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之旅 (三)

低调

<h1><b>北海清晨街景</b></h1> <h1><b>早餐猪脚米粉、牛肉米粉。</b></h1> <h1><b>  早餐后七点半出发,北海-东兴,(高速202公里,省道196公里)我选着走省道欣赏路上风景。唉!这段风景一般,路面较好,有一处收费站,五处测速拍照。</b></h1><h1><b>建议:此段走高速,柳北高速-兰海高速-钦东高速在钦州西下高速。</b></h1> <h1><b> 十一点五十分到达《大清国一号界碑》</b></h1> <h1><b>  中国边界线0起点界碑,坐标在东兴市竹山村。</b></h1><h1><b> <font color="#ed2308">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2011年7月的系列特别节目电视专题片《边疆行》,起点就是从这里出发的。</font></b></h1> <h1><b>   东兴作为中越边境重镇历史久远。早在清朝,就在这里设置许多界碑。在北仑河入海处的东兴竹山港,也是中国的海岸线与陆防线交汇的零点处,“大清国一号界碑”。这块古老的界碑高逾1.7米,碑身上“大清国钦州界光绪拾陆年贰月立”等字样清晰可见,斑驳的青苔色似乎讲述着界碑的百年沧桑。这块碑是2009年在东兴市中越边境北仑河沿线挖掘出土。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清光绪十六年,由当时的钦州知府与法越官员共同签署“界约”,于此立石约界,称“大清国一号界碑”。这样的“古董界碑”在广西共有33块,东兴就占8块。</b></h1><h1><b> 一块块国界碑守望着中国领土的完整,无声地宣示着国家主权的神圣。</b></h1> <h1><b>竹山山海相连地标广场标志</b></h1> <h1><b>  从1号碑走大堤到东兴口岸沿路都可见铁丝网、2米高的玻璃围墙等阻拦设施。具当地人介绍,越南人每天早上都从对面坐船到中国岸边,然后爬上来,根本不用所谓签证。</b></h1> <h1><b>  新立界碑大多数有1.2米高,“中越所立的界碑尺寸相当,但越方的界碑是空心的,中方的界碑都是实心的,而且几乎都是整块的花岗岩,使用寿命至少是100年。”中越边境的勘界和立碑工作直至2009年底才基本完成。整个中越边界界碑达到2000多块,比原先估计的增加400多块,有媒体称中越边界是“界碑最密集、最清晰的陆地边界线”。</b></h1> <h1><b>北仑河</b></h1> <h1><b>  十三点三十分到达东兴口岸,找了个宾馆(老板娘是山东的媳妇&nbsp;,也算老乡),询问去《越南芒街》一日游需要怎么办手续,她说可以给联系一家旅游公司领着去办签证(180元/人,比外面的旅行社便宜40元/人。),导游费100元/天。签证办理顺利,一个小时办理完,把行李送到宾馆,下来游玩。</b></h1><h1><b> 东兴口岸处于北仑河与越南哥龙河交汇处,相距越南芒街口岸仅100米,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每年进出口货物近百万吨,出入境人数每年高达300万人次以上,在广西同类口岸中位居第一,在全国陆路口岸中排名第三。</b><br></h1> <h1><b>  《东兴侨批馆》是上世纪初“邮路”,在“下南洋”热潮中,潮汕人成群结队前往东南亚经商,家中老小的生计全靠外汇支援。外汇和信件一般由民间的侨批局(汇兑及邮政中介),通过海上交通线运回国内。1942年前后,日军攻占香港,潮汕、闽南地区相继沦陷,海上交通线被封锁,百姓生活出现危机。当时广州侨批局一名批脚(邮差)经过探索,发现经越南芒街进入中国东兴是当时唯一可通行的邮路。于是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大批外汇和信件得以经此输入国内,形成了著名的“东兴汇路”。当时,位于现在东兴市建设街上的侨批馆,则是侨批局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和中转站,为汇路畅通起到了重要作用。</b></h1> <h1><b>  此碑是1958年东兴县人民委员会与越南海宁省政府商定,为在1954年的援越解放斗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立的这座纪念碑。</b><b>纪念碑位于</b><b>东兴市东兴镇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内,</b><b>占地面积10多亩。西面、南面、北面均有石阶可上。纪念碑由碑身和碑座构成。碑身高13米,沿着正南面66级台阶拾级而上,抬眼可见纪念碑正面用中越文镌刻的“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同样用中越文刻着“光荣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碑座长6米、宽4米、高3米,正北面均以灰黑色大理石镶上。正面东侧刻有刘镇夏、陈凤鸣、项世秀、苏芳勤、郑儒兰、徐春田等中方烈士名字。正面西侧用越文刻有越方烈士名字。背面介绍两国共同战斗的背景,讴歌两国人民的战斗情怀。两侧刷浅灰色石米。</b></h1> <h1><b>  对面两座楼中间有个金黄色的“盖子”,就是越南芒街赌场。没看到的朋友就把👇照片放大哈哈哈……</b></h1> <h1><b>  五号碑位于东兴口岸友谊桥下的滨河路边,旁边就是胡志明亭。</b></h1> <h1><b>  《边疆行》电视系列特别节目里报道过这家炒螺店,主持人介绍,老板是越南人,在这里经营了很多年,当地人最喜欢吃他家的炒螺。逛了一圈我们也来到这家店,店里有各种海螺,有些螺都叫不上名字,想拼盘多点几种海螺,老板说不能拼一起,我点了三种老板说基本够吃了,吃起来香甜爽口,调料别致,辣椒酱加柠檬汁,味道鲜美。</b></h1> <h1><font color="#191919"><b>越南炒面,炒的方便面,坑……😂😂😂😂😂😂</b></font></h1> <h1><b>  口岸夜景🌃,街上到处都是背包卖香烟的,越南香烟和内地香烟,中华、玉溪各种香烟卖的比内地便宜很多,看看也没敢买。再是红木家具店,进去也只是欣赏欣赏。哈哈哈😂</b></h1> <h1><b>D7: 共计1244元</b></h1><h1><b>1、油费285元。</b></h1><h1><b>2、水果38元。</b></h1><h1><b>3、停车费25元。</b></h1><h1><b>4、住宿费80元。</b></h1><h1><b>5、办签证、导游费640元。</b></h1><h1><b>6、餐费176元。</b></h1> <h1><b>  清晨外面还下着雨,天气稍微有点凉爽,起床吃早餐,转了一圈还是米粉😫,孩子看到米粉有点恐惧的感觉。</b></h1><h1><b> 九点钟导游与我们联系,见面后介绍出境的注意事项。出发,芒街一日游。</b></h1> <h1><b>  一条红白线就是中国与越南的分界线,一步跨两国。友谊桥上来来往往的人有游客、商贩、打工妹(仔),很多越南人在东兴打工,早上过来,晚上回家。</b></h1> <h1><b>越南国门</b></h1> <h1><b>越南界碑</b></h1> <h1><b>芒街街道一角</b></h1> <h1><b>芒街广场</b></h1> <h1><b>  午餐糯米鸡、越南小炒、啤酒加冰、水果沙拉。</b></h1><h3><br></h3> <h1><b>越南界碑留念</b></h1> <h1><b>  没有这个牌子根本看不出来是战争遗址,无护栏,现在已成烂危楼,当地人把这里当成停车场了。</b></h1> <h1><b>晚餐一扫光😂😂😂</b></h1><h3><b><br></b></h3><h1><b>D8: 费用共计460元</b></h1><h1><b>1、餐费373元。</b></h1><h1><b>2、冷饮7元。</b></h1><h1><b>3、住宿费80元。</b></h1> <h1><b>  再见了东兴,下一站凭祥口岸。东兴-凭祥(高速304公里,沿边公路255公里),计划沿边公路不改变。</b></h1><h1><b>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欣赏着山川河流,拿起手机、相机记录下沿途美景。</b></h1> <h1><b>连续S湾</b></h1> <h1><b>  下午两点二十到达凭祥友谊关口岸,</b><b>口岸坐落在凭祥市西南边陲,口岸得名于友谊关,</b><b>是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盟各国最大的陆路口岸,</b><b>是中国九大名关中唯一的边关。</b></h1> <h1><b>  周恩来与胡志明会见过的地方,正在维修,停止参观。</b></h1><h3><br></h3> <h1><b>  计划游览完友谊关口岸住在凭祥市区,出口岸看时间还能赶到下一站《硕龙镇》,继续前行,奔跑在沿边公路上,夕阳下的山川更美。</b></h1> <h1><b>  走在大山深处,看见当地村民摘的龙眼、香蕉,停下车想买些,他们说摘这些是送给亲戚的,不卖,后来老人拿了些龙眼给我们,谢谢🙏。下张照片就是给我们龙眼的老人。</b></h1> <h1><b>路两边全部都是甘蔗</b></h1> <h1><br></h1> <h1><b>  晚上八点半到达硕龙镇,找了个农家住下。硕龙镇正在建设口岸,农家老板说2020年都可以从口岸出入越南。</b></h1><h3><b><br></b></h3><h1><b>D9: 费用共计281元</b></h1><h1><b>1、餐费158元。</b></h1><h1><b>2、水果22元。</b></h1><h1><b>3、门票21元/人。</b></h1><h1><b>4、住宿费80元。</b></h1> <h1><b>  所有照片都是手机(苹果7P、华为P10)拍摄。</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