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相聚亲 共叙家乡情

苑培业

<h3>  2019年8日23日下午6时,五原一中初中九十班的同学聚会在杨丽春同学的组织下,相聚在五原县新苑酒店。</h3> <h3>  前来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有:从厦门赶回来的刘文彬、路秀梅同学夫妻;从呼市赶回来的常克俭、孙建荣、杨映凯、谭丽萍、段淑满同学;从包头赶来的贾继光同学;从临河赶来的蔺瑞芬、菅根旺同学;中旗赶来的田同水同学以及五原城区和乡下的同学共计20人。</h3> <h3>  久别重逢的老同学见面后大家嘘寒问暖、相互问候、相互关心、感情真挚。</h3> <h3>  这次聚会,大家感慨五原家乡建设,缅怀先烈,珍视和平。一致倡议参观五原抗战纪念馆、五原农博园和葵花公园。</h3><h3> </h3> <h3>  第二天一早,大家相约在新苑酒店门前,乘坐一辆中巴车向五原抗战纪念馆出发。</h3> <h3>  五原抗战纪念陵园,占地面积327亩,建筑面积9979平方米。包括抗战纪念馆区、烈士陵园区、历史风貌区以及老街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再现、爱国主义教育、生态开放公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纪念园。</h3> <h3>  纪念馆内全面展示了内蒙古地区长达十四年的抗战历程。</h3> <h3>  五原战役。1940年3月至4月中国第8战区部队在绥远省五原地区对日伪军进行的进攻战役。</h3> <h3>  1940年2月包头、绥西战役后日寇退守五原,负隅顽抗。傅作义将军在亚马赖村主持召开团长以上会议,议定收复五原。</h3> <h3>  4月20日午夜同时向五原各敌据点发动进攻,21日拂晓县城外之敌大部被歼。23日县城光复。</h3> <h3>  这次战役中,我军679名将士为国捐躯,长眠塞北。傅作义将军为了缅怀英烈,当年在此修建抗日烈士墓一座。</h3> <h3>  参观完抗战纪念馆又走进历史风貌区和老街区。</h3> <h3>  五原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题,融科学、教育、参与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景区。河套文化是人类发展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典型代表。</h3> <h3>  生动丰富的河套民风民俗展示了河套人民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精神</h3> <h3> 被誉为“中国葵花之乡”的五原县,已有百年葵花种植史,每年有100多万亩耕地种植葵花,是五原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全国每7粒葵花籽就有一粒来自五原。</h3> <h3> 同学们都生长在五原这片土地,虽然长大成人,各奔东西,但根还在五原,心还在五原,身上散发着河套人民的味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 见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