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潮汕“银纸”】—黄礼祥/摄影

田共耕

<h3>&nbsp; &nbsp; 潮汕“银纸”,也叫“纸钱”,是一种冥币,又称阴司纸、冥钞,是民间传统拜祭神明或祖先时火化的纸制祭祀品。潮汕“银纸”品种繁多、用料考究、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使用锡为主等金属材料手工生产:花篮、花坛、纸人、纸马、纸房以至现代家具、电器等等纸制品形态逼真、唯妙唯肖。</h3><h3>&nbsp; &nbsp; 全国各地烧纸钱的习俗历史悠久,但随着时代发展,其他地区变得冷淡,纸钱也简单粗糙,多是白纸黄纸,或加以打孔而已。唯独潮汕地区使用金属材料,保存“捶箔”这一传统行业。</h3><h3>&nbsp; &nbsp;&nbsp;烧纸钱对潮人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传统,它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相比国内其他地区,潮人对纸钱十分重视,无论是金箔锡箔元宝,都要求严格,不能马虎,什么神明或祖先,拜祭什么纸钱是有规矩的,祭祀极其诚心。</h3><h3>&nbsp; &nbsp;潮汕“银纸”品种繁多,金纸:分&nbsp;天金、寿金、刈金、中金、福金、顶极金、太极金、盆金、九金、其中寿金还分大花寿金及二花寿金,刈金分大箔金及小箔金,盆金分尺六金及尺二金。银纸:分大银、小银、莲花银。纸钱:分金白钱、库钱、高钱、白高钱、本命钱等。此外还有特殊用途神纸。</h3><h3>&nbsp; &nbsp; 还没有机会拍摄潮汕“银纸”的生产环节,先将这些年拍摄的潮人祭祀活动场景编辑,与友分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