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图(参见网络)&制作:洪七公</p><p>配歌:《烟花易冷》</p><p>作词:方文山</p><p>作曲:周杰伦</p><p>演唱:林志炫</p><p><br></p><p><br></p><p>《烟花易冷》歌词:</p><p> 繁华声 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 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年轮</p><p> 浮图塔 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痛直奔 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等酒香醇 等你弹/一曲古筝</p><p>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p><p>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p><p> 听青春 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那史册 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而你在问 我是否还认真</p><p> 千年后 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而青史 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如你在跟 前世过门/跟着红尘 跟随我/浪迹一生</p><p>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p><p>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p><p>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伽蓝寺听雨声盼 永恒</p> <h3>故宫平面图(见网络)</h3> <h3>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明清两朝共有24位皇帝住过。在封建社会,紫禁城不是谁都能进入的。今天,北京故宫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世界上更多人的参观和关注。</h3><h3> 紫禁城位于北京城市的中轴线,面积很大,宫殿很多,一般参观一次几个小时是看不完的,即使浮光掠影地看完,也消化不了600多年的故事呀😂😂。</h3><h3> 下面,请感兴趣的师友们随偶一起,参观探秘紫禁城。现挑选一个主要参观线路:外经西侧筒子河、西华门,南行至午门,进入紫禁城。进城后,沿南北向中轴线一字排开,先后参观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钦安殿(位于御花园内)、御花园,从神武门出紫禁城。出紫禁城北侧神武门后,在其广场远眺景山,绕行护城河内城墙北侧、东侧,南行至东华门、东南角楼,折向西行……<br></h3><h3> 先说紫禁城这个名字。紫禁城取名源自紫微星垣,紫微星垣系指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群。古人认为紫微星垣乃天帝之居所,而群星拱卫之。所以自汉以来皇宫常被喻为紫微。为佐证这个说法,紫禁城内,设有七颗赤金顶,其中五凤楼四颗,中和殿、交泰殿、钦安殿各一颗,喻北斗七星。七星在此,谁能说这不是天上宫阙呢?😄😄</h3> <h3>故宫平面图(见网络)</h3> <h3> 这是紫禁城护城河,又称“筒子河”。</h3> <h3> 筒子河一角,有游船行于水面。</h3> <h3> 在城外护城河内人行道上,途经西华门。</h3><h3> 西华门是紫禁城的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西华门与东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h3><h3> 西华门与东华门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门钉为纵九横九。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门楼用于安放阅兵所用棉甲及锭钉盔甲。西面檐下“西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h3><h3> 西华门的位置不在紫禁城西侧城垣正中,而是偏向午门一侧,这与宫城总体规划有很大关系。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武英殿、太和门、文华殿构成贯穿外朝的横轴,东、西华门分处于轴线两端。如此布局既便于外朝使用,也可减少人员出入对内廷生活的干扰。将这一横轴继续向东、西两方延伸至皇城,恰为东安门与西安门,显然,东、西华门乃连接皇城与宫城的重要枢纽。</h3><h3> 出西华门,正对皇家园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诸园,多由此门而出。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寿诞,以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西华门以外,经西直门,以至海淀一带,沿途张灯结彩,预设彩棚乐戏,隆重庆贺。</h3><h3> 清朝末期,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一行即由西华门离宫,仓皇西逃。</h3> <h3> 行至午门西南角外侧。</h3> <h3> 来到紫禁城正门——午门。</h3> <h3>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合围,形成广场。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也称雁翅楼。午门四角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午门各高点犹如五峰突出,气势恢宏,俗称五凤楼。五凤楼形制由紫微城应天门演变而来。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北魏洛阳阊阖门和唐代洛阳紫微城应天门的形制基础,是从汉代洛阳皇宫的门阙演变而来的。</h3><h3> 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h3><h3> 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h3><h3>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h3><h3>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h3><h3> 午门的历史用途,一是立诏、节令赐食、颁历。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皇帝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清代在农历十月初一,颁发次年历书,叫“颁历(朔)之礼”(明朝颁历地点在奉天门——后改名“皇极门”即今太和门,时间前后有所变化:洪武时为九月初一日,永乐时改为十一月初一日,万历时又改在十月初一日。清代当时的历书称《时宪历》,乾隆时期因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改称《时宪书》,“颁历”则改称“颁朔”。)。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h3><h3> 二是刑罚。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著名心学大家王阳明因弹劾当朝大太监刘瑾被着以廷杖也在此地。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h3><h3> 三是彰显皇威。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h3> <h3> 午门前的检票口,预订的电子票,须检验身份证,有安检。</h3> <h3> 这是午门东侧。</h3> <h3> 过验证安检口,进入午门入口,可以远望内金水桥与太和门。</h3> <h3>太和门前,午门后,内金水桥。</h3><h3> 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分外金水桥和内金水桥。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天安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h3><h3> 金水桥的蓝本,出自元皇城的周桥。而周桥的设计师和主持建造者,是一位普通石匠——元代河北曲阳人杨琼。曲阳盛产玉石,石雕技艺唐宋以来已名闻于世。</h3><h3> 杨琼出身于石工世家,他的石雕“每出自新意,天巧层出,人莫能及焉”。公元1276年,修建元皇城崇天门前的周桥,很多人画了图送上去,都未选中。而杨琼的设计方案,使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满意,下令督建。《故宫》中记有:这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百石龙,擎戴水中;甚壮”,为皇城增色不少,因而明皇城的建造者,把它照样搬来,用以营造金水桥了。</h3><h3> 午门与太和门之间是青砖铺就的大广场,面积约26000㎡。内金水河河水从紫禁城西北角护城河引进紫禁城内,曲曲弯弯地向南流,再向东,又再向南流,时隐时现,或宽或窄,与紫禁城东南角外的护城河相通,全长达2000多米。五座内金水石桥造型秀美,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交相呼应,引人入胜!这五座桥随着弯曲如弓的内金水河河道也呈弧形排列。内金水桥的规格制式和外金水桥相同。正中的御路桥只供皇帝通行,桥长23.15米,宽6米,汉白玉望柱上雕刻蟠龙祥云;御路桥东西两侧是王公桥,桥长21米,宽5.4米;再两侧为品级桥,桥长19.5米,宽4.8米。</h3><h3> 内金水河由广场西边的熙和门底下穿过进入广场,从东边的协和门底下穿出。进出口处皆有一个单拱桥洞,上面也有桥面可以通行,但只有挨着广场的一侧设有护栏和望柱,相当于半座桥梁。这种石桥结构独特而巧妙,与殿门及南北通道十分协调,与整个广场构成一个和谐、美观的整体。无论从那个角度,或近或远,视觉效果极佳。此等匠心独具,令人叹服!</h3> <h3> 这是太和门广场南的内金水桥。</h3> <h3>……</h3> <h3> 这是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广场。</h3> <h3>……</h3> <h3>太和门</h3><h3>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清光绪十四年被焚毁,次年重建。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h3><h3> 太和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h3> <h3> 太和门前的铜狮子等铜器,据传不可触摸,实际应是一种保护。</h3><h3> 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h3><h3>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今名。</h3><h3> 顺治三年(1646年)、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次年重建。</h3><h3> 太和门的构造。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光绪十四年贞度门失火,殃及太和门与昭德门,第二年三门重建。</h3><h3> 太和门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清代改为繙书房和起居注馆。</h3><h3> 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清代初年的皇帝也曾在此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满族统治者定鼎北京后的第一个皇帝福临即在太和门颁布大赦令。</h3><h3> 明清故宫有巍巍三大宫殿,然而,却又有御门之典,皇帝听政在“门”。</h3><h3> 太和门是“天子五门”之一。明代的“五门”分别对应为大明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和奉天门(太和门),而清代的“五门”则是指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h3><h3> 故宫太和门,其建于明永乐年间,初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叫“太和门”。它堪称我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太和门隔广场北侧,是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在“天子五门”的序列中,它该相对于应门。“应门者,居此以应治”,明清两朝均有“御门听政”之制,即文武官员早朝,皇帝接受臣下朝拜和处理政事制度。清康熙帝以前的皇帝均在此听政。</h3><h3> 关于“应门”,西周时期,君王出入之门为正门,君王是“应天之命”而为人君,因称天子,天子行走之门就是正门,因此称应门。负责守卫、管理应门的官员就是应门史,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以后也简称为应门。在史书中记载:“天子之门曰应门。”在《诗·大雅》中有“乃立应门”之语。</h3><h3> 明万历年间重修《明会典》载有“常朝御门仪”。此仪,朱元璋南京开国时即已制定。后迁都北京,奉天门即皇极门是御门听政的场所。《明会典》记:近仪,凡早朝鼓起,文武官各于左右掖门外序立。候钟鸣开门,各以次进,过金水桥,至皇极门丹墀东西相向立。候上御宝座,鸣鞭,鸿胪寺官赞入班,文武官俱入班,行一拜三叩礼,分班侍立。鸿胪寺官宣念谢恩见辞人员,传赞午门外行礼毕,鸿胪寺官唱奏事。各衙门应奏事件以次奏讫,御史序班纠仪。鸿胪寺官跪奏,奏事毕,鸣鞭驾兴,百官以次出。</h3><h3> 明代的御门听政,隆庆六年时定为每旬三次,逢三、六、九日为期。</h3> <h3>太和殿</h3> <h3> 太和门内远望太和殿,惊诧!宏伟大气!金碧辉煌!感叹中国人的智慧与文化自信!</h3> <h3>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建筑精华所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太和殿。该殿屡遭焚毁,屡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h3><h3> 太和殿题有乾隆御笔“ 建极绥猷 ”牌匾,现为复制品,原牌匾被袁世凯称帝时换下,现已不知所踪。</h3> <h3></h3><h3>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故宫营建北京宫殿。</h3><h3>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h3><h3> 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h3><h3> 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h3><h3>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h3><h3>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h3><h3>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h3><h3>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h3><h3>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了大规模增建和改建。</h3><h3>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h3><h3>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h3><h3>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h3><h3>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h3><h3> 太和殿历经岁月的打磨,渐渐残破不堪,有些构件已经腐烂,起不到支撑大殿的作用,并且梁上的彩画也褪色严重,因此,从2006年开始,进行“封闭式”大修,直到2008年7月中旬,太和殿重新出现在游客眼中。大修后的太和殿金碧辉煌,美轮美奂!</h3> <h3></h3><h3> 如今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h3><h3>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h3><h3>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h3> <h3></h3><h3>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h3><h3> 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h3> <h3>……</h3> <h3></h3><h3> 太和殿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中和殿是7个、保和殿是9个。其它殿上的镇瓦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9个。太和殿是唯一有10个饰物的建筑。<br></h3><h3> 重脊前为什么用仙人骑凤?传说:齐国国君齐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h3><h3> 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小兽安放在古建筑上呢?排列顺序:</h3><h3> ⒈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它是皇权神圣的象征。</h3><h3> ⒉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也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h3><h3> ⒊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h3><h3> ⒋天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h3><h3> ⒌海马: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h3><h3> ⒍狻猊:(音酸泥),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h3><h3> ⒎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h3><h3> ⒏獬豸: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h3><h3> ⒐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h3><h3> ⒑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h3><h3>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h3> <h3></h3><h3>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华丽。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h3><h3> 殿内“金砖”铺地,因而又名金銮殿,“金砖”是因为其打造时所需的钱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内地面共铺2尺见方的大金砖4718块。“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其表面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苏州一带土质好,烧工精,烧成之后,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方可使用。烧炼这种砖的程序极为复杂,一块砖起码要炼上一年。</h3><h3> 太和殿共有72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1.06米,高为12.70米。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要采取这种木材十分艰难,楠木往往长在深山老林之中,为此官员百姓不顾性命安危,冒险取材,民间对此有“进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说法。清代重建后,所用的是松木,采自东北三省深山老林中。</h3> <h3>……</h3> <h3><h3> 中国古代皇家拿什么来镇殿?太和殿的房梁之上,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镇殿之宝?在太和殿300年大修之际,故宫如今披露了太和殿中隐藏的五座神秘符牌。<br></h3><h3> 这五座符牌的供奉极有规律,以太和殿正中悬轩辕镜正上方的藻井平台中央所供符牌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方分别朝向正中各供奉一座。符牌由于雕刻着镇殿神符,故又称为“符板”。正中央的一块符牌高约37.5厘米,宽23厘米,以产于东北的高丽木所制,前置香炉、蜡台、灵芝五供。符牌正面由上而下共分为四层,由佛教护持真言、神明和北斗七星图组成,背面由镇殿七十二符组成,可谓是一道镇殿灵符。</h3><h3> 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记载, 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1731年),雍正降旨在养心殿安黄铜符板一块,太和殿和乾清宫分别安木符板各一块。据此可知,此处符牌至少有一块应是雍正九年供奉在太和殿上的。故宫专家介绍,雍正九年,正是雍正帝被病魔缠身,让道士为其治病之时。此牌上的佛教经咒中既有汉传佛教经典的经咒,又有藏传佛教的心咒和咒牌,显然是汉藏合一的形式。</h3></h3><h3><br></h3><h3>太和殿铜鼎</h3> <h3></h3><h3> 皇帝宝座。故宫现存做工最讲究、装饰最华贵、等级最高、雕镂最精美的是太和殿明间中陈设的九龙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它设在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后方摆设着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它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制作的,通高172.5厘米、宽158.5厘米、纵深79厘米。</h3><h3></h3><h3> 椅圈上共有13条金龙缠绕,其中最大的一条正龙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椅面之下没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一个须弥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双龙戏珠,满髹金漆。</h3><h3>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音录端)、仙鹤和香亭。象驮宝瓶象征太平有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象征君主贤明、群贤毕至;仙鹤象征延年益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h3><h3>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而殿内靠近宝座的6根直径1米云龙图案巨柱和梁、枋上的群龙彩画,全用沥粉贴金,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h3><h3> 宝座上方的蟠龙衔珠藻井,也统统罩以金漆,更显出“金銮殿”的华贵气氛,足以见坐上这个宝座的人是何等的尊贵。</h3><h3><br></h3><h3>太和殿铜鼎</h3> <h3></h3><h3> 太和殿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h3><h3> 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终于取得全面胜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后,华北战区正式的受降仪式就在太和殿广场举行,这是1945年的10月10日,也正是故宫博物院建院20周年的日子。当天,前来观礼的总人数达到了10万余人,在太和殿、午门、端门乃至天安门,人潮涌动。</h3><h3> 典礼在10点10分正式开始,景山山顶上军号长鸣,太和殿主会场礼炮响起。参加典礼的有美军司令罗基少将、华顿参谋长、英国代表、苏联代表、法国代表、荷兰代表等。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将军作为中方代表,立于太和殿台基下的受降台正中,日军代表20多人俯首低眉从太和门左侧入场,走到受降台前,向孙将军行礼。接着日方的代表根本博在投降书上签字并盖章,并将战刀放置在受降桌上,黯然从熙和门左门退场。典礼仅有短短的25分钟,但是目睹这一幕的在场中国人无不群情振奋,欢声雷动。</h3><h3><br></h3><h3>太和殿铜鼎</h3> <h3>太和殿铜鼎</h3> <h3>日晷</h3> <h3>日晷说明</h3> <h3>铜龟铜鹤</h3><h3> 殿外的露台上左右各有一只乌龟,各有一只仙鹤。它们取龟鹤延年之意,象征江山社稷万代相传。</h3><h3> 这里的铜龟长的是龙头,其实不是我们认识的龟,那是“霸下”。所谓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龙生九子》引东阳《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生平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是其遗像。负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是其遗像。”《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一曰贔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曾,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级星也;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似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h3> <h3>铜龟</h3> <h3>铜鹤</h3> <h3>铜缸</h3><h3> 紫禁城内有许多消防用的太平缸,这些缸原是镏金的,亦称金缸,谐“金刚”音。而其数目非四即八,喻四大金刚或八大金刚。按说这些缸若放在大殿前后救火时取水最近便,但在故宫里(颐和园除外)却大多舍近求远靠墙摆放,为的是取谐音“刚强”。而太平缸却留下了侵略者的刮痕。</h3> <h3>铜缸</h3> <h3>铜缸、铁缸说明</h3> <h3>太和殿广场前太和门</h3> <h3>中和殿</h3> <h3>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br></h3><h3> “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h3> <h3>中和殿说明</h3> <h3>……</h3> <h3>保和殿</h3> <h3> 保和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h3><h3> 明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之意。</h3><h3>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含前廊1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h3> <h3> 保和殿乾隆御笔“皇建有极”匾,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h3><h3>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h3><h3> 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h3><h3>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至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h3><h3> 康熙即位至康熙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h3><h3>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阅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称探花,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会试考中贡士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殿试的仪式十分隆重,举行时间有过几次变动,清初曾规定在四月初,后改在五月初。乾隆十年(1745年)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定制。</h3><h3> 当日,捧题官及内阁官由内阁经中左门至保和殿,将皇帝钦命之题陈于殿内东旁黄案上。新贡士由鸿胪寺官引导至丹陛两旁排列,按会试中所中名次,单数者列东,双数者列西。皇帝御殿,作乐鸣鞭,众贡士和王公大臣皆向皇帝行三叩九拜礼。礼毕,皇帝回宫,礼部官员散题,贡士跪受,然后入殿,在殿内两旁试桌答卷。殿试日给二餐,早餐,每人馒头四个、汤一碗;午餐,每人饼四张、梨二个、茶一巡。</h3><h3> 试卷采用白宣纸,每份考卷第一页,填写应试者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履历。考毕交卷之后,首页由弥封官折叠成筒,密封后加盖关防。其余卷面、卷背及骑缝之处,则加盖礼部之章。考卷由皇帝任命的八名读卷官评阅。读卷大臣认为答得好的卷子,就在上面画一个圈,最佳试卷就画八个圈。试卷以画圈多少排名次,然后将前十名进呈皇帝,由皇帝钦定名次。</h3><h3> 进士甲第的选定也并非全都出于真才实学,有时就凭皇帝的一时高兴。例如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殿试,吴情中了状元,因“吴”与“无”同音,嘉靖帝便说,“无情”岂宜得第一。当天夜间,嘉靖听到雷声轰鸣,不假思索,决定让秦鸣雷做状元。这真是会写文章不如有个好名字。</h3><h3> 再如光绪二十九年殿试,名列前十名的有个叫王寿彭的,读卷官对寿彭两字大加赞赏,传说中的彭祖活了七、八百岁,为了博得西太后的欢心,并且庆祝她十月初十的寿辰,于是认为“寿彭”两字富有吉祥喜庆之意,因此主考官破例把王寿彭提拔为状元。</h3><h3> 五月二十五日,公布考试结果。新科进士们由午门进入太和殿广场,向皇帝行礼,尔后出宫。这时,顺天府尹已为状元准备好了伞盖仪仗,府尹给状元披上红带,戴上大红花,并向状元、榜眼、探花各敬酒一杯,扶状元上马,送状元回府第。第二天,礼部设宴款待新科进士们,称为“恩荣宴”或“鹿鸣宴”。</h3><h3> 我国最后一次殿试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共取过进士150人。从此以后,在中国推行了一千余年的封建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h3> <h3>保和殿</h3> <h3>保和殿后侧</h3> <h3> 保和殿后侧台阶中间俗称的“大石雕”,是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250吨。原明朝雕刻,清朝乾隆时期又重新雕刻。图案是在山崖、海水和流云之中,有九条口戏宝珠的游龙,它们的形象动态十足,生机盎然。</h3><h3> 云龙石雕的石料产自京西房山大石窝。当时拖运这样重的巨石到北京需要民夫万人以上,用旱船拽运的办法拖运。为此,沿途每里凿井一口,以供民夫饮水之用。从房山到北京一百多里路,拖运时间用了将近一个月。这种拖运方式虽然艰难困苦,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却也显示出了劳动者的才能和智慧。</h3> <h3>大石雕说明</h3> <h3>乾清门</h3> <h3>乾清门</h3><h3>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后的区域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区域。</h3><h3> 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正门,在清代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h3><h3> 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m,单檐歇山屋顶,坐落在高1.5m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门扉安设在后檐部位,门厅敞亮。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方格窗。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门两侧为八字形琉璃影壁,高8m,长9.7m,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装饰,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绚美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将乾清门映衬得华贵富丽。门内有高台甬路连接乾清宫月台。</h3><h3> 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义折之。”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h3><h3> 门内有一道白石栏杆的高台通道,直达乾清宫。当听政之日,门中设宝座,辰时(早上7-9点)皇帝御门,户、礼、兵、工、吏各部轮流奏事(送奏折或口奏),然后由皇帝作出决策。清朝康熙帝时,在此听政最多,到咸丰以后就不在此听政了。</h3><h3> 御门听政于常规日的辰时举行。届时午门击鼓,文武大臣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并按品级分列于太和门两侧。当皇帝御门升宝座之时,鸣响鞭,大臣们行一跪三叩后,九卿六部大臣依次奏事毕,御史纠举礼仪,鸣鞭,皇帝起驾回宫,百官退出。朝仪制度极严,众臣不得喧哗,耳语,吐痰等,否则将以失礼从严处理。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义折之。”</h3><h3> 1644年满清占领北京后,清代第一帝顺治,便是在该门听政时发布大赦令的。</h3> <h3>乾清门</h3> <h3>乾清门</h3> <h3>乾清门东侧</h3> <h3>乾清门西侧</h3> <h3>乾清门西侧</h3> <h3>乾清宫</h3><h3> 乾清宫(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h3><h3> 乾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h3><h3> 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此宫乃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始移居养心殿)。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雍正帝虽移居养心殿,但还是经常到这里选派官吏、批阅奏文。 在乾清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金殿深广各一间,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重檐。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 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据载,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智擒了鳌拜,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虽然故事流传的版本很多,但其确确实实发生在乾清宫的南书房内。</h3> <h3> 乾清宫的外部结构。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br></h3><h3> 乾清宫外观。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h3><h3>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作为明朝皇帝的寝宫,自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十四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十余个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企图勒死他的“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泰昌皇帝妃李选侍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h3><h3> 乾清宫的内部结构。乾清宫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朝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朝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除这些外,乾清宫和养心殿是皇上不住妃子那时住的地方,可以批奏折。</h3><h3> 乾清门前铜狮子</h3> <h3> 乾清宫的名字出自《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贞。”<br></h3><h3> 在古代,皇帝是天子,是老天爷,是昊天的代表,代表着天,而帝王之位极尊,谓之唯一,就是天之唯一的意思,清气上升谓之天,浊气下降谓之地,是故乾就是天,就是清的意思。而道德经里面又有天得一以清,为表示帝王是天地间唯一的、最尊贵的,他的居所故名乾清宫。</h3><h3> 关于千叟宴:</h3><h3> 在乾清宫曾经举行过两次盛大的千叟宴,分别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乾隆五十年(1785年)。第二次的规模远大于第一次。凡是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的大臣、官吏、军士、民人、匠艺等,共有三千多人参加了乾隆皇帝举办的大宴会。席间,乾隆皇帝还召一品大臣和年龄九十岁以上的人到御座前,赐酒并赐予每人拐杖等物品。宴会上联句赋诗,共得诗数千首。</h3><h3> 千叟宴是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千叟宴创始于康熙皇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康熙皇帝玄烨60寿诞,他在畅春园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正月,康熙帝年届69岁,为了预庆自己70岁生日,他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当时12岁的弘历作为皇孙参加了这次宴会。千叟宴宏大的场面给幼小的弘历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继位后,效法其祖父,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第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 为了纪念继位50周年,75岁的弘历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弘历退位,作为太上皇,他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这一次宴会成了历史上千叟宴的绝唱。</h3><h3>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已是一个85岁的老人,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日,禅位刚3天的太上皇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此时,乾隆已是86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与他已有26岁的年龄差距,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h3><h3> 这一天,皇极殿的场面异常的庄严、宏大。皇极殿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宁寿门内,陈设着丹陛大乐。殿内,陈设王公、一二品大臣席位;殿郎下,布设朝鲜等藩属国使臣席位;与宴千叟的席位在殿外阶下。</h3><h3> 宴会开始,中和韶乐奏响,在嘉庆皇帝的侍奉下,太上皇乾隆帝升上皇极殿宝座。嘉庆帝亲率领3056名银须白发的耄耆老人山呼万岁,为太上皇祝寿。面对着天下耆老为自己祝寿的场景,太上皇乾隆心满意得。他从小就在宫内学习、走动,祖父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与所作所为为他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他继位后,继续推行祖父与父亲的治国方略,文治武功都有建树。他一生著文吟诗,以天下文人领袖自居,推行文治教化。他获得10次重要战争胜利的“十全武功”,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到了他的统治后期,国家幅员辽阔,人口繁盛,国势强盛,为此,他晚年以“十全老人”自称。而他一生的辉煌,在今天达到了顶点!</h3><h3> 在宴会的过程中,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喜悦使平时严厉的太上皇充满了温情,他召请王公一品大臣与宴会中九十岁以上的老叟,到御座前,亲自赐给他们御酒。他又命自己的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等,给殿内王公大臣行酒;皇宫侍卫负责给殿外的与宴者行酒。当时106岁老人熊国沛和100岁老人邱成龙也参加了这一次千叟宴,乾隆称他们为“百岁寿民”、“升平人瑞”,赏六品顶戴,90以上老人梁廷裕等赏给七品顶戴,以示太上皇养老敬老之意。</h3><h3> 饮馔观剧结束后,与宴人员即席赋诗,这是中国古来君臣宴会上的传统,在清朝达到极致。这一次宴会后结集的诗作共有3497首。</h3><h3> 这次千叟宴的结束后,乾隆帝以太上皇身份继续掌控朝政3年,直到他驾崩。但从象征意义上,这次宴会意味着乾隆时代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也在千叟宴的一片喧闹中画上了一个句号。</h3><h3> 乾清宫正殿“正大光明”匾</h3> <h3>交泰殿</h3><h3> 交泰殿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约为明代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h3><h3> 明清时于此举行册封皇后和皇后诞辰典礼。皇后于此接受后宫妃嫔朝拜,同时,皇后在春分要去西苑亲自采桑喂蚕,因此在春分前一天皇后要在此验看采桑工具。</h3> <h3>坤宁宫</h3><h3> 坤宁宫属于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其名字出自《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h3><h3>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坤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h3><h3> 坤宁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璧之意。</h3> <h3>坤宁宫内</h3><h3>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面阔九间,原来是正面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时,崇祯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宁宫自缢身亡的。</h3><h3> 清代改作祭神场所。清朝皇室每年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的祭祀,这也是皇帝皇后的重要职责之一。在这些祭祀中,有一些是要皇后进行的,而且地点就在坤宁宫中。满族是一个极其敬重神明的民族,因此祭祀、祭神对于满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根据满族传统风俗,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坤宁宫室内南、西、北三面转角相连的火炕,其中南北两面炕较宽,俗称“对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满族人以西为上,西墙供神或祖宗牌位。南、北炕各设置一份迎手、靠背和坐褥,为帝后祭祀时的座位。据《曝直纪略》:“每年坤宁宫吃肉三次,枢臣皆与(指大祭,这和每日常祭只有少数侍卫参加吃肉的情况不同)。两宫祭神毕,太后坐北床,皇上坐南床,如太后不御坐,则皇上坐北床。”清代坤宁宫的大炕,是带有浓郁满族风俗特色的“万字炕”,也称“蔓枝炕”、“弯子炕”、“转圈炕”。清顺治入关后,一改明代皇后居住坤宁宫的室内装饰,按照沈阳故宫里清宁宫的样子摆设。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朝对坤宁宫进行了改建,除东西两头的两间通道外,将正门开在偏东的一间,改菱花格窗为直条格窗,殿内西部改为三面环形的大炕,使此殿的内外装修都不同于其他宫殿。按满族的习俗把坤宁宫西端四间改造为祭神的场所。从东数第三间开门,并改成两扇对开的门。进门对面设大锅三口,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动。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亲自祭神,所祭的神像包括释迦牟尼、关云长、蒙古神等画像15~16个。每逢大的庆典和元旦,皇后还要在这里举行庆贺礼。</h3><h3> 自此以后,坤宁宫就成了专门的祭祀场所,也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当然,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经结婚的话,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个皇帝用过这个洞房。</h3><h3> 皇帝大婚极为豪华,挥霍十分惊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耗费白银一千一百万两;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皇帝载湉大婚,在国家极为贫困的条件下,仍然耗费白银五百五十万两。如今洞房内的装修和陈设,是光绪皇帝大婚时布置的原状。</h3><h3> 因此说,清朝真正在坤宁宫里住过的皇后并不多,只有清朝初年几位皇后住在这里,即顺治帝废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其余皇后们大多在东西六宫有自己的住所,比如说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生前住在长春宫,嘉庆帝孝淑睿皇后生前住在毓庆宫,道光帝孝全成皇后、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光绪帝孝定景皇后住在钟粹宫等等。</h3><h3> 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雍正皇帝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h3> <h3>……</h3> <h3>坤宁门</h3><h3> 坤宁门为坤宁宫后台阶下正中面北之门,北通御花园。明初设坤宁门于御花园钦安殿北,即现顺贞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坤宁宫后北围廊正中广运门改建,同时将其改称坤宁门并一直延续至清朝。坤宁门曾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h3><h3> 门面北,面阔3间,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明间设门,中一间安装宫门两扇。两次间隔为值房,后檐设两抹头方格槛窗,中配方格风窗,前檐为墙。门两侧山墙斜出八字琉璃影壁。两侧接坤宁宫东西庑房。坤宁门是后三宫通往御花园的主要门户。</h3><h3> 坤宁门是后庭的后门,向北开。出坤宁门便是御花园。清代选“秀女”时,秀女们在此门候选。</h3> <h3>天一门</h3><h3> 天一门位于紫禁城内廷中路御花园内,为钦安殿院落之南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钦安殿院墙时所建。初名“天一之门”,清代改为“天一门”。</h3><h3> 按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北方属水。钦安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北端,其院门名为“天一”,乃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意,与五行之说相应。另外,因为嘉靖年间紫禁城多次被火,在此背景下修建钦安殿院墙、院门,并由嘉靖皇帝亲为院门题名,显然亦有祈求平安之意。</h3><h3> 天一门南向,主体由青砖砌成,磨砖对缝,工艺考究。正中单洞券门,内装双扇朱漆宫门,门上嵌纵横各9路铜鎏金门钉。黄琉璃瓦歇山顶,檐下绿琉璃仿木结构椽、枋、斗栱。额枋彩画是具有典型明代特征的旋花彩画,为清代旋子彩画的前身。</h3><h3> 天一门两侧各出琉璃影壁与院墙相连,影壁的盒子与岔角部位饰琉璃仙鹤、云朵,做工精美。门前左右陈列铜镀金獬豸各1个,御路正中设青铜香炉1座。门内正对连理柏1株,枝繁叶茂,苍劲古朴。</h3><h3> 天一门是紫禁城内较为少见的青砖建筑,一方面直观地反映出避火的愿望并切实起到了防火作用;另一方面,青砖淡雅的色泽也与御花园的园林环境相协调。</h3><h3> 紫禁城西北角的英华门,与天一门完全一样。</h3> <h3>堆秀山上的御景亭</h3><h3> 堆秀山,明曰堆绣山,清乾隆年间改名堆秀山,位于故宫御花园中东北部、钦安殿后东北侧,背靠着高大的宫墙,腾空而立,十分精巧秀雅。堆秀山为一座人工假山,整座山完全是由奇形怪状的石块堆砌而成,堆山匠师们称这种手法为“堆秀式”,因此得名。</h3><h3> 堆秀山初建于明代,未兴建时其地原有明代建筑观花殿一座,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奉神宗朱翊钧之命拆去,于同年在其基础上改筑堆山,用太湖石叠高14米而成,山顶筑有亭子一座,名曰御景亭,亭平面方形四角攒尖夔金宝顶,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尽在目中。山北依宫墙,高约10m。</h3><h3> 叠石山脚正面中有券洞门,洞门上额有一题名“堆秀”的匾,使用满汉两种文字,门内有石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御景亭”和“堆秀”之名皆为明万历皇帝所赐,清代至今仍保留着明代旧称。现存匾额皆清代所制。东侧山脚石壁上还刻有乾隆皇帝所题“云根”二字,以赞赏石山似层云叠起之美。</h3><h3> 堆秀山虽是叠砌垒垛的假山,但由匠师们精心设计和巧妙地使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太湖石,在比较狭小的地面上,拔地腾空而起,叠垒成一座怪石嶙峋、岩石陡峭的崇石峻岭,山上有些石块酷似鸡、狗、猪、猴、马、兔等“十二生肖”动物形状,或卧或站,姿态各异,吸引人们去揣摩猜测,因而增添了观赏趣味。</h3><h3> 御景亭</h3><h3> 山下有三条路可以到达山顶,东西山石间各有一条嶝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在此可俯瞰紫禁城全景,远眺可望及西山。除此以外,在山前正中洞内的石阶盘旋面上,也可以到达山顶。御景亭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h3><h3> 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的地方。每年当日,皇帝都要携后妃们在此例行登高赏景,登临此亭,怡然相坐。此时御花园景色尽在眼底:浮碧亭和澄瑞亭下的曲池中水禽嬉戏;苍松翠柏和花草藤萝间仙鹤漫游;南望禁宫一片琉璃之海,黄色的琉璃瓦在晴空下影射出闪耀的光芒。</h3> <h3>堆秀山一角</h3> <h3>御花园一角</h3> <h3>御花园万春亭</h3> <h3>御花园万春亭(与景山“万春亭”同名)</h3> <h3>御花园古树</h3> <h3>御花园奇石</h3> <h3>御花园奇石</h3> <h3>御花园一角</h3> <h3>千龙吐水</h3><h3> 千龙是指望柱下面伸出的千余个石雕龙头,每当雨天时雨水就从龙口中排出,使分流雨水的实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观赏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出自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矗立之上的三层台基。“三台”面积约为二千五百平方米,由大块汉白玉石砌成。每层台基的周围都雕有须弥座。须弥座上,横置着大块的长方石条,名为地袱。地袱之间立有望柱,望柱之间安设栏板。在它们之下,都凿有排水孔道。每个望柱下面伸出一个石雕龙头,整个“三台”,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二个龙头。除每层台基折角的角顶伸出的龙头外,其他龙头的两唇之间都钻有圆孔,与望柱底下的孔道相通。由于台面的设计是中间高于周边,每当雨天,落在“三台”台面上的雨水自然就都流向地势底的四周,于是便从龙口中排出,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h3> <h3>……</h3> <h3>……</h3> <h3>钦安殿</h3><h3> 钦安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间曾在前檐接盖抱厦3间,后拆除。</h3><h3> 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坐落在汉白玉石单层须弥座上,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顶。</h3><h3> 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惟殿后正中一块栏板为双龙戏水纹。钦安殿的雕石是紫禁城建筑雕刻艺术中的精品。月台前出丹陛,东西两侧各出台阶。</h3><h3> 院内东南设焚帛炉,西南置夹杆石,以北各有香亭1座。殿前院墙正中辟门,曰“天一门”,东西墙有随墙小门,连通花园。</h3><h3> 钦安殿前须弥座下左右各植有一棵白皮松,斑斓的树干,浓绿的针叶与洁白的石栏形成鲜明的对照。尤其西边一棵白皮松根部外露,犹如一条卧龙,又像一位矍铄的老者卧看门里的连理柏,为这一带比较沉闷的环境平添无限情趣。</h3><h3> 殿前东、西各有一座方亭,平面方形四角攒尖琉璃瓦顶,为清乾隆时期所建,原名香亭。其构造有些别致,亭子前半间敞开,后半间四面安有隔扇门而成为小室,这样的分隔和布局在我国古园中罕见。</h3><h3> 殿顶平坦,周围四脊环绕。殿顶安放渗金宝瓶。殿中悬挂乾隆帝题写的"统握元枢"匾额。</h3><h3> 钦安殿内供奉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传说玄武为北方神灵,代表28星宿中的北方7宿,为龟蛇状。在阴阳五行中,北方属水,色为黑,守护紫禁城建筑免遭火灾。明永乐皇帝自诩为真武大帝飞升500岁之后的再生之身,在他的推动下,宫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特别盛行。</h3><h3> 到嘉靖时期,由于皇帝笃信道教,对钦安殿大加修葺,重造庙宇,再塑金身,并于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奉祀玄天上帝,歌颂皇帝至诚格天。嘉靖一朝宫中经常发生大火,为防火灾,嘉靖皇帝更是潜心奉玄修道,供奉玄武大帝作为压火的镇物。他还特别在钦安殿垣墙正门上题写“天一之门”4字。</h3><h3> 清代诸帝虽信奉喇嘛教,但并不排斥道教。康熙、雍正两朝都先后在此设过道场,为皇太后祈求福寿安康。清朝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年的节庆及农历8月6日至18日,是道家的大祭日,明、清宫中的道官道众按例设醮称表,架供案,奉安神牌,皇帝前来拈香行礼,祈祷水神保佑皇宫,消灭火灾。</h3><h3> 钦安殿内设置道场,举办演教活动时,有时会请宫外的道士主持道场。康熙、雍正时,曾经在丧礼期间为太后设置道场,举行追荐仪式。钦安殿事务由太监道士管理。</h3> <h3>钦安殿一角</h3> <h3>承光门、顺贞门</h3> <h3>神武门</h3> <h3>神武门</h3><h3> 神武门是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为神武门。<br></h3><h3> 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h3><h3> 城台开有三门,帝后走中间正门,嫔妃、官吏、侍卫、太监及工匠等均由两侧的门出入。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均走此门。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由此门离去。</h3><h3> 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为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h3> <h3>神武门</h3> <h3>神武门东侧</h3> <h3>神武门东南侧</h3> <h3>神武门外广场</h3> <h3>……</h3> <h3>郭沫若题写“故宫博物院”</h3> <h3> 神武门外,北望曾叫“煤山”的景山,其上“万春亭”……</h3> <h3>神武门外护城河</h3> <h3>紫禁城东侧城墙</h3> <h3> 斑驳风化的古墙砖,出现了一只蜗牛,有沧海桑田的感觉。</h3> <h3>古城墙保护</h3> <h3>紫禁城东南角楼</h3> <h3>东华门</h3><h3> 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h3><h3> 东华门门楼自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始用于安放阅兵时所用的棉甲,每隔一年抖晾一次。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月,下旨在东华门外护城河边空闲围房中选用70间,设立仓廒,用于存贮太监应领米石,赐名“恩丰仓”。</h3><h3> 与其它三门不同的是,东华门靠近太子宫,是专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所以东华门上只有8排门钉。</h3><h3> 清初,东华门只准内阁官员出入,乾隆朝中期,特许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员出入。清代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宫皆由东华门出,民间俗称“鬼门”、“阴门”。紫禁城的四个城门中,午门、神武门、西华门的门钉均为纵九横九,只有东边的东华门门钉为纵九横八,内含阴数,相传也与此有关。嘉庆年间林清之变,农民军由太监刘得才等人经东华门引入紫禁城,但因于门前与卖煤人争道,情急之中露出所藏兵刃,从而为守门官兵察觉,骤然关闭东华门,故而仅十数人闯入,起义旋即失败。</h3><h3> 关于东华门门钉之谜:</h3><h3>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举凡服饰、车轿、府第等方方面面皆有定规。本文要说的门钉本是无关紧要的结构件,皆因它在一座府第中处于最显露的位置,又经历年演化形成夸张的造型,所以兼具了炫耀权势的功能。至明清,已从制度上对门钉数目加以限制。比如按清代典制,规定皇家宫苑的宫门“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亲王府第的门钉即减为“纵九横七”,亲王以下递减。明代虽无如此具体规定,但各项待遇仍尊卑有序,随爵而定。这样看来门钉的作用似与今天军官肩章上的星相仿,是等级的标志,含糊不得。奇怪的是竟有一处例外:故宫东华门的门钉居然少了一排,是为每扇门八九七十二颗,而且仅此一处例外。这就令人费解了,皇帝主动放弃一排表征地位的门钉究竟用意何在?</h3><h3> 说法一</h3><h3> 曾经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东华门的门钉与别处不同,尺寸稍大。由此推断当年必是有一批门钉做大了,若仍用九排就显得拥挤,去掉一排看着舒服些。这其实是用百姓的思维来解释皇家的事务。封建社会为一个尊号都能争个你死我活,更何况是代表等级的门钉了?照这样说,佛香阁的拆塔改阁耗资巨万该怎么解释?所以这话应该倒过来说:因为设计上要求少一排,为避免显得稀疏才特意将这批门钉尺寸做大一些。</h3><h3> 说法二</h3><h3> 另一种说法是皇家成员死了以后灵柩、卤簿皆出东华门,所以该门主丧,属阴,门钉就不能是阳数,故去掉一排。但是又有人考证说,据记载也有从西华门抬出灵柩的情况,且皇帝外出巡幸也走东华门,不能认为东华门只办丧事,所以此说也难成立。总之讨论的结果仍是莫衷一是,这区区一排门钉竟成了难解之谜。</h3><h3> 紫禁城是刘伯温“偷”来的吗?</h3><h3> 曾经故宫博物院的一位早期职员对此现象的解释,而该职员是听原宫里的太监说的。说是当年刘伯温建北京(其实刘伯温不曾参与北京和紫禁城的营建,至永乐十五年兴建紫禁城时,他已故去四十多年。只因刘伯温颇具传奇色彩,所以明初的许多大事便都附会到他身上。姑且不管姓字名谁,总之系指北京和紫禁城的设计者),他自称是偷了天宫的图样来建紫禁城的,为了表示对天帝的敬畏,只好去掉一排门钉以示人间帝王与天上玉帝的区别。那位读者说了,人家是在探讨问题,你这不是说故事吗?我说,谁能说谜底就一定不是故事呢?当年紫禁城的设计者以如此郑重的方式讲述出一个荒唐的故事,其政治用意是明显的:即强化臣民对皇帝的所谓“天子”的半人半神身份的认识。</h3> <h3> 从东南角楼折向西行,紫禁城南墙外,一排高大的杨树笔直挺立!</h3> <h3> 参观紫禁城,让人无限感慨!就让我们以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本文的结尾吧!</h3><h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h3><h3>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h3><h3> ……</h3> <h3> 谢谢欣赏🍵🍵</h3><h3>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