攻关会;实施模拟考核完善生产制度,优化管理规程,规范技术要求等等。公司领导以及相关部室领导也多次到现场亲临指导,企管党支部还组织全体党员到现场清理地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车间坚持“提高产质量,操作半边天”的硬道理,为此,在操作培训上实行再强化,为每位职工建立操作技术档案,详细记录每位职工的操作情况,坚持随时测与定时测相结合,做到“人员一个不漏,台帐一份不少,人人技术检测”,从而帮教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措施,有效调动了职工始终如一苦练操作的积极性,班后练兵蔚然成风,管理人员跟踪指导,跟踪帮教,只要职工现场练兵,就有管理人员为其开“小灶”。另外,车间还开展各种形式的操作技术比武,有效促进了职工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人都成为行家里手,实现了从“零”到“优”的质的提高和飞跃,为提高产质量提供了过硬的技术保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自设备开齐后,细纱车间始终狠抓质量管理工作不放松,紧紧围绕“质量再提高”做文章,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新突破。通过将盖筒纱用的尼龙布改为塑料布,并将塑料布做好标记分出里外面,有效隔绝了细微棉尘;清理纱架回丝时使用一次性手套,避免了因手上汗渍造成脏污纱;扫车清洁车顶由抹布改为拖把,既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车顶的清洁,又使扫车过程有原来产生20余个脏污纱做到了完全杜绝。通过各种形式的质量培训,职工的质量意识增强,宁肯多费一把力,不放过一处隐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推条工在运输条筒过程中,不仅小心翼翼,还自觉戴上薄塑料手套,杜绝了运输中造成棉条毛条破条现象,使毛条率、破条率降低80%以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攻关工作得到了不断进展,效率在逐步提高,试验提速不断成功,目前,在保证成纱质量的前提下,平均效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了95%以上,瞬时效率可达到100%,转杯速度由原来的80000转/分,提高到了85000转/分,产量提高了7个百分点,打破了安装公司技术人员的“传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过程是艰辛的,数字是枯燥的,但结果是欣喜的,信心更是满满的。细纱车间全体职工将带着一份责任和使命,瞄准更高的目标,奋力拼搏,让转杯纺纱机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助力,为集团二次创业增光添彩!</font></h3>

车间

职工

转杯

技术人员

细纱

安装

安装公司

纺纱机

设备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