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里的红萝卜

拉巴村驻村工作队

<h3>  从成都出发,一路西行跨横断山脉,穿林海雪原,深入藏区九百公里的地方,横亘着由北向南,千万年来奔腾不息的金沙江。金沙江用它那高耸入云的峭壁,翻滚浑浊的江水,在这里硬生生把大地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界线,右西藏,左四川。在左江畔,坐落着四川省最西陲的一个小县城――白玉县。</h3><h3> 白玉,地如其名,人如其质。千百年来,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康巴群众们,安宁平和的生活在这里。来到这里,就来到了白唇鹿的故乡,就来到了格桑花的世界,就来到了净化心灵的佛国密境。这里有鲜为人知的国家级察青松多白唇鹿自然保护区;有未开发却景色不输九黄的巴巴沟;有比色达五明佛学院红色小房子更壮观的天际线;有着森林覆盖率四川省第二名的清新氧气。在当下,白玉还秉持着藏传佛教的内敛与羞涩,低调不言语,犹如金沙江畔的金刚伏魔像,</h3><h3>你见,或者不见我</h3><h3>我就在那里</h3><h3>不悲不喜</h3><h3>……</h3><h3><br></h3> <h3>  穿白玉县城,溯江水而上,在赠曲与金沙江汇流之处,会看到山巅之上的千年古寺―噶拖寺,它是宁玛派在康藏地区最古老也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信众遍布甘孜阿坝。噶拖寺举行法会之际,照例拿出清代康熙大帝赐给他们的仪仗复制品(真品为珍贵文物,早已密不示众),严格遵循宁玛派的传统仪轨,穿上藏戏服装,跳起驱鬼傩舞,庄严肃穆之余尽显幽怨神秘。</h3> <h3>  当伟大的格萨尔王派大将地觉协巴麦日折征战到此,地觉的一个侍卫在看到地觉用他那柄毒然霸哇宝剑杀的血流成河,尸骨成山,恰遇天边彩虹下噶拖寺盛大法会,他内心受到菩萨召唤,顿悟人生立地成佛,将地觉的毒然霸哇宝剑偷出,置于寺院下的河坡村,转身离去。千年演化,如今的河坡已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的兵器库,盛产精美绝伦的藏刀宝剑。</h3> <h3>  那名侍卫得菩萨心,看破红尘,卸战袍解佩刀,转身溯增曲河飘然而去,来到一处水草丰美,人迹罕至之地修行。岁月荏苒,侍卫已成红教大师,跟随大师修行之人愈来愈多,聚集成村,曰拉巴,藏文意为“骁勇善战之人,幸福安吉之地”。往日跟随格萨尔王四处征战的记忆像雪山顶上吹来的风,时不时的拂动大师宽大佛袍下那颗久已平静的心。</h3> <h3>  大师的第九代传人泽仁地热吉修行之余,看到拉巴村农产贫乏,育人不易。遂起悲天悯人意,将外地的萝卜引入拉巴,与当地的芫根进行杂交育种,经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培育出了能在拉巴村海拔三千七百米茁壮成长特有的红皮萝卜品种。大师早已逝去,只留其传说和遗产养育世代拉巴村。</h3> <h3>  拉巴村的萝卜生于高山峡谷之间,夜晚侵淫于云霭露水中,绿叶娇艳欲滴,随着清晨气温的升高,云霭从谷底升腾,慢慢飘散在四千米的草原上。阳光普照大地时,休养一夜的萝卜醒了过来,受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那萝卜舒展枝叶快速成长。拉巴村的特殊环境赋予了萝卜个大、皮红、脆甜、味美的特点。拉巴村群众是虔诚的佛教徒,信奉“不杀生”,他们认为化肥会毒死土地里的生命而不加使用,认为农药会杀死空气中的生命也不使用,这样又造就了拉巴村萝卜的两个特点――绿色、无公害。自然造就的和人为形成的多丛原因使拉巴村的萝卜成为人间珍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