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岁月沧桑话施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路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span></p><p class="ql-block"> 涧河是新野唐河两个县的界河,新野施庵的中部东部这一带自古以来被称为“老东岗”,涧河进入新野境内的走向基本是自北向南,紧贴着老东岗东部边缘曲折蛇行,出新野境后,稍微摆向东南方向,不久,便注入了唐河。涧河和唐河交汇之地沿唐河上游不远处,有一座古镇,名曰郭滩。唐河曾是南阳盆地江汉流域的一条重要航道,郭滩,正是这条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同时,郭滩又是东西交通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链接。河面白帆点点,驿道马蹄笃笃,水路、陆路交通要道,古来便是繁华兴盛之地,豫、湘、川等地商贾云集,商品物资集散丰盈,财源滚滚而来,历来素有“银郭滩”之称。</p><p class="ql-block"> 唐河蜿蜒而下,到下游与白河交汇称唐白河,注入汉江,进而汇入长江,终归大海。白河,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下,依次流经洛阳嵩县,南阳的南召县、方城县、南阳市卧龙和宛城两区、新野县,入湖北省襄阳县,与唐河交汇后,汇入汉江,再入长江。“唐河湾多,白河滩多”,不管是湾不管是滩,都是说河道曲折,到此处河道开阔,泥沙松散,河水平缓,沙洲点点,鸥鸟翔飞,看似一派优雅自在的风光,实际却是潜流暗藏,一到洪水泛滥之时,滔滔河水,恣肆汪洋,如脱缰野马,狂澜无羁,极易冲破原有的束缚,另寻他途,改道前进。</p><p class="ql-block"> 白河历史上有两次有名改道,最后一次是明隆庆四年,在新野沙堰段决口改道,“夺潦河为主道”,河道西移,形成新老白河。白河也曾经是江汉流域在南阳的重要航运水道,自改道处溯流而上,便是古地瓦店码头。汉光武帝刘秀“舂陵起兵”之初,曾与莽军在此遭遇大战,不敌而逃,随留下诸多“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瓦店紧依白河,也是南北古驿道的重要链接,元设林水驿,古来水陆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素有“小长安”、“铜瓦店”之称。“银郭滩”和“铜瓦店”距离约30公里,郭滩在南偏东方向、瓦店在北偏西方向,两个沧桑的古镇码头遥遥相对。施庵,恰处于自南向北三分之一处,有资料显示,施庵所处位置原是“南北要道”,这个“要道”大抵就是连接铜瓦店和银郭滩的区间交通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span></p><p class="ql-block"> 明宪宗朱见深是个有争议的皇帝,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各有千秋。一方面“英明宽仁”,复苏经济;一方面又建“西厂”、任用“传奉官”、扩建“皇庄”。皇庄就是皇帝的庄园,就是把官田民田等田地,变成皇家自己的私产,皇庄上的人口、税赋、粮食、木料、动物等等一切收成,皆归皇帝的“小金库”。此举,极大地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动摇了帝国的经济基础。由此,后世曾有明史研究者认为,明亡的始作俑者正是这货。但皇庄并非这主儿独创,汉唐时代的“苑”、宋代的“御庄”、“奉宸庄”等也属于皇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正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但明宪宗此举却使这种做法扩大化,从而使皇庄数量激增,后世竟达土地面积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多,以至国库空虚,无力养兵,埋下了大明帝国灭亡的种子。在皇帝的躬身示范下,皇亲国戚、龙子龙孙,省府州县、大小官吏,甚至地主老财、土豪大户,纷纷上行下效、推波助澜,一时间,大明帝国到处充斥着“皇庄”“王田”“官庄”“庄田”“庄园”等等,还有许多以“庄”以“田”命名的地方,许多地名就是由此而来。而施庵的北边的南阳市“官庄”工区,也应该是此类性质吧?而施庵所在的这个地方,原来则属于一个大户的“庄田”。</p><p class="ql-block"> 朱见深在位23年,宪宗是庙号,年号是成化。也就是明成化年间,施庵这个地方并无人口集聚,只是一片广袤的岗丘田地。由此向西北方向的瓦店有一个施庄,施庄有一个施姓大财主,这一大片近千亩(960亩)的土地就是施大户的田庄。关于施大户,因无记载资料可寻,想来也是骡马成群,广置庄田,勤俭持家,累资不菲。但也不能事事尽如人意,施家虽富甲一方,却膝下荒芜,并无子嗣男丁继承香火,待施老爷百年之后,其遗孀母女觉得无依无靠,思前想后,遂决定将此处田产捐出,并修建一座庵堂,入住修行,岁月不居,以此来度过漫长的日日夜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span></p><p class="ql-block"> 佛教在汉代自印度传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迅速对这种宗教进行了吸纳和改良,融进了许多汉文化元素,使其得以在中华大地上逐渐传播,融合发展。在我国古代,庵,原是指女子学习之地,就是女子学堂,相对封闭,尽量不与外界往来。后有出家信佛的女教徒,为避免在佛寺与和尚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不便,也入住庵堂修行。于是,庵,也逐渐成了佛教女信徒尼姑的修行之地了,久而久之,庵的学堂功能渐渐丧失,则只强调修行功能了。而在印度,“尼”是对包括佛教徒在内的女性的统称,到了中国,就成了女佛教徒的专指,同时,在古代中国,未嫁之女称“姑”,于是,就把出家修行的女性佛徒称尼姑,而尼姑庵,则成了女教徒礼佛修行之所的专用场所了。施家建的这个庵,就是尼姑庵,施家捐地舍财在自家庄园建的庵,自然叫施家庵,施家庵就是施庵,这正是施庵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span></p><p class="ql-block"> 施庵,就这样默默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尼姑庵其实就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只是其建筑布局规格型号大小高矮胖瘦不同罢了,施家庵修建于明成化年间,算来已是500多年以前的事了。几百年间,政权更迭,乱世纷纭,烽烟缭绕。施庵虽小,想来也会有几度蹉跎,有兴有废,但因地处偏僻,远离城市喧嚣,基本上能保持原貌。到明嘉靖年间,建钟鼓楼,庵内已经没有尼姑修行。到后世,施庵的庵又回归本能,不再是修行之地,却又恢复了学堂的功能,而且,发扬光大,不仅仅是“女子”专有,而变成国立的、公办的、男女共存的现代化学校了。1939年,民国政府在庵内兴办国民学校,这标志着,施庵完成了从佛院向学堂的过渡,也就从此开始,在庵的原貌的基础上,开始了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建设性改造。1942年,改为中心学校。1947年新野解放,施庵,仍然继续发挥着学校教育的作用。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这个“庵”的原址,是施庵联中所在地,但此时,庵,只剩下一座大殿成为唯一的遗迹了。这个时期,笔者的父亲恰是这个联中的校长,使我有幸有机会目睹过这个庵的最后的遗存,学校面南,青砖围墙,笨重的铁质大门,两边是水泥门垛子。正对大门向北是一条青砖铺设的鼓出地面很高的步行道,前行不远就是大殿了。大殿是明三暗五或明五暗七式样,东西两间无前檐,中间几间向内凹进去一米左右,屋顶出前檐,几根廊柱,石墩木柱,青砖铺地。进殿是一个大的长方形木案,周围木质连椅,西屋在西北角开门面东,当时是父亲的办公室兼卧室。整体看来,对称分布,高大威猛,依稀当年雄伟壮观的风采。后来,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这个联中已更名施庵乡中,大殿尚存,且并无多大变化。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实的需求和建设的步伐,总是无情地碾压着残存的记忆,总是义无反顾,总是步履匆匆。如今,这里是施庵镇一中学校所在地,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需求,教学楼、宿舍楼等各种建筑星罗棋布、日新月异,而作为“庵”的曾经的辉煌岁月,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那座残存的大殿,也不知何时被拆除,如今荡然无存了,“明成化”的记忆恐已无片瓦块砖了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span></p><p class="ql-block"> 施家庵作为庵的历史岁月沧桑,作为学校的历史并不久远,而作为行政治所的历史就更短了。自明成化年间开始,几百年的历史积淀,期间有兴有废,施庵作为礼佛之地,香火自然也会旺盛。古时,地广人稀,天地广阔,善男信女,来此一游,路途遥远,返程维艰,只好暂时在施庵门前就地小憩聚集。年成不好的时候,庵前也会设粥棚赈济灾民。又因此地是郭滩和瓦店两个“银”“铜”之地相连接的“南北要道”,路人乏累口渴,也需要稍事休整,补充营养。于是,不知何时,聪明之人便在庵南边的空地上开设茶馆、小吃店、杂货铺,甚至只供应一床被子的干店等,供应路人生活之必须,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一道街,称施庵街。直到笔者在乡中求学之时,庵南之地称“老街”,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十几户人家,不成集市。</p><p class="ql-block"> 新野县解放后,这个区域时而设区、时而设组、时而设乡,时而又被溧河铺、桥楼区及四、五两个工作组分而治之,但治所均不在此。变来变去,直到1958年6月,始设施庵乡和孙楼乡共管这一方土地,这是施庵作为行政区划治所之始。1958年8月建立施庵人民公社,独立管辖所在区域,至此,行政辖区基本形成,这是施庵作为行政治所独挡一面的开头。但到1961年6月,施庵人民公社被撤销,并入沙堰区管理;1962年5月又恢复施庵公社。为解决白河泛滥对下游南阳、新野段的洪涝灾害,1958年11月在白河上游开始兴建鸭河水库,1959年11月基本建成,随后,鸭河灌区水利工程开始逐渐向下游延伸蔓延,属于鸭河灌区白桐主干渠的第四分干渠,简称“四分干”,从施庵中部自北向南一泄而下,滋润着古老的老东岗。由此,1968年3月施庵公社更名为红渠公社,“红渠”指的就是四分干,并随即建立红渠公社革命委员会,取代人民公社党政组织。1970年12月又改回红渠公社,1975年江黄集、孙楼、吴堂、钟庙、高庄五个生产大队析出,划归溧河铺公社管辖,1982年恢复施庵公社。1984年更名为施庵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易名为村委会,1995年12年,撤乡设镇,是为施庵镇。至此,终于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具备准城市规划管理功能的行政建制镇。期间,2011年,魏寨村析出,划归南阳市官庄工区托管,成为官庄工区东兴街道的一个社区。而施庵街,也早已成为一个熙熙攘攘的集市;庵,则成了一方学子孜孜不倦的求学之地;庵南的老街,早已经融入集镇整体规划的一部分,而且,井井有条,绿树成荫,路灯高挑,春意盎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六</span></p><p class="ql-block"> 施庵,是我的老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魂牵梦绕的乡愁所系。如今的施庵,属于新野县下辖的一个镇,辖24个村委会,123个自然村,人口73000多人,耕地面积6792公顷,新野县虽小、但施庵镇却不小,地域面积居全县第一、人口居新野第二位。施庵镇,位于县城东北23公里处,北邻南阳官庄工区,东隔涧河与唐河县相望,南与溧河铺镇、前高庙乡接壤,西与沙堰镇为邻,面积106平方公里的方圆之地。这个方圆之地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偏东呈南北带状凸岗,这一带古来被称为“老东岗”,说的就是这个“凸岗”了。老东岗,曾经是施庵之地贫瘠、落后和闭塞的象征,以及施庵人愤懑、抗争和奋起直追的呐喊。施家因无后嗣而捐地建庵的善举,不经意间,虽无人脉的传承,却真正实现了千古流芳,施家因施庵之地名将永存,并为世世代代相传永志。岁月悠悠,历经沧桑的施庵古地,意气风发的施庵镇,勤劳朴实的施庵人民正春袗轻筇地走进新时代。古老贫瘠的老东岗,已经彻底翻身变成了硕果累累廪仓充盈的老东仓,也正在新时代的建设者手中变得越来越殷实,变得越来越厚重,变得越来越生机勃勃、活力四射,正大踏步走向充满希望的田野,走向诗意和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路喆,网名天天向上,河南省新野县人,现在中原农险唐河分公司供职。爱诗文、勤耕耘、伴美酒、平常心,偶有诗词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平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