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行之第一古刹白马寺

青崖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且对于佛教知之甚少,但我就是无端地喜欢佛教寺院那种特有的清静、古朴和禅意。十几年来也到过一些知名的寺院,如苏州的寒山寺,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普陀山的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和其它大大小小的寺院。但素有“中国佛教第一祖庭”之称的洛阳白马寺一直是我心中的一方圣地。 此次洛阳之行,白马寺当然不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  家乡邳州市的四户镇也有一座重建于四年前的白马寺,据说始建于北魏正光年间,距今也有一千五百多年了。但我知道此白马寺非彼白马寺。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国第一古刹”的名号当之无愧,“中国佛教第一祖庭”的地位也自然无可撼动。</p> <p class="ql-block">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六丈,光芒四射的金人自西方而来,绕殿飞舞。翌日上朝,汉明帝将此梦诉诸群臣,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正如陛下所梦”。明帝大喜,遂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西天取经,于大月氏国得遇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后大喜,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于次年(永平十一年)敕令在洛阳城东雍门西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淋着小雨到达白马寺的。在雨中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山门两侧有两匹石马立于围栏中左右相对,与真马一般大小,形象温和驯良,作低头负重状。此二马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其实原为北宋太师太保、附马魏咸信墓前的石像,一九三五年才迁移至此。</p> <p class="ql-block">  进门之后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五重大殿,殿中供奉的佛像,多为元、明、清时期雕造而成。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另有《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和《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碑各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文系元太祖忽必烈时期由寺僧文才撰写,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碑文字体潇洒,丰神秀骨,是书法艺术的珍品,人称“赵碑”。《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碑文乃宋太宗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那位因嗜酒而终的状元苏易简撰写并刻碑立于寺内的。碑文并非由上到下一行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五组,矩形书写,故又称“断文碑”。只是眼前的这座碑现在只剩下半截,高不足两米。可怜那驮碑的屃赑,头部也已不知去向,让人不禁为之痛惜!立于碑前,忽而想起写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唐代诗人张继也曾写过一首《宿白马寺》: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诗中所言“断碑”定然不是这座,因为张继生活在盛唐时期,“断文碑”则刻立于北宋。但白马寺历经近两千年沧桑,屡遭人祸天灾,几度废兴,“断碑残刹”之景间或有之,也许不足为怪。</p> <p class="ql-block">  五重大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毗卢殿和大雄殿。“毗卢”是梵语,佛光普照之意。毗卢殿建于清凉台上,清凉台即为当年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翻译佛经之所,东西厢房左右对称。二位高僧就是在这里译出了现存的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佛说四十二章经》。“大雄”是佛教中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意即像大勇士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各地寺院均建有大雄宝殿来供奉佛祖,但只有白马寺的大雄宝殿叫“大雄殿”,因为殿内供奉的元代夹纻干漆佛像和樟木佛龛,都为国内所仅有,所以就少了个“宝”字,寓意宝在殿中。夹纻干漆造像法始于东晋,简言之就是以泥像为胎,用麻片和漆层层覆于胎面模出形状,漆干后将泥胎取出,遂成中空的佛像,又称“脱胎像”。樟木佛龛内的三尊主佛,皆盘膝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均高两米有余,形制、风格大体相同,妙相庄严、圣洁恬静。立于佛前,顿觉身心俱化、杂念全消,只想俯身下拜。</p> <p class="ql-block">  毗卢殿西邻是释源陈展馆。 馆内陈列的大量珍贵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向人们诉说着洛阳白马寺曾经的荣耀与辉煌,以及建寺近两千来以来对中国乃至东南亚和欧美佛教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浏览历代高僧住持的画像、照片和简介时,我竟惊喜地发现白马寺现任方丈印乐大和尚俗姓尹名清全。原来是本家,这着实让我为之骄傲了好一阵!</p> <p class="ql-block">  游完白马寺西墙外的国际佛殿苑,领略了印度式、泰国式、缅甸式佛殿的“异域风情”后,返回至山门时雨已渐停。我们便收了伞,经放生池悠然前往山门东南约二百米处的狄仁杰墓和齐云塔院。</p> <p class="ql-block">  狄仁杰墓为一圆形土丘,墓顶碧草萋萋,下部用混凝土围砌。墓前今存碑石两方,其中较大的一方重立于明万历二十一年,碑上“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八个字依稀可辨。此碑现置于密封的玻璃罩内,大概意在防止那些到此一游的业余书法爱好者随意“创作”吧。隔着玻璃细看,果然碑上刻画之痕或清晰可见或字迹斑驳,层层覆压。碑身背面的佛像浮雕大多残缺模糊,似乎也是人为破坏所致,实在令人痛惜不已。</p> <p class="ql-block">  齐云塔院为河南第一比丘尼道场,因塔得名。齐云塔是中国第一古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初为木塔,后毁于雷火,金大定十五年重建,造型为叠涩密檐式十三级方形砖塔,因塔下供奉有佛祖舍利,故又称金方塔、释迦舍利塔或白马寺塔。塔前立有金大定十五年及明代重修碑记,记录了重修齐云塔的缘起和过程。因塔高三十五米,仰面观之似与云齐,清代僧人如绣称之为齐云塔,这一名称此后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塔身四周的砖道上,均匀地嵌有圆形莲花浮雕,每隔一步远一个。据说脚踩莲花按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匝、三匝、七匝、十匝乃至百匝,便可消灾祈福,全家平安。于是和妻子一道认真而虔诚地绕了七匝。</p> <p class="ql-block">  齐云塔南一侧竖有方碑一块,说是若立于塔前约二十米处用力击掌,便可清晰听到塔身发出“呱呱”的蛙鸣之声。半信半疑间两掌合击一试,果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O一九年八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