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撰稿人:张啸海 审稿人:李瑞茹</h3> <h3> 2019年8月26日,伴着微凉的夏意,在洛龙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下,我们行知小学参加了洛龙区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培训。</h3><h3> 讲座由洛龙区教研室主任莫纪峰主持。</h3> <h3> 上午由洛宁县长水镇中心校的李相英老师为我们主讲。他首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其次又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开发课程资源。</h3> <h3> 紧接着,来自汝阳县直属初级中学的曲光辉老师为我们演讲。曲老师语言朴素,风趣幽默,用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h3> <h3> 看!曲老师正和大家热情互动,大家也积极发言,场下也不断传来阵阵掌声!</h3> <h3> 下午一实小的董恬娜老师为我们上展示课《谁不说我家长好》。董老师热情活泼,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投身其中,师生其乐融融,台下掌声雷动!</h3> <h3> 接下来,洛宁县城关镇东城小学的李淑芳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为我们分享了她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酸甜苦辣,汗水与荣誉。李老师的讲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h3> <h3> 最后,由来自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校,参与教材编写工作的王政伟老师给大家分析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建设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h3> <h3> 经过一天的培训,老师们也有很多的感悟。</h3> <h3> 听综合实践活动有感</h3><h3> 王珊</h3><h3> 第一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心中充满疑惑,在这一门学科中,我可以说是一个“小白”。</h3><h3> 通过上午的学习,身为小白的我明白了:</h3><h3>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遵循以下原则:</h3><h3>1.自主性:主题、内容,目标、生成新问题</h3><h3>2.实践性:亲身经历、全身心参与、发现、解决</h3><h3>3.开放性:内容包罗万象、场所无处不在、各行业参与。</h3><h3>4.整合性:方式、内容、课程(学科)</h3><h3>5.连续性:时间长–短,内容简单–复杂</h3><h3> 二、课程总目标</h3><h3> 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h3><h3> 三、自我提高方面的操作</h3><h3>1.从基本知识储备上提高自己的课程能力</h3><h3>2.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融会贯通各领域的知识</h3><h3>3.提高个人技术背景储备。</h3><h3> 下午听了一实小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观摩课《谁不说我家乡好》,导入时,李老师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以美食、风景展开讨论。接着,李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校把想研究的问题说出来,写在纸上,再由小组负责任来记录。然后归纳筛选,确定课题,由问题转化为课题,教学生把疑问句专为陈述句。最后,根据各自兴趣,成立小组,通过讨论成立组名、提出口号、设计组训。整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最后达成学习目标。</h3><h3> 在这一学科中,我还是个懵懵懂懂学生的角色,今天的学习让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h3> <h3> 贴近生活的一门课</h3><h3> 综合实践课程,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h3><h3> 有幸听了一节综合实践课,《谁不说我家乡好》老师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美食、公园导入,出示视频,让学生了解洛龙区。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有记录员、侦查员,对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参与感很强,积极性很高,针对提的问题,转化为课题。针对每个小组提出的课题,进行活动。小组计划表、小组口号、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最后再进行活动。 </h3><h3> 对于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的我来说,刚开始很迷茫,但是听了各位老师的授课以及专家讲解,让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贴近生活的实践课程,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也让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解决问题,确实很有意义。</h3><h3> 宁维</h3> <h3> 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心得</h3><h3> 今天有幸在一实小参加综合实践课程的培训,各位专家及教师的培训令人耳目一新。 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它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下午的听课给了我很大的收获,在这堂课里,学生是主角,老师是组织者,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问题,学生间根据兴趣参加自己喜欢的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自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寻找答案。相比结果,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办法。</h3><h3> 其实不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的思想,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h3><h3> 鲁瑞阳</h3> <h3> 活动课程也精彩</h3><h3> 上学期学校提到,让我们三年级试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时,我们根本不懂,不知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什么内容、怎么上,所以也没有完全展开。今天来参加洛龙区的这次培训活动,让我对这个课程有了一点了解。</h3><h3> 今天专家从《纲要》入手解说课程,为什么要制定纲要,提炼了纲要的核心内涵:一门课程、两种学习方式、三个层面、四个四、五大原则。</h3><h3> 国家在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制定了基本框架,共152个课题。学生有两种学习类型,传统学校的学习是学科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活动类课程。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认知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将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社会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的实践性课程。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三个层面包含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纬度、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具体表述、主题探究的三个阶段;四个四包含四大理念、四大目标、四种活动方式、四种课型。五大原则包括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h3><h3> 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各司其职,共同上好这门活动课程:学极,教师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争取社会怎样的支持。老师开发课程资源首先模仿,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开发。</h3><h3> 汝阳县老师也带来了他们县落实课程的过程经验。他们从2015年开始,逐渐摸索制定并且实践,分享了他们县其他优秀教师的案例,给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指引了方向。</h3><h3>下午上了一节课题生成课程的展示课,学生们在课堂上分组探究,分享,无处不体现出合作和快乐学习的活动过程。所以,活动课程也能精彩。</h3><h3> 孙丽梅</h3> <h3>行是知之始,</h3><h3>知是行之成。</h3><h3>我学习,我实践,</h3><h3>知行合一,</h3><h3>为幸福生活奠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