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题记</h3><h3>我们不能为孩子的前途导航,但我们可以留下孩子成长的印记――</h3><h3> 读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是整家人的事。</h3><h3> 经历几度落榜,我深刻认识到高考的不易,也切实体会到莘莘学子的苦累。我酸甜苦辣的打工生涯,又自始至终验证着学历和文凭无与伦比的重要。</h3><h3> 我不愿我的苦痛,再让我的儿女感同身受。于是,在儿女上学后,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霓光闪烁的繁华城市,回到了位处雪峰山口的山门古镇。</h3><h3> 自此,我陪着父母慢慢老去,更守护儿女健康成长。</h3><h3> 女儿名倩,乖巧听话,聪明好学。打小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至保研,一路无碍。</h3><h3> 对女儿,我几乎没操过心。在许多方面,反而是女儿替我,替家里分忧解难。回头细思,我就打心底怀有愧疚,感觉自己在女儿成长过程,对她关注过少,交流过少,有着太多的疏忽和大意。没有替女儿分解一些学习上的压力,也没有同她一起分享过生活中的困惑与不快。</h3><h3> 希望女儿能原谅老爸。</h3> <h3> 相比女儿,儿子则调皮难管得多。不像他姐,刚学会说话走路,就吵着嚷着背个书包去上学。晚上不睡觉,也要看图识字。孩童时的儿子,对读书压根儿就不感兴趣。妻子教他数阿拉伯数字,写自己名字,老不上心。反而连连发问:“读书是么个?制么个要读书?”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转而去玩其它。</h3> <h3> 我和妻子一度断言:儿子没有读书的天分。也就不再勉为其难了,甚而,听之任之。</h3><h3> 奇怪的是,正式上学读书了,每期中末考,他动不动就拿个班上,甚至年级总分或单科第一。把一张张奖状摆到我们面前,脱口就是一句:“读书又不难!”</h3><h3> 这多少有点出乎我们意料。</h3><h3> 我们又对儿子刮目相看了。我便下决心盯紧他,试图做些引导。可他依然不买帐,该干啥就干啥。</h3><h3> 但他很听老师的话,老师布置的作业必会完成。不是老师布置检查的作业,他就不当回事。小学,初中,甚至高一高二都是如此。我翻开他学校发下的什么“学法大视野”,“一课一练”之类的作业,皆点墨不染,不折不皱。</h3><h3> 我有时忍不住地熊他一顿,他就呆呆坐着,也不抗争。问他理由,他就重复一句:“老师又没讲要做!”</h3><h3> 熊过几次,看儿子很委屈,也很木讷。我就收心了,害怕结果适得其反,把他熊怂了。于是,就变换个他喜欢的样子慢慢接近他,换一种委婉亲和的方式去,和他讲些浅显易懂的道理。</h3> <h3> 读书,真实是件很苦很累的事,方方面面的压力又大,我本人感受多了。所以,我就想让女儿过得轻松些,动员她从初中直接考师范。可是,女儿不买账。她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她一定要考一中,然后考名牌大学。我不敢固执强求。她有那个决心,如因我耽误前程,会招致后悔和怨恨。</h3><h3> 男孩子,就不一样了,应当吃苦耐劳,胸怀鸿鹄之志。我希望儿子日后能见大世面,首先就指望他能考个像样点的大学。</h3> <h3> 很幸运,儿子紧随姐姐的步伐,于2016年考进洞口一中。可他没能进到培养985苗子的火箭班,也没能进到意味着一只脚踏进211的重点班。他进入的,只是一个极普通的班级。</h3><h3> 这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h3><h3> 火箭班、重点班优质师资的配备,以及优秀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普通班级是望尘莫及的。</h3><h3> 儿子是以150多位的排名考入洞口一中的。可到高一上期中末考,排名直降。高一高二两年,一直在200和300名之间徘徊。</h3><h3> 我仔细打探过,普通班级的某些任课老师真的和“普通”很匹配。</h3><h3> 无过人之技,焉能教出高徒?</h3><h3> 偏偏又有那么些来历非凡的学生,不停地调皮捣蛋,连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都束手无策。 我心里明白,现在的社会好闹,且谈闹色变。其中以医患医闹为盛,校闹,似乎也不甘示弱地跟风。</h3><h3> 华夏文明,自古奉行孔孟中庸之道。做为其虔诚信徒的教师,大多心性柔软,从不敢以强硬示人。不想惹火烧身,就只有睁只眼闭只眼。</h3><h3>结果,就班无宁日了。</h3> <h3> 儿子是班长。生性率直刚正,嫉恶如仇。面对吵嚷,常会挺身制止。不要说不见效,也不能说效果明显。</h3><h3> 连任课老师,班主任,学校领导都镇不住的场面,一个同室共坐的义务班长,又有啥样手法控制局面?</h3><h3> 儿子同大多数同学一样,喜欢安静,厌恶吵闹。加之,对几名任课老师的授课,也非喜闻乐见。心绪烦乱,难入佳境。成绩,就难见长进了。</h3><h3> 我极度后悔,当初自己为何不想方设法,将孩子转进重点班,哪怕是付出一定的代价!</h3> <h3> 妻子很在乎儿子每次周考、月考的排名,逢考必问。儿子很排斥这种名次升降的对比。我关注的,则是每次考试中试卷对错情况,喜欢同儿子探讨一下失分的原因。</h3><h3> 进步必赞,倒退不责。</h3><h3> 从高二开始,校方尊重学生的意见,陆陆续续更换了几位任课老师。</h3><h3> 为了帮儿子提供一个安静又舒适些的环境,在高二时,我们又在校内单独租借了一间学生宿舍。只想着,儿子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做题看书。</h3><h3> 中途,妻子有了个意外的发现。儿子以学为主,兼学了别样。妻子在某夜十一点多,看到儿子与同楼的一个同学聊QQ,相约到儿子宿舍过把游戏瘾。</h3><h3> 有人说,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个好手机。所以,我只给了儿子一个老人机。可他“引狼入室”,和别人共享高科技成果,就不可不察了。</h3><h3> 我们住在山门,一时无法赶赴现场,来个“人赃俱获”,但也不想过于大惊小怪。</h3><h3> 男孩少年,谁不贪玩?</h3><h3> 我赶忙给儿子发了条信息:</h3><h3> “儿子,交友需要谨慎,对自己生活及学习有害无益的朋友,要学会委婉拒绝!</h3><h3> 人生关键转折点,就那么两三个,切不可疏忽大意!</h3><h3> 早点休息好,为白天学习养精蓄锐!”</h3><h3> 我认为这已足够警醒他。我相信儿子。</h3> <h3> 高三时,我们又化钱在老一中租了间教师小套房。让妻子专门陪读。我也隔三差五跑去看看。</h3><h3> 我建议儿子辞去班长一职,尽可能排除一切外来干扰,全力以赴复习迎考。但没获班主任批准。</h3><h3> 但我欣喜地看到,在进入高三后的几场考试,儿子进步很快,并且保持了入校时的名次。英语,语文由弱变强。有次,英语老师评价他时,用了“出乎意料”一词,说他从班上英语瘸腿,一跃而上班里最好的排名。</h3><h3> 只是数学一直居低不上。我表面装得平静,心里却十分焦急。我很清楚,学理科的数学不好,意味着什么。</h3><h3> 我私下同兼教数学的班主任商量,替他补补课。可儿子补过一节课后,很不乐意地对我说:“我真的觉得没有必要补,会将我的所有复习计划全盘打乱!”</h3><h3> 在学习上,儿子永远是主角,我们只是个陪伴者。我遵从了儿子的选择,就让他本人去和班主任沟通,决定放弃补课。</h3><h3> 我敢肯定,儿子数学基础不差。每次考得的数学分数,与儿子的努力和所学不符。想必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h3><h3> 有一次吃饭时,我试着和儿子探讨这个问题。儿子语出惊人:“我也明明在用心练题,可每次就是考不好,以至于看到数学试卷就恐慌,甚至想放弃。”</h3><h3> 这证明我的推想没错,是心理因素在作怪了。</h3><h3> 当务之急,是立马调节好儿子心态,否则,会铸成大错。</h3><h3> 于是,我对儿子说:你每次考试,对自己期望过高了。150分的试题,你都想做完做好。碰上难题也要咬住不放。时间耽搁了,却攻克不下,久而反复,就成了恶性循环。从现在起,必须学会取舍。数学150满分,你只要能拿100分就行。专心致志把基础题做对做准。如有时间,再去攻克难题,破解了就是赚到。</h3><h3> 儿子点头说好。</h3><h3> 在接下来的数学考试,儿子的分数有了明显提高,从80分左右,突破了100分。儿子仿佛一下子获得了自信。有次,非常乐观地对我说:我现在考数学找到方法了,不再紧张了!</h3><h3> 我在心里舒了口气,但还是担心其故态复发。</h3> <h3> 到了高三,看得出儿子是真正在刻苦用功了。应该也是形势所逼吧。一轮紧接一轮的复习,一场紧接一场的考试,根本不会给高三学生以喘息的机会。平时吵闹的学生也被紧张气氛压迫着,收敛了不少。</h3><h3> 考生百日宣誓,群情激昂。山呼海应的,连旁观者都热血沸腾。</h3><h3> 倒计时的钟声敲响,一声一声地撞击着考生紧绷的神经。</h3><h3> 百里挑一的“清北班”,身负使命的“火箭班”,以及众多胸怀凌云壮志的优秀生,都在不舍昼夜地“卧薪尝胆”“破釜沉舟”。</h3><h3> 临近高考,儿子也表现出空前的紧迫感。挤占了一半的午休时间看书,晚上也延迟了一个小时睡觉。但无论如何,我嘱咐儿子在十一点半之前,必须睡觉。我担心长久的疲劳战术,会损降次日的学习效率。这样一直坚持到最后。</h3><h3> 高考期间,我和妻子一起陪着儿子。有朋友说,这样会给儿子增加压力,不利于考场发挥。我不觉得,我认为自己陪伴的目的,恰恰是帮儿子减缓压力。</h3><h3> 儿子运气极佳,考场分在本校,临近租房,饮食休息十分方便。算是得了个地利之便。</h3><h3> 儿子基本上放下书本和习题,每天下午随同我们散步消遣。</h3><h3> 我希望借此调整儿子状态,去轻松应对那四场考试。</h3> <h3> 六月七号上午,第一场考语文。早餐时,儿子忽然笑着对我说,他昨晚做了个不吉利的梦:“语文试卷没做完!”神情里分明流露着不安。我心地一惊,忙安慰儿子,说梦是相反的。并半开玩笑地说,你只管安心考试,我家祖宗老子很灵验,会保佑你的。儿子笑了。</h3><h3> 可接着,我看到儿子在很短时间内,多次往厕所跑。我焦急不已。儿子可能闹肚子了,咋办?</h3><h3> 可他没同我们说出,径直就上了考场。考完回来,他反映语文试卷不是很难,也做完了。在考场上,肚子也没事了。我心里才一块石头落了地!</h3><h3> 接下来的三场考试,都还感觉良好。别人说数学、理综很难,他却说和平时差不多,做得起的做了,做不来的反正做不来。只可惜数学卷错了一道不该错的选择题。别人说英语容易,他却说完型填空不容易辨选,不见得能拿到高分。</h3><h3> 六月八日晚上,妻子盼分心切,再三央求儿子估分。儿子拗不过,很快就给出结果:580分。</h3><h3> 如果准确,在考题偏难的前提下,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成绩。</h3><h3> 我希望儿子估分不含水分,但又希望他实际得分更高。</h3> <h3> 六月二十四日,晚餐时分,一家人紧张却急切地等候高考出分。儿子一次又一次地点击手机,输入考号。终于,儿子十分平静地说出了分数:578分。很准确地接近了估分。</h3><h3> 其中,两门主课的分数出现了偏差,强项语文比预想的少得多,很是辜负了老师的期许。担惊受怕的数学,却比预想的考得好,得了114分,算是给了自己和我们一个惊喜。</h3><h3> 此次高考,儿子考出了所有考试中最好的成绩。</h3><h3> 我曾给儿子指定奋斗目标,能冲进全校百名之内,能上一个较好的一本。终于,儿子在高考中,冲进了全校八十名左右,成功地实现了目标!</h3><h3> 稍后,儿子难抑欢喜,得意地对我们说:“你们现在不再怀疑我的努力了吧,我还是读到书的!”</h3> <h3> 二十天后,在填好的二十多个志愿里,学生档案被长安大学提取。</h3><h3> 在我们的陪同见证下,儿子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h3><h3> 八月十八日,儿子怀揣录取通知,落脚古都西安。</h3><h3> 在报名之前,自然不会放过:临潼怀古,长安看花。</h3><h3> 高三时,我曾问儿子:“讲句真心话,你到底想不想读书?”</h3><h3> 儿子很坦率地说:“我不是想读书,我只是不想输!”</h3><h3> 我深信,有了这个“不想输”的劲头,儿子前方的路,必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顺畅。</h3> <h3>2019年8月26日于蔡锷故里――山门古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