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家乡一半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美丽村庄。据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传说,在洪武年间,一群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走来准备南迁的移民走到距今村西南2公里一个叫(死人凹)的地方,又饥又饿。得到了一些食物。饱餐一屯后,第二天天明起来一看,同行人中活着的只有来时的一半(因太饥饿,吃得过饱撑死一半)活着的再也不走了,为了纪念死去的父老乡亲,故把村子起名为一半村。</h3><h3> 全村290多户,1200多人。由张,王,郑,李,蔚,罗等诸多姓氏组成。其中张,王为大姓。约占全村一半以上。各姓氏和睦相处,相互通婚。繁延生息。</h3><h3> 一半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沙塄河乡最北的一个行政村。也是该乡的北大门。东与贾庄乡贾庄村相邻。北与新安庄相接。南靠本乡三甲村。西傍薛家庄林场千亩林区。是一个以粮食种植为主,蔬菜种植为辅,畜牧养殖,工程运输多云化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明村</h3><h3> 一半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其一,土地广阔而平坦。全村占地5000多亩,其中耕地4000多亩。人均4亩左右。且大多数是水浇地,坐落在朔州盆地中心位置。加之气候清爽宜人,土地肥沃。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过去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勤劳的广大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拓宽思路。从单一的玉米种植,改变为蔬菜,瓜果多种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我们村的香瓜。以外形美观,色泽鲜艳,品种齐全,美味可口名扬塞外。和新广武的羊肉,旧广武的蒜相媲美。是构成我们乡土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去年,由赵贵平,李嵋屏作词,王万有老师作曲的一首,一半瓜香,一片情。唱响了三晋大地,唱出了现代瓜农的心声。 </h3><h3> 提及我村,不得不说位于村东北角的那个大墩子(烽火台),它饱经风霜,见证了我们村的兴衰荣辱。是我们村古老文明的象证。</h3><h3>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村中一位姓宋的百岁老人无疾而终。当时,轰动了十里八村。宋老太太生于清同治年间,历经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见证了旧王朝的覆灭,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经历了新社会的繁荣。至今人们津津乐道。</h3><h3> 我们村在过去,全村居住条件比较差。住房多以土丕为墙,杨,柳木为梁柱的土丕房。现如今大多数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远远一望,白墙红瓦错落有致,其间,水呢路交错相通,明亮的路灯如点点星星闪亮,点缀其间,好一派新农村欣欣相荣景相。</h3><h3> 如今的一半村,人心思进,经济发展,村容整洁,村风良好。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就在最近,党的又一项惠民政策得到了落实。全村改良了厕所,村民们用上了干净,卫生,环保,安全的卫生间,居住条件又上了一个新的台价。我想信,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不断深入,一半村的明天会更加美 好。 </h3><h3> 一半村,我爱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