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海的美篇

蓝色的海

<h3> 天下第一关 七彩丹霞貌</h3><h3> ——记大西北之旅(二)</h3><h3>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林则徐感叹崤山与函谷关之险与它相比,仿若一颗小泥丸。诗文中的“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游览之处――天下第一雄关!</h3><h3> 从酒泉市坐上公交车,每个人只需付上7元钱,就可到达嘉峪关市。在养精蓄锐之后,第二天上午我们按照既定行程叫上一辆出租车直接奔赴目的地。嘉峪关,它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起始点。在没有到访之前,我的脑海中经常会跳出对边塞的臆想:在无尽的戈壁上,永远吹着凄厉的朔风,在风定的夜晚有一轮大得可怕、明亮得过分的圆月,而城楼上立着戍守的黑影,真是说不出的凄凉,说不尽的孤寂…… </h3><h3> 坐在出租车内,远远地就已瞥见由黄泥筑成绵延的城墙,嘉峪关终于到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提醒我:你的想象有偏差哩!嘉峪关依山傍形,建筑雄伟,需要人以九十度的抬头姿势来仰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红底的大匾额,上书六个黄颜色的大字:天下第一雄关!</h3><h3><br></h3> <h3><br></h3><h3> “天下第一雄关”其实在见多识广的现代人眼中似乎是不值一提的,毕竟在如今的大都市当中还有什么样的摩天大厦是现代人所建造不了的呢?</h3><h3> 但是来到这里,你依然会在心里竖起大拇指,因为这里是春风都难以到达的沙漠戈壁,环境实恶劣不堪;这里是机械化踪影全无的,纯由人力垒砌而成的军事堡垒,建筑却肃穆雄奇;这里是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防御真森严有序。</h3><h3> 嘉峪关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所以这个“天下第一”的名号,它当之无愧!</h3><h3> 这里有功能各异的楼所,有士兵站岗戍守的角楼,有放置兵器的敌楼,有调剂军旅生活的戏楼,还有占地面积并不大的游击将军府……</h3><h3> 将军府邸屋顶均装饰着龙头,这些龙头样貌凶悍,大多冲着关外方向咆哮。而议事大厅镌刻着门联:金鼓动地战旗猎猎映大漠,铁垒悬月轻骑得得出长城。“战旗猎猎”“轻骑得得”,这里原是时刻都不能松懈的边防之地,而如今我们却边游览,边谈笑,边拍照,好不惬意,处在和平年代真心好呀!</h3><h3> 嘉峪关最终还是失守了!明正德十一年间,吐鲁番满速儿汗入寇肃州,游击将军芮宁中箭身亡,全军陷没……</h3><h3><br></h3> <h3><br></h3><h3> 带着唏嘘感慨,我们再次乘上出租车去游览天下第一墩。说实话当看到这黄泥夯筑成的墩台时,我心里只能吐槽:就这一土疙瘩也能称天下第一!看完介绍后才再次感受到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原来这不起眼的黄泥墩台是嘉峪关军事驻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明代万里长城的发端处,有着屯兵、传递军情等重要作用。</h3><h3> 转了一圈,就可以往出口处乘坐出租车去寻找下一站--悬壁长城。看着随陡峭山势一起一伏的长城,我明白了它名字的由来。内心敲着小锣鼓,我迈开不那么坚定的步子拾级而上,在倾斜度过大的地方驻足回望,有头晕目眩之感,不能久立。难怪有诗云:“万里长城万里关,迭障黑山暗壁悬。”</h3><h3><br></h3> <h3><br></h3><h3> 回到市内,我们马不停蹄地乘坐高铁前往张掖。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了目的地,不承想连续问过几家酒店都已客满,哪怕在美团上也显示再无房源。小汪大叫大嚷着肯定:今晚我们得露宿街头了!好在最终我们还是有了落脚点,不至于悲惨到要以地为席以天为被的地步。</h3><h3> 次日一早我们坐上出租车前往景区,一路行驶很是拥堵,司机释疑说,除了是旅游旺季的缘故,还因为往景区的那条路上有公墓,今天正是他们祭扫的日子。看着路两边的油菜花,我倒了然了。这西北边的风俗与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甚至公路上的交规也不同:这里直行的同时,对面车辆可以左转;高速路上也不是全封闭的,限速80。</h3><h3> 到达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买好车票门票,我们从北入口登上旅游大巴士,一路走走停停,在一站停下浏览够了,就接着再坐一辆大巴士,直至观赏完所有景点又回到北入口处。这一路我们途经了仙缘台、云海台、锦绣台、虹霞台,而这些景观名前都缀有“七彩”二字。这些群山由于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丹霞地貌,当地人夸称“一眼七彩丹霞,天下群山无色”。</h3><h3> 这丹霞地貌确实与众不同,这儿的山坡坡面好似荡漾着凝固的水纹,一道道的,红的、橙的、黄的、绿的,以红色居多。难怪称为“丹霞”,“丹”为红,“霞”含多彩之意。但客观评价,我认为张掖的山色明艳、山貌独特,但山形却逊于桂林的秀美,三清山的清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