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一、烟雨迷漓话宏村</h3><h3>黟县的宏村,是皖南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建筑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这座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的村庄,原为汪姓聚居之地,村内主要建筑,均被打上汪姓的烙印,经历数十代生死更迭,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远眺村庄,常常云蒸霞蔚,水光潋滟,时而如浓墨重彩,时而似泼墨写意,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h3><h3>我们于午后的雨中来到村庄,原以为这样的天气游客不会太多,不曾想,秋雨沥沥中,游人如织,摩肩接踵,难怪景区管理者敢开出104元的门票价格。</h3><h3>宏村的整体布局自不用说,充分地利用和发挥了地型地貌的特点和长处,背山面水,北高南低。村庄北靠雷岗山,南临一汪弯月湖,有山有水有生命,如歌如诗如画屏。</h3><h3>一砖一瓦,刻满时光的痕迹,一檐一柱,隐藏生命的精隨。那灰墙黛瓦,那斗拱飞檐,那青石小巷,那暗绿青苔,无一不在向你述说着岁月的沧桑,人情的暖凉,时代的更迭,生命的顽强。游走在这些蛛网般的小巷里,面对着一个个带有现代气息的门牌名称,你时常会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搞不清是梦里的场景,还是现实的环境。若是今天这样的雨天,雨丝儿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你打着伞,独自徜徉在蜿蜒曲折的小巷,心中不自觉地就会生出一种期许,在小巷的转弯处,一位撑着红色油纸伞的妙曼女子,与你不期而遇,并许你回眸一笑的倾城。</h3><h3>宏村,适合慢慢品味。她的每一条小巷都有故事在流淌;每一栋楼宇,不论它曾经是金碧辉煌还是朴素寒酸,都随时光的流逝,不断地积淀着岁月的沧桑。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除了历史的陈迹,还有那雕梁画栋里流传了千百年的文化内涵。来宏村的游客中,有冲着她名气来走马观花的,有执迷于她建筑艺术的,有专门寻幽探古的,当然也有心系别样情愫来此寄托情怀的,百人百样,各取所需。</h3><h3>我们一行五人,雨中漫步在这窄窄的小巷,由于年龄跨度较大,各自的兴趣无法趋同。有人觉得到此一游,拍几张照片即可;有人觉得几块旧砖瓦,几栋老房子,看多了乏味;可我觉得,这里最适宜和相爱的人一起住下来,细细地品尝镌刻在这古朴建筑中的,由点滴时光勾兑出来的复杂滋味。</h3><h3>细品宏村,除为数不多的几栋代表性建筑仅供游客参观外,其余房舍皆改造为商业用途,或开店经营特产,或做旅舍为游人提供住宿,或改成个性化店铺供人怀旧,商家们都能因地制宜,将商业经营与古村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小巷曲折蜿蜒,古朴幽深,立身其中,初来乍到者一时半刻很难搞清楚南北西东,但你用不着担心迷路,大多数小巷都会通向村中心的月沼,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汪氏宗祠就位于月沼边上,从这里出发,各个方向都有小巷往外延展。而村庄南面的月湖,现已成为宏村的地标,许多照片均以此为背景拍摄,每天都有很多绘画爱好者端坐湖边挥毫泼墨。灰墙黛瓦的古朴民居,倒影在弯月形的湖水中,这样静美如诗的意境,会赋予你作画、摄影不同凡响的灵感。</h3><h3>这些年在外旅行,也到过不少古村古镇,但经营得如此成功的古村景点却不多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宏村本身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景区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方法也功不可没。小小的宏村景区,门票高达104元,如果走马观花,两个小时就够了,这样看来,门票是有点贵。但宏村门票三天内皆有效,若是想深度游玩,则大可以住下来,花两三天时间去细细体会,那样的话,门票就很便宜了,于景区而言,你玩得越细,时间越长,各种消费自然就越多,旅游经济效应就越发凸现出来了。</h3><h3>在众多的游人之中,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旅者,一如从前这般,看想看的风景,爱喜爱的人,写喜欢的文字,不惊不扰,无忧无虑。</h3><h3>宏村,我期待着与你的下一次相遇。</h3><h3> 二、 徽州古城印象</h3><h3>徽州古城位于歙县徽城镇,占地24.7平方公里,古称新安郡,始建于秦,自唐以来,一直是徽州郡、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保存较好的有许国石坊、斗山街、新安碑园等七处古建群,徽州府衙,南谯楼,城墙等为后来按原样重修。</h3><h3>我们是傍晚抵达的,先在古城边上的经济型酒店住下,吃过晚饭几个人就去夜游古城,由于天空时不时飘落几点小雨,加之古城商业氛围清冷,昏暗的光影里,逛不出白日的滋味,只好放弃游览,回房休息。</h3><h3>第二天,天空放晴,雨后的古城,空气格外清新,我们早早起床,在第一缕晨曦中走进古城,逛了两个多小时,收费景点还未开门。此时肚子咕咕叫了,便找了家小吃店填饱肚子,继续于古城中穿街过巷,感受那千年尘封的古朴苍凉和时光流逝的匆匆痕迹,虽然没有等到景点开门,进入内部对细节进行一一的梳理,但仅就古城现存的那些个石牌坊和千年古巷的寻幽探秘,足够让我们对徽州古城当年的繁盛产生无边的遐想。</h3><h3>逛古城,逛的是那份伤古怀旧的心境,逛的是那种岁月流光的情怀。沿着卵石铺垫的幽深小巷,用手指一点点触摸灰暗的古老砖墙,沧海桑田的故事会通过指尖流向你的心胸。若是此时此刻,正好有一束光,透过窄窄的穹顶,照射在灰暗颓败的山墙上,那一种时空穿梭的震撼,会让你的心脏承受巨大的牵扯力量。朝代可以更迭,时间可以消逝,人事可以变迁,唯这太阳的光芒,却始终千年如一日地照耀着,古老的城才会不断涌现新的生活气象。</h3><h3>于我而言,与其花时间去参观那些仿古建筑,不如流连在这些有着厚重时光积淀的古老街巷,透过那墙头的衰草,墙角的苔藓,去细认岁月赋予它的人情味道,感受古老的小巷如何蜕变成新的街道,千年的文化怎样得以传承和发扬。</h3><h3>当一个人陷入情感的深潭时,眼中所有的风物也会随之有情。所以,闲逛古城,最好是俪影成双,那时候,你看什么都是快乐的。看威严的城门,你会有一种如归的温馨;看残缺的浮雕,你会思绪如泉遐想联篇;抬头那飞檐黛瓦,仿若振翅欲飞的凤凰;低眉巷底清风,诉说着爱意从久远的昨日吹过;出现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步履轻盈,兴致勃勃;逼仄的古城在你多情的眼眸中,成了灵动飘逸而又妩媚性感的幸福乐园。</h3><h3>也许是我们五人对游览古城均停留在到此一游的水准,又或者是前面未知的风景更具有吸引力,上午九时许,我们在古城的幽深小巷中漫无目的地游荡了三个来小时后,终于踏上了前往宁国市的路程,满怀期待地去亲历皖南“318”的旖旎。</h3><h3> 三、半程山水半分景</h3><h3> ——未完待续的皖南川藏线之行</h3><h3>最近几年,皖南“川藏线”开始在自驾游圈子里热闹起来,加上当地政府出于旅游开发的需要,特意的加以宣传引导,这条由县、乡、村三级公路连接起来的山区道路,俨然成了自驾游爱好者狂热追求的目的地。</h3><h3>所谓的皖南川藏线,东起宁国市青龙乡,西抵泾县蔡村镇,全长120多公里,是一条穿行于皖南山区的低等级公路,因其弯急路窄,坡陡路险,沿途风景秀丽而被誉为“皖南川藏线”。其实,它与真的川藏线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这条新兴自驾线路,相反,去川藏线自驾毕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去这皖南“川藏线”自驾一回,就很容易实现了。如此,这样一条皖南“川藏线”对周边的自驾爱好者来说,还是有着一定的吸引力的。</h3><h3>我们抵达青龙乡皖南川藏线入口时,已是上午十点半钟,因只有一百二十公里路程,边走边玩五个小时也应该够了,傍晚时还可以从容地赶到黄山脚下的汤口镇,这样安排看似留有余地,但人算不如天算,当车辆行驶至方塘乡葛村时,被拦了下来,说是前方正在道路施工,所有车辆都得绕行。说说容易,实施起来可没那么简单,乡村道路一没路标,二没路牌,我们按照当地人的提示绕了好几条路,最终都无功而返,只好退回原路,还是路上一位司机朋友好心提醒我们,这山区的乡村道路,除非是当地人,很难搞清楚去向,眼前唯有放弃绕道的想法,以后等路修好了再找机会重来。</h3><h3>亲历皖南川藏线的计划就这样半途而废了,看看时间差不多二点半了,从我们停车处绕宁国到汤口镇,还有一百六十多公里,走高速就更远了,没法子,只得侵早起程,沿原路返回宁国,三个小时后,于五点半钟抵达汤口镇,找旅店住下,准备明天上黄山。</h3><h3>皖南川藏线之行虽夭折,但途中经过方塘乡那一大片落羽杉林时,还是彻底地惊艳了一把,若是再迟来十天半月,大片落羽杉的叶子都由绿转红,那火红的一片,着实会让你惊叹不已。我们虽然来早了,但杉林已开始着色,不再是纯粹的青绿,间或有泛黄和红晕点缀其间,临水岸,也时不时有三两株特立独行的大树,开始着上鲜红的外衣,水天相连处,三三两两的观景人群,划着竹排在夹岸杉林中穿行。可以想象的到,这一望无际的落羽杉林红了的那天,坐上竹排在碧水蓝天和夹岸火红的意境中漂移,是一场怎样的视觉盛宴啊!一想起这样的场面,心中就涌现出一股莫名的冲动,觉得不邀上三五好友,一起来品味这秋水长天的火红世界,真是对不起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会无数次被美梦惊醒。</h3><h3>从我们走过的青龙乡至方塘乡这段路程来看,皖南川藏线确实非常一般,除了山路窄一点,弯道多一点,沿线植被繁茂一点之外,并无让人兴奋不已之处。唯一的看点落羽杉林属季节性风景,每年的十一月起,前后不足二十天,等到落羽杉落下最后一羽红色的美丽,凛冽的冬季来临,这条山路也进入了自驾游的淡季。听说这皖南川藏线的精华部分在桃岭一带,每年春夏,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而秋风过后,则层林尽染,红叶斑斓。这次因道路阻断而不得去,所以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和失望。但不论怎样,算是亲历了这么几十公里的皖南川藏线,目睹了落羽杉林水岸多彩的婷婷风姿,虽不完美,也聊可自慰。</h3><h3>我们是在不恰当的时间里,再遇上人为的道路维修,所以才未能领略到她的真正魅力,话又得说回来,也许正是这样一次阻断,才让我们心怀惦念,期望下次再找合适机缘,再邀玩伴,于最美丽的季节,再来亲历这蜿蜒于群山之中皖南川藏线。</h3> <h3><br></h3><h3> 四、黄山归来不看岳</h3><h3>上一次游黄山已是七年前的事了。那是2011年的六月份,我和朋友一起专程来爬黄山,记得也是住在汤口镇,也是一大早就来等摆渡车去云谷寺,也是从云谷寺坐揽车上山,不同的是,那次不是从玉屏坐索道下山,而是游览玉屏峰后,从迎客松傍边步行下山。</h3><h3>黄山是山岳型五A景区中最经典的旅游胜地,是中华大地上少见的花岗岩峰林奇迹,所以才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h3><h3>我们这次一车五人是头天傍晚抵达汤口镇的,住在翡翠谷外的农家乐宾馆,早上六点开始用早餐,六点半钟即抵达乘车点,属于第一批上云谷寺站的游客,从云谷寺索道站坐揽车至白鹅岭,此时还不到八点,算是当天山上的头一拔游客。从白鹅岭开始,按照传统游览线路随大队人马行动,我们人数少而精,一直都是各个景点的先锋,直至从下到西海大峡谷底再返回峡谷入口处时,才感觉到山路上游人多了起来,此时已是上午十一点。大家边休息边就地解决中餐,从行程来看,强度最大,最耗体力的部分已完成,剩下来就是走光明顶至天都峰这段路了,若是按上午的行进速度,顺利爬上天都峰还是可以早早收工的。</h3><h3>事实上,当我们十二点半钟抵达光明顶时,情况与上午大不一样。只见光明顶上人头涌涌,挤得是水泄不通,上个洗手间都得排成长龙。从光明顶上远看鳌鱼峰,黑压压一片都是人,下光明顶时,几乎都是就着前面的背脊在走路,速度一下子慢了许多,若这样子前行,傍晚都到不了天都峰。越往后,山路上人越多,抵达上莲花峰的岔路口时,路上完全堵死,只可用龟速来形容前行的脚步。直至下午三点半钟,我们一行五人中才三人抵达玉屏峰的迎客松,另两位实在走不动,直接去了玉屏索道站,四点半钟,我们乘索道揽车到达温泉停车场,接着换乘景区摆渡车下山,结束了一天的黄山之行。</h3><h3>七年前那次爬黄山,我们走的是今天相同的路线,当时黄山正值开放莲花峰,我们是爬上莲花峰后再下到玉屏峰的。今年正值黄山开放天都峰,本想亲自爬一次天都峰,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达成心愿,算是此行的遗憾吧。黄山景区的莲花、天都两峰是轮流对游客开放的,每五年一更换,上次来恰逢莲花峰开放,我们很轻松就搞定了她,心想,若有机会再来,一定要征服天都峰。今天再爬黄山,正值开放天都峰,心中早就卯足了劲,一定要拿下天都峰,但最后还是事与愿违,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感叹体力上已大不如前,有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伤感。</h3><h3>黄山之奇,天下闻名,什么泰山之雄奇,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秀丽,庐山之云海,雁荡之巧石等等诸多胜景聚于一身,就不用我费神去描述了,但凡到过黄山的人都该有所体会。虽然这一切不外是峰林突兀,苍松怪石的巧夺天工,但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黄山所呈现给你的美感是大相径庭的。</h3><h3>上次来黄山是初夏的六月,山上是葱茏的翠绿,间或有迟开的山花竞相争艳,钟灵毓秀,仿若置身于画中;这次来是深秋时节,红叶已染透青山,岁暮时光,林风萧萧,景象又自不同。面对这林泉幽壑、苍松危岩、红叶空山的意境,竞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前尘往事的归属,认为自己原本就该属于这里,或是一个山野樵夫,在云间山崖打柴采药,于松林中与清风对弈;或是一名竹杖芒鞋的僧侣,盘座岩顶与日月对话,醉卧林下了悟禅心。如此,黄山不再只是一座实质上的大山,而是仿若梦境的精神家园。</h3><h3>许多人会认为,黄山风景的精华在西海片区,其实不然,就黄山的开发进程来看,西海片区历史并不长,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而此前的黄山早就闻名遐迩。黄山,以莲花、天都和光明三峰为主向四周扩散,从传统线路来看,靠近前山的有天都峰,莲花峰和玉屏峰,靠近后山的有白鹅岭,始信峰等;中间以光明顶为中心,前有鳌鱼峰,后有飞来石。至于西海大峡谷,可以视为黄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峰林奇幻,怪石嶙峋,虬松兀立,峡谷幽深等等都让每一位亲历者记忆犹新,而一环二环两条游步道,更是考验和锤练每一位登山者体力和耐力的试金石。正因为此,西海大峡谷对游人来说,就成了必去的场所,反倒是五年才轮流开放的莲花、天都两峰,很多登山者都放弃了攀登的雄心。另一个原因是,多数人的登山路线是从后山云谷寺上,从前山玉屏下,这样一来,前山的活动时间基本上都在下午,体力上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加上前山栈道狭窄,游人一多就容易产生拥挤,如此境况,谁还有心情专心致志去尝景呢。所以,大家对刚刚亲历亲为过的西海大峡谷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黄山的前山才是风光无限的精华所在,说它步步皆景也不为过。但再好的风景也架不住人满为患,所以,选择登山的时间和同伴都很重要,节假日和周末是下策,这个时间段游客较多,不宜爬山;体力较差者也不适宜这样强度太大的活动,结伴同行者应体力相当,大家互相鼓励,携手并进,才能收获更多的乐趣。</h3><h3>黄山,我将另择时日与你再续前缘。</h3> <h3>秋雨沥沥中的宏村。</h3> <h3>曲径通幽</h3> <h3>古朴的石板巷不知会将你带到哪个朝代。</h3> <h3>雨中月沼。</h3> <h3>月沼边上的汪氏宗祠。</h3> <h3>雨天的月沼,水含秋色。</h3> <h3>六七八九,四个年代的合影。</h3> <h3>风蚀雨淋,青砖黛瓦记录着变幻无常的岁月。</h3> <h3>楼主露个面。</h3> <h3>又一位不服老的六零后,居然想到府升堂。</h3> <h3>七零与九零在古城的转角处相遇,隔代人的认知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h3> <h3>古城变商城。</h3> <h3>幽深处找寻,那一抹模糊的记忆。</h3> <h3>生硬的石头被时光雕刻成古朴沧桑。</h3> <h3>皖南川藏线上的落羽杉林。</h3> <h3>落羽杉开始着色了,不日将迎来多彩的绚烂。</h3> <h3>水岸边,落羽杉披上了火红的旎裳。</h3> <h3>整个皖南已走进深秋的季节里。</h3> <h3>秋色醉了小山村。</h3> <h3>俊秀的黄山。</h3> <h3>西海大峡谷游步道。</h3> <h3>黄山之秋意。</h3> <h3>峰林奇迹。</h3> <h3>五人队伍合影。</h3> <h3>我有幸和两位八零九零后一起登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