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过去一段时间总感觉心脏不适,有时有疼痛点,有时有紧迫感,多数时间感觉心脏部位多了一个什么东西。我从网上得知心脏压迫感是冠心病的特征,考虑到家族多人有心脏病史,就产生紧张情绪。不管怎样,到医院去看看吧。</h3><h3>作为一个老马钢职工,对马钢医院有感情(虽然现在的中心医院已经与马钢没有关系了),就在网上预约了一个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号。</h3> <h3>来到医院,病人不多,看到诊室里面有一位老医生坐诊,我就上前述说我的病情,重点说心脏有压迫感。老医生听后让我先做个心电图,我知道这是心脏病检查中的最基本的项目。很快,我就把心电图报告交到老医生手上。他认为这个报告不能解释我的症状,我也这么认为的,因为我曾多次做过心电图,都看不出大问题。对于我的病症需要进一步检查,老医生就给我开了一张住院单,在住院部会有多种检查、治疗手段。</h3> <h3>来到病房后,又做了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液化验、X光拍片等等检查,但仍然不能确诊是冠心病,也不能确定冠状动脉堵塞状况。</h3><h3>了解到心脏造影又叫冠脉造影,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都说是一个微创小手术。我就问医生是否能做造影检查,医生说可以,于是给我安排在星期二。</h3> <h3>随后我查了一下心脏造影的风险,居然有几种 :</h3><h3>1、出血或血肿:穿刺部位的局部出血、全身出血、穿刺点血肿,血管痉挛、血管内壁损伤,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等,动脉闭塞等等。</h3><h3>2、造影剂肾病:造影就必须使用造影剂,造影剂需要经过肾脏代谢,尤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老年人容易并发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过敏。</h3><h3>3、导丝导管并发症:导丝断裂,导管断裂,导管导丝打结等等并发症,有时候骑虎难下,出不来进不去,更是让医生头大。</h3><h3>4、心血管损伤: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管痉挛、夹层、冠状动脉穿孔等等。</h3><h3>5、各种心律失常,各种栓塞。</h3><h3>看看这些风险病症都是很严重的,我就反思我的决定是否过于轻率?有没有其他方法诊断?再一想,如果风险概率很高的话,这种医疗技术不可能大量采用,医生也不会轻易下单子。再说不做一次彻底检查也不放心,否则将始终生活在恐惧之中。</h3><h3>在等待检查的一天里,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但愿自己不被归入少数派一类。</h3> <h3>星期二早晨,病房主治医生讲解了心脏造影过程,穿刺点选在右手腕部,在动脉上切口,插入细导管至心脏部位注入造影剂,用X光射线拍照,就能看到清晰的心血管形态。如心血管局部变细就说明有堵塞,堵塞达到50%以上就可以确认为冠心病,堵塞达到75%以上就建议安装支架。因为动脉已经开了创口,发现堵塞严重需安放支架就可以一次完成,减少动脉创伤。因此需要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当堵塞达到75%以上时医生会出来与家属协商是否安装支架,确定后立即安装。此外,心脏造影本身也有一定风险,医生须履行告知程序。因为医学方面专业性过强,一般来说只能按医生建议做。</h3> <h3>我被安排在第六个,大约在11:00做手术。一项准备工作是点滴生理盐水的预备。,使用另一种针头和特殊胶布,是一张透明的圆形胶布,覆盖了整个针头,且粘性很强,挂上一瓶500ml盐水,在里面注入一种含钾药水,起促进排泄造影剂作用,调到滴速很慢,以维持到手术需几小时。大约10:30,护士长来说准备进手术室了。因为前面几个都很顺利,所以提前了。于是护士举着吊水瓶带我来到一楼导管室。</h3> <h3>当厚重的大门打开时,感觉里面的气氛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地面光亮一尘不染,宽大的走廊除了一张办公桌和门口的两双鞋子,没有任何杂物。里面护士接过了我的瓶子,要我换了拖鞋,带我到手术室门口,用脚碰了一下门边的脚触开关,大铁门悄然开了,我发现里面是一个正规的手术室,两张手术台,许多不知名的设备围在手术台旁,有的落在地上,有的挂在天花板的轨道上。整个手术室寂静无声,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规范而又有效。</h3> <h3>护士低声发出简短而又明确的指令,带我上了近处的一个台手术台。走上一个金属踏步上,脱鞋躺在台上,眼镜拿掉。左脚踝处夹上一个电极,又在领口处粘上两个电极,看样子是做心电图监测的。另一个护士来给我的右手进行消毒,从手指到手臂擦了两遍消毒药水,然后从头到脚盖上一块蓝色的塑料织品,应该是为了隔离有菌区。手臂处还套上了一块带孔的布。过一会儿,一位戴眼镜男医生来了,说要给我打麻药。我感觉被针扎了一下,有药水注入。我想这就是局部麻醉,但没有麻木感觉,现在该是手术医生上场的时候了。</h3> <h3>可是这位“麻醉师”却没有走的意思,继续在我的手腕处摆弄着什么,这时我感觉手腕上有胀痛感。护士从天花板上移动吊挂轨道推来一个吊挂的透明塑料外壳的设备,应该是监控显示器。这时在我上方的一块矩形屏幕状X光设备自己移动起来,带着轻微的嗡嗡声音,使我仿佛置身于科幻大片的场景之中。屏幕在三维立体空间移动,到我胸部上下左右和侧边不同部位分别停顿了一下,发出一声信号,再到下一个部位,大约有五、六个位置,大概是从不同方位观察心脏血管的形态。然后吊挂监视屏被移走,医生说好了,我感到很惊奇,怎么没有感觉就好了。</h3> <h3>医生又在我手腕上套上了一个环,并拧动一个旋钮,紧紧压在手术创口上。随后身上覆盖物全部拿掉,手术至此全部结束,大约十几分钟,比我预想的时间短得多。</h3><h3>我很轻松的下了手术台,感叹医学技术先进程度以及医生的操作熟练程度,也庆幸没有发现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否则会给我装支架的。然后我被移交给门口等候的病房护士,顺利的回到病房。</h3> <h3>护士长交代要大量喝水,至少1500ml,排尿四_五次就差不多了。手腕不能动,防止创口挣开,手指要多动,帮助血液循环。三个半小时后松一点,八个小时去掉压迫止血带。</h3><h3>躺在床上,左手吊盐水,右手有止血带,都不能随便动。止血带压得很紧,整个手肿胀起来,皮肤发紫。起初手指发麻,半个小时后疼痛难忍,手指活动基本没有缓解作用。此后是难以忍受的持续疼痛,从手背、手腕到手臂,没有间隙,无法缓解的疼痛。</h3> <h3>强忍着过了三个半小时,护士来把压紧旋钮松了一扣,但似乎没有什么作用,仍然又胀又痛。以后每一个小时松一扣。等盐水吊完又吊舒血宁,又吊近一个小时,终于吊完了,拔掉针头,左手自由了,可以帮助右手活血止痛。采用挤压方法,把肿胀部位压一压,松一松,强迫血液循环,有点作用。松了三次后,5:30左右全部松了,还要保留一个小时才去除止血带,前后六个半小时。做手术没有痛苦,却在手术之后才真正理解了“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真理。拆卸止血带后,一种终于解放了的感觉,过一会儿疼痛感逐渐消退,可是压痕第二天才恢复,拇指皮肤还有麻木感,创口旁边还有一点水肿。创口贴了一个小胶布,说需三天不能沾水,不能用力如拧毛巾,否则一旦动脉创伤撕裂全身血液会很快流尽。</h3> <h3>过了一天,右手基本恢复,只有拇指皮肤有些麻木,创口旁边有一长条水泡。两天后撕掉胶布,看到手术创口真的很小,大约四毫米长一条细线。</h3><h3>此生第一次的心脏造影手术结束了,结论是好的,打消我很长时间以来的心梗担心。而手术过程给我留下难以忘却的记忆。不过,造影的结果还不能解释我的症状,看来我还需要准备其他的检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