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91919"><i> 摘要:区域活动引入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我们对区域活动的探讨更多是从形式要素上入手,很少把幼儿在区域中的主动式学习作为核心要素来把握区域活动的本质,忽视了区域活动真正核心的价值,使教师在对区域活动功能定位上的认识不清,在实践中对幼儿的支持未能真正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只有做到以幼儿为中心,读懂幼儿活动行为,及时引导,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在区域中自主游戏、深度学习。因此,建构一种有效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环境非常重要。</i></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b>一、区域活动的开展为幼儿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b></font><br></h3> <h3> 区域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域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幼儿的欲望得到满足。幼儿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幼儿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br></h3> <h3><font color="#ff8a00"><b>二、如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深度学习</b></font></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font color="#191919"><i><b>(一)观察需求,确定游戏</b></i></font></h3><h3>1、结合幼儿兴趣<br></h3><h3> 区域活动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也是一种基于实践探究的学习。这种学习需要教师相信儿童的力量,做一个有能力的观察者,抓住契机,发现幼儿兴趣需要,给予支持与引导,从而让幼儿在区域中进行深度学习。但是在大部分区域活动中幼儿还是停留在蜻蜓点水式般地玩,或者在区域中游离,或者不知道怎么玩。因此,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区域活动中有意义的事件,抓住契机及时引导,让游戏深入开展。</h3><h3>
2、结合主题
主题教学内容包含五大领域,通过学习幼儿能掌握这一主题的丰富知识,如果将主题中的一些活动延伸到区域游戏中,更能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主题游戏建立在主题学习基础上,幼儿能自己做计划,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主动探究,是生动活泼的,也是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活动。<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font color="#191919"><i>(二)提供条件,深入探索</i></font></b></h3><h3>1、恰当投放材料
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目标的达成度。过难或过于简单的材料投放,都不利于幼儿活动兴趣和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一定要明确教育对象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例如同样是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h3><h3>
2、适时调整时间
区域游戏有了丰富的材料,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做保证,只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让幼儿自由、放松地做着他们喜欢的事,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幼儿才能在区域游戏中更加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体验成功。打破原来规定的时间限制,只要活动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情况为幼儿调整时间。时间的延长与时间段的调整都能为幼儿继续完成项目活动提供保证,自然能让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h3><h3>
3、区域间的整合
以往区域活动规定幼儿选择区域之后只能在那个区域里面玩,材料也只能玩区域里面的材料,固定式区域空间活动导致材料不丰富,限制幼儿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教师可尝试打破原来区域活动中的规则,允许幼儿为了解决问题,继续探究,可以到任何一个区域去取放活动需要的材料,并与区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如:角色区“小小厨师”在游戏中可以邀请其他区域的幼儿到角色区做顾客;积木区、表演区的幼儿需要制作辅助材料,可以到美工区选择材料进行制作。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自由取放材料,区域间互动,让幼儿的区域学习更加自主、自由,探究的兴趣更加高涨持久,学习也更加深入。<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b><font color="#191919"><i>(三)观察幼儿,给予支持</i></font></b></h3><h3> 教师要注意不断地在各个区域间来回观察和参与游戏,留意观察每位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和交往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幼儿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在面对幼儿千奇百怪、出人意料的质疑时,教师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幼儿充满激情、充满好奇、充满渴求地去探索和表达,同时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他们的游戏行为,从中发现那些精彩的、惊奇的、值得深思的地方。因为教师的欣赏、接纳和鼓励,能为每个幼儿的存在赋予意义,让每个幼儿都得到认可和尊重。只有在这样开放包容的区域活动氛围中,幼儿和教师彼此之间才能够建立信任感,幼儿才能自主批判与反思。<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b><i><font color="#191919">(四)活动评价,提炼经验</font></i></b>
区域活动评价是区域活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份,适宜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正确解读幼儿行为,给予适宜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大多只停留于浅层,要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促进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离不开教师适宜的评价和支持。区域活动评价的内容丰富多彩,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抓住重点,正确评价,可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必面面俱到。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在自己观察、了解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还要引导幼儿自评和他评,师幼进行有效地互动,尽可能地给孩子讲话的机会,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评价方法,让他们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评价同伴,共同发展。<br></h3><h3></h3><h3></h3><h3></h3><h3></h3> <h3><font color="#191919"><i> 作为教师应不断实践,探索,积累经验,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区域活动更具科学性、时效性,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让每个区域切实的成为幼儿的又一位老师。</i></font><br></h3> 史太姆督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