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古圣贤的教育之道

旅行者

<h3>2019年8月23日,我们汇集在澄城中学的卓越堂培训。我很珍惜这一年仅有一次的学习机会,所以非常认真的听取各位专家的讲座。</h3><h3><br></h3> <h3>时间过得好快,为期四天的培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画上句号。</h3> <h3>其中给我印象深刻之一的是梁朝阳教授所讲的“立德树人”这部分。他讲到“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想明白比立即干更重要”,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他还引用了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不由感慨万千: 没想到我们的祖先如此圣贤,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如此圣明的教育思想!真的是太伟大了!</h3> <h3>出于好奇心,也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圣贤的教育思想,我专门查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出处。它出于《礼学》,原文是这样的:</h3><h3>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h3><h3>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h3><h3>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h3><h3>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h3><h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h3><h3>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h3> <h3>大意是: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h3><h3><br></h3><h3>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h3><h3><br></h3><h3>(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急于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用以)反复详审学生的思维活动;</h3><h3><br></h3><h3>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宫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h3><h3><br></h3><h3>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课外不学好如果做好家室,课内就学不好礼仪。</h3><h3><br></h3><h3>不喜欢那些才艺学问,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h3><h3><br></h3><h3>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h3><h3><br></h3><h3>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h3>

学生

课内

学习

然后

所学

抑开

弗达

课外

君子

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