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陕西省时光永恒旅游摄影团</h3><h3>行摄时光(2019东北边疆)万里行</h3><h3>一行49人,</h3><h3>2019年8月22日从西安出发开始为期40天的中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国界线边疆万里行</h3><h3>(2019东北三省,内蒙古边疆万里行)预计9月30日返回西安</h3><h3>(井好民老师拍摄提供)</h3> <h3>老龙头坐落于河北省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1990年以前这里曾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h3> <h3>梁作礼老师拍摄</h3> <h3>盘锦红海滩位于渤海湾东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湿地内,辽河三角洲的盘锦市,是一处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海滩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辽宁省优秀旅游景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境内。属于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背景,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依托,是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红海滩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背景,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依托,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景区。</h3> <h3>鸭绿江断桥原为中朝界河鸭绿江上第一座大桥。始建于1909年。桥长944.2米,宽11米,十二孔,其中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开合,便利船舶航行。抗美援朝期间大桥被美军炸毁。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h3> <h3>《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h3><h3>填词:麻扶摇</h3><h3>谱曲:周巍峙</h3><h3>雄赳赳</h3><h3>气昂昂</h3><h3>跨过鸭绿江</h3><h3>保和平</h3><h3>卫祖国</h3><h3>就是保家乡</h3><h3>中国好儿女</h3><h3>齐心团结紧</h3><h3>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h3><h3>雄赳赳</h3><h3>气昂昂</h3><h3>跨过鸭绿江</h3><h3>保和平卫祖国</h3><h3>就是保家乡</h3><h3>中国好儿女</h3><h3>齐心团结紧</h3><h3>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h3><h3>创作背景</h3><h3>195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然一声令下,部队立即由生产队转为战斗队。部队参战前夕,连营团召开誓师大会。麻扶摇负责草拟全连的出征誓词。在1誓师大会前的一个夜晚,麻扶摇写下了"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h3><h3>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的词句。这就是后来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原歌词。</h3> <h3>中国人民志愿军</h3><h3>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h3><h3>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是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为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至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分批从朝鲜撤离。1959年1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建制均被撤销。</h3> <h3>鸭绿江大桥断桥……呐喊!</h3><h3>若是财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h3> <h3>时光在父亲站过的地方……!</h3><h3>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h3><h3>纪念塔于1948年冬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落成。纪念塔用白色花岗岩砌成。塔体为花岗岩、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造型由环形塔基、圆形塔座、方型塔身、铜铸塑像四部分构成,通高10.73米,方向南偏东10度,俯瞰丹东市区。塔顶矗立着一尊铜铸解放军战士塑像,高2.08米,重约2吨。他头戴棉军帽,帽上有五星,身着棉大衣,胸前佩两枚勋章,右手持枪,左手振臂呐喊,仿佛是在呼唤人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冲锋,那勇往直前的神态气势,栩栩如生。青铜雕像设计制作者为古达,丛肇芝设计基座,辽东军区后勤部协助制作。</h3><h3>中文名称</h3><h3>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h3><h3>地理位置</h3><h3>辽宁省丹东市锦江山公园</h3><h3>著名景点</h3><h3>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h3><h3>兴建时间</h3><h3>1948年冬</h3><h3>塔正面镌刻着立体鎏金塔名题字“为解放辽东人民而牺牲的烈士纪念塔”和“1949年10月1日奠基”一行小字。</h3><h3>塔东侧题词是: “为解放辽东人民而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有信心来完成你们所未竟的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辽东省委员会 辽东省人民政府 辽东军区司令部 政治部敬志 公元1949年10月立”。总计82个字,由当时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张闻天撰。</h3><h3>塔西侧题词为:“为解放辽东人民而牺牲的烈士千古!全市人民将永念你们的伟绩,以英勇而勤劳的工作建设新安东。中国共产党安东市委员会 安东市人民政府” 总计62个字,由当时安东市长陈北辰撰。两侧字均为原辽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佟冬的手迹。</h3><h3>烈士塔周围苍松翠柏环抱,正面有花岗岩铺成的路面,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来此公祭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h3><h3>这座纪念塔不仅是丹东的骄傲,也是游人瞻仰的革命文物。1962年4月12日,这座纪念塔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又被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时光的父亲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拍摄</h3> <h3>宽甸县下露河乾坤湾</h3> <h3>下露河乾坤湾</h3> <h3>绿江,则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东部山区,东与吉林省,集安市接壤,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鸭绿江水与浑江水在这里犹如二龙聚首,把绿江这个东方明珠高高举起。绿江村距宽甸县城130公里,距集安110公里,距恒仁110公里左右,是两国、两省、两江、三县的交汇处。绿江村有14个居民组,550多户农民在这里居住,有2000多人口,百分之六十的农户以打渔为生。主要有汉、满、鲜三个民族构成。这里是纯天然原生态自然风光的最好体现,既有北方山水的雄伟壮丽,又有南方山水的灵秀清新。在这里还可以观赏到两国风光及二江隽永,绿江无工业污染,无论哪条山间的流水都可以直接饮用,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六大无污染地区之一</h3> <h3>姜家大院……</h3> <p class="ql-block">农家乐大锅饭</p> <h3>中国朝鲜鸭绿江……两国</h3><h3>辽宁省吉林省浑江……两省</h3><h3>鸭绿江,浑江交汇处……两江</h3> <h3>高句丽遗址位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东邻朝鲜。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多的高句丽文物古迹,包括山城、陵墓、碑石、上万座古墓和众多的出土文物,构成令世界瞩目的洞沟文化。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集安市作为高句丽政权的都城长达425年之久,留下了许多蜚声遐迩的文物古迹。集安高句丽遗址闻名海内外,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8月29日早6点20分从宾馆出发,十分钟就到了长白山游客集散中心,等到7点20分才开始售票。</h3><h3>门票105元,60岁以上半价,</h3><h3>65岁以上免票。</h3><h3>交通车分三道:</h3><h3>景区外摆渡车(车行40分钟每人20元)、</h3><h3>景区内摆渡车(车行15分钟每人85元)、</h3><h3>主峰交通车(车行16分钟每人80元),</h3><h3></h3><h3>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天池、瀑布、温泉广场、小天池、谷底森林等,门票管三天</h3> <h3>长白山天池</h3> <h3>东北铁锅饨</h3> <h3>防川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珲春市东南部,距市区75公里。风景区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地带,面积为20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濒临日本海的景区,也是中国距离日本海和日本最近的地方。防川涉江临海,依山傍水</h3><h3>防川东面是俄罗斯的边境路小站包得哥尔那亚,这里距离日本海仅仅不到2公里远,日本海清晰可见。西南面隔图们江与朝鲜豆满江市相望。俄朝的这两个城市由图们江上的一座铁路在桥相连接,是联结俄朝陆路贸易的惟一纽带。从防川沿图们江而下,公15公里即进入日本海,可成为中国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欧亚大陆桥”。往防川村前数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沙俄代表巴拉诺夫临立的“土”字界碑。从这里到图们江口只有15公里,可以远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了望塔,远处那雾气蒙蒙的日本海连着天际;近处中朝俄三国的景致尽收眼底,左侧是俄罗斯的边城包德哥尔那亚,右侧了隔江则是朝鲜的豆满江市。按防川人的说法,这里就是“眼看三疆山川风貌,耳听三国鸡鸣狗吠”。</h3> <h3>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世界地质公园。距离牡丹江市区仅百余公里。“镜泊”意为“清平如镜”。</h3><h3>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距牡丹江市110公里。为第四记初火山爆发玄武岩流演赛牡丹江河道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湖水南浅北深,湖面海拔350米,最深处超过60米,最浅处则只有1米;湖形狭长,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公里,面积约91.5平方公里。景区总面积1214平方公里,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h3> <h3>密山口岸国门位于兴凯湖西北端的中俄界河白棱河河口,距密山市市区38千米,距俄罗斯图里洛格口岸2千米。国门采用仿古长城建筑风格,平面布局,南北对称。庄严雄伟的口岸国门,与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世界最小国界桥白棱河桥及口岸公路大桥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旅游景观</h3> <h3>白棱河上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小桥,它宽不足1米、长不到7米,这就是鸡西煤机厂1972年建造的白棱桥,是被世界吉尼斯记录列为“世界上最小的界河桥”。这座界河上的小桥,是当时中苏两国边防部队为方便会晤建造的,桥的中方一侧是有护栏的铁桥,对方是无护栏的石板桥,在桥中心双方交界处断开了10厘米左右的缝隙即国界线</h3> <h3>中国俄罗斯白凌河国界碑</h3><h3>时光宣誓主权</h3> <h3>兴凯湖是东亚最大的淡水界湖,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北属中国(1080平方公里),南属俄罗斯,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50公里。平均水深3米,最深入10米,呈葫芦形,琵琶状,蓄水容量283亿立方米,国家一级水质。以“水域浩瀚、气势磅礴”著称。</h3><h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王震将军的十万转业官兵和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在这里建设开发,创造了伟大的北大荒精神</h3> <h3>乌苏里江起点</h3> <h3>中国俄罗斯乌苏里江起点国界碑</h3><h3>时光宣誓主权</h3> <h3></h3><h3>虎头要塞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是日本关东军为进攻苏联,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界)上建立的一个战略军事基地,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留下的极其重要的罪证之一。 虎头要塞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处于伯力——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着远东铁路的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其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如今在此遗址上建立了虎头地下要塞博物馆,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了日本侵华罪行的见证。</h3> <h3>抗日烈士纪念碑</h3> <h3>参观虎头要塞……接受爱国主义再教育……只有强军……强国……才是硬道理!</h3> <h3>虎头原属内地。远古时就有赫哲族先民于沿江及山林中捕鱼、狩猎、采集山产品,过着不定居生活。至清初称尼满河,后叫呢吗口。</h3> <h3>中国俄罗斯乌苏里江界碑</h3> <h3>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最终,中国军队获得胜利。但致使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正式破裂。</h3> <h3>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中国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h3><h3>北大荒这里并非自古以来就荒凉无人开垦,曾经击败辽与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发展。清朝时满人大量入关,俄国势力趁虚进入;加上清王朝为了巩固祖先的龙脉,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使得边境千里人迹少见。</h3> <h3>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2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6°30′44″-47°34′26″,东经133°07′26″-134°20′16″。南部与完达山脉相环抱,北部与三江平原相依托,县域总面积6765平方公里。既有秀丽的山川,又有广袤的平原,多样的地貌,形成了“五山一水二草二分田”的格局。</h3> <h3>抚远县,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地理方位是东经133° 40′ 08″至135° 5′20″,北纬47° 25′30″至48° 27′40″,是中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全县边境线长275公里。县政府所在地抚远镇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乌苏镇距离俄西伯力亚大铁路在远东地区最大编组站卡杂科维茨沃2.5公里。在黑龙江省及佳木斯市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抚远县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之美誉。</h3> <h3>中国俄罗斯(黑龙江)抚远县国界碑</h3> <h3>中国俄罗斯黑龙江抚远县国界碑</h3><h3>时光宣誓主权</h3> <h3>抚远县东极鱼市</h3> <h3>这里到处是大鱼</h3> <h3>抚远黑龙江鱼展馆占地800多平方米,陈放着黑龙江水系特有的鱼种。其中包括“有淡水鱼之王、水中活化石之称的鳃蝗鱼标本”黑龙江盛产的名贵鱼种“三花五罗”标本和大马哈鱼标本。大的鲟鱼标本长达3米,小的麦穗鱼标本只有4厘米左右。最小的还有黄豆校大小的马哈鱼卵。</h3><h3> 鱼展馆为人们了解黑龙江鱼种生活习性和丰富的鱼文化提供了平台,成为抚远县特有的教育游览场所。</h3> <h3>黑瞎子岛今年发大水,为安全岛上关闭</h3> <h3>津口赫哲族民族村位于同江市东北部,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依山傍水。水陆交通便利,与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邻。</h3> <h3>赫哲族素以三江为家,渔猎为主,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民间文学为依玛坎、说胡力.民歌有嫁阔令、赫尼娜;乐器有口弦琴、单面手鼓;有各种民间舞蹈。民族体育项目主要有插草球、骑马等。民族喜食品种有杀生鱼、烧塔拉哈。炒鱼毛(鱼松)。有民间喜庆大会乌日贡。手工艺品有色骨制品、木刻、桦树皮缝制品等。村里有民族博物馆,收藏赫哲族历代出土文物、手工制品和生产工具等</h3> <h3>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h3> <h3>陕西省时光永恒旅游摄影团</h3><h3>行摄时光(东北边疆)万里行一行49人与赫哲族民俗村的传承人(吴丁克.玉梅)及赫哲族演员合影留念</h3> <h3>中国俄罗斯(黑龙江,松花江,混同江)三江口国界碑</h3><h3>时光宣誓主权</h3><h3>只有强军……强国……才是硬道理!!!</h3> <h3>三江口景区位于同江市区东北7公里处的三江口,地理位置优越。三江口以"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而闻名遐迩。松、黑两江在这里并肩前行,两江之水,北黑南黄、泾渭分明,东流数十里而不交融,蔚为三江奇观。我国南北公路大动脉"同三公路"起始点就座落在三江口。三江口又是历史上的著名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有多次战争发生。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现代文明构成了三江口景区独特的风景画卷。</h3> <h3>同三公路"标志广场是景区的主要景点。广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由标志塔、零公里碑、雕塑群、草坪、花坛、环路灯光夜景和绿化带组成。32米高的标志塔巍峨耸立,直上云霄。标志塔造型别致,寓意深刻。方锥形塔身,象征着黑龙江人团结一心,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塔身及"S"形曲线环组成了"T"、"S"图案,象征着同三公路南北大动脉的贯通;螺旋曲线和塔尖上的方向盘象征着全省经济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h3> <h3>陕西省时光永恒旅游摄影团</h3><h3>行摄时光万里行……足迹</h3><h3>探索发现中国的每一寸疆土……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共圆中国梦!</h3> <h3>各民族大团结万岁</h3> <h3>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h3><h3><br></h3> <h3>强军……强国……祖国统一……共圆中国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