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再坚持,环建德玉华山骑行

金华大雁

<h3>昨日脚实在很痛,很遗憾未能跟上同学们一起骑行建德。今日脚好了些,本计划北山里宅峡谷,脚肯定走不了,但骑车应该可以。昨天同学们没按计划绕玉华山,那我就去完成它。一个人骑行到兰溪金角大桥,兰溪风兰和大风同学说赶上来了,陪我骑行,太感谢了,他们俩昨天已经骑过。一直奔目的地去,昨天去过的姚村、上包、芝堰和新叶村都一骑而过,增加了一个新的去处,桐山后金村,仁山书院,金履祥的老家。</h3> <h3>逆时针环骑玉华山,三个长坡,前二个坡又长又陡,第二个坡还是机耕路,时不时下来推行。下到白山后村,休整缓过来,第三个坡骑上去了。然后一路长坡下行,过东风水库,到永昌老街逛一逛,粥铺两碗花芋粥一个茶叶蛋下肚,感谢风兰请客。到兰溪,与风兰大风告别,继续一人的骑行,扬子江湿地公园转一转,缺乏明显的标识以及导引图。走金兰中线到栅川,再跟导航往竹马馆,西二环,回北苑。来回125公里,用时11小时45分。坚持,再坚持,谢谢大家的鼓励。</h3> <h3>走金兰北线,一个上坡到兰溪界了,金华段是沥青路面,兰溪段是水泥路面。金华段路况不错,应该大修过,兰溪段就被重型货车压得不成样子。金兰中线沿线水泥厂众多,还有从玲珑岩到西山寺一带的矿山。</h3> <h3>到兰溪金角大桥了,往建德方向远远看到一座山峰,还在纳闷这是哪座山,周围的稍有名气值得一爬的山也都被我爬遍了,再仔细一想,应该是黄店的三峰山。之后与风兰大风会合,证实是三峰山,在兰江大桥上也能看到。</h3> <h3>与风兰大风会合,非常感谢。昨天他们已骑过,这是风兰同学写的回顾<a href="https://www.meipian6.cn/2c4iwjep?from=timeline&amp;share_user_mpuuid=49f82af7b76bb125d63e8cb0beed6a0b&amp;user_id=13004151&amp;v=5.1.0"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我们在路上</a></h3> <h3>我们一直往玉华山骑去,沿途经过黄店、上包、三峰殿口、桐山后金村。三峰山和玉华山时而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h3> <h3>黄店镇位于兰溪西北部山区、半山区,原先的朱家乡、芝堰乡并入。兰溪的饮用水源芝堰水库,就座落于此。这儿也是驴友喜欢去的地方,白露山、三峰山、飞桥顶、尖坞山、天雷尖、白岩尖、芝堰古村落、佘粮山等等。而且在这条被誉为“全国最美马拉松赛道”的兰芝风情线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次兰溪乡村马拉松。</h3> <h3>兰溪市黄店镇有座三峰山,主峰下面有三个小峰,如三子拜母,又称三子拜母山,这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称三峰山。又因其巅方正,两隅垂桃如冕,又称天冠山。三峰山成了子女孝敬父母永恒的形象,孝道古风在三峰山一带代代相传,历史上曾出现过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延至今日,当地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近年来也涌现了不少现代孝子,其代表人就是“浙江省十大杰出孝子”范庆如等。</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i61z636?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兰溪三峰山,最美四月天</a></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1kcanyu?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兰溪三峰尖大环线</a><br></h3> <h3>在去桐山后金村的路口,有仁山书院四个字,那一定要进村逛一逛了。仁山书院前一副对联:西乡之中三孝子,南渡以后一完人,三孝子指的是三峰山脚下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一完人就是世称“北山四先生”之一的仁山先生金履祥。</h3> <h3>桐山后金村是“北山四先生”中金履祥的出生地,其讲学场所仁山书院就位于此。村落坐落在三面环山的燕窝型的“凹”处,负山带水,周边有九座小山,因村坐落位置的独特,史称“八卦地”。桐山后金村历史文物颇多,有50余处。村口南方有座福泉庙,东面斜对仁山,有仁山书院,为三间三进二天井,带二偏屋建筑,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于2005年3月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h3> <h3>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号次农,又称仁山先生。兰溪纯孝乡桐山(今黄店镇桐山后金村)人,自号桐阳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精于经史之学,为浙东学派(金华学派)中坚。自小好学,抱经世志。凡天文、地理、礼乐、刑法、田乘、律历等知识无不精研。生于南宋,见权色当道,绝意仕进。当时名声很大,公卿交章荐举,皆不出。隐居教学,曾主讲严州钓台书院、金华丽正书院、儒源重乐书院、三泉齐芳等书院。晚年在家乡附近仁山下讲学著书,启迪后人,恳切不倦。金华许谦、兰溪柳贯都是他的学生,学者尊称为仁山先生。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卒,享年72岁,谥文安。清雍正间配享孔庙。著书有《尚书表注》、《大学疏义》、《通鉴前编》等多种。</h3> <h3>玉华山,海拔663米,坐落在建德大慈岩的东北面,山脚下有汪山、李村、上午方和新叶等村庄。这座山的岩石就像一个倒着的陀螺直耸云霄,高耸壮丽。尤其是西面的壁崖,垂直陡立如刀削一般。清嘉庆《兰溪县志》作“白石山”,《名胜志》载:“县西四十里,其色如玉,又名玉华峰。”我们从黄店方向骑来,看着玉华山,就像母亲的一个乳房,这么多年,我也一直戏称她为奶奶头。</h3> <h3>新叶村,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于村子以村后的玉华山为主山,所以新叶村子系被称为玉华叶氏。从玉华叶氏第一代到这里定居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780年历史。它一直没有间断地保持着血缘的聚落,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叶氏后人不愿轻易地拆掉祖上留下的房屋,因此,就使得这个村落的格局和古代建筑有规划,建筑质量好,村落发育程度相当高,建筑类型多,而且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新叶村也是中国国内较大的叶氏聚居村。几百年来,玉华叶氏家族在这里建起了大片的住宅,新叶村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建筑类型丰富,被海内外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h3> <h3>新叶村原本属兰溪,芝堰村是属建德,后来1958年因为兰溪要修建芝堰水库,所以两地置换了下。虽然两地在古村落保护上都有成效,但芝堰发展就远不如新叶了。</h3> <h3>我曾经两次爬玉华山,摸上奶奶头。第一次是2016年12月25日,建德玉华山岩降,最高点679米,最低点324米,85,20,10,80,四连降,下午2点上山,晚上11点下山,8人9小时。感谢同行的同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圣诞节。第二次是2017年3月25日,去年摸黑降时,就想油菜花开时再来降一次,天公也作美,大美花田,玉华岩降。感谢水乡,感谢安头,感谢团队一起的每一个兄弟姐妹们,如此完美的驴行永远值得回忆。还要感谢回忆同学上次摸黑夜开岩降线路,棒棒的。</h3> <h3>环玉华山骑行,在我早早的计划之中。原来是说周六去建德三都绿道骑行,泰山说等金建高速通了再去,我再提议去玉华山。计划线路也做好了,泰山、风兰、大风、百顺、笑脸阳光、玫瑰花、阿伟、带刀老陈,好有伴。没料到我的脚从周一早上起就开始痛风了,吃了几天药好些,周三晚上我用地下明珠敷了,想好得更快些,没料到第二天更肿更厉害了。一直到周六早上,我还期待会好一些,可以骑行,但根本不能动,也只能放弃,在家里窝了一天。</h3> <h3>在路上,大风看见了一种植物,就去采来,说拿回家给老母亲泡脚可以止痒。这种植物很常见,茎上有小刺,会长花花绿绿的果实,很多植物都是草药,但我们不知道人就不清楚了,连叫啥名都不知道。大风对植物学很有研究,我们遇上好看不知名的花草都会向他请教。风兰也耳濡目染,懂的不少,说这学名叫杠板归,也是一种蛇药。而且对治疗带状疱疹(缠腰火龙)很有效,鲜杠板归叶,捣烂绞汁,调雄黄末适量,涂患处,一日数次。</h3> <h3>杠板归是蓼科一年生的植物,蔓生在原野路旁。它的叶子呈现三角形或是盾形,碧绿色。夏天,杠板归开出一种白色或淡红色的小花,挺好看。秋天,果实成熟了,是黑色的,而且圆滚滚的像小珠子一样。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农民上山打柴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了脚,不一会儿,他的小腿肿得有大腿那么粗,全身发起热来,不久就死掉了。家里人毫无办法,只好痛苦地将他装进棺材入葬。棺材已经抬到地里,正准备埋葬,死者的一个朋友急匆匆赶来。他是个医生,所以他立即开棺,按摩死者的脉搏,又听了听死者的心脏,断定死者虽中毒不浅,但还未死亡。他马上取出随身的草药敷在伤口上,还嚼了一些草药灌进死者的嘴里。半个小时之后,病人的脸色有所好转,不一会儿竟苏醒过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问医生这是什么药。医生笑道:“此药乃祖上所传,并没有什么名字。今天它救人一命。棺材也用不着了,一会儿还要扛回去,此药就叫杠板归吧!”杠板归是治蛇咬,把杠板归全株捣烂,然后敷在伤口上,就可以止住蛇伤。另外,它还能外用洗痔疮,散毒消肿,治疗皮疹。但是,传说总归是传说。杠板归只是治蛇伤的一种药,被蛇咬伤后还是要及时找医生看。</h3> <h3>第一个长坡上来,经过一个简易隧洞,过去后就是岳家村,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四周青山环绕。</h3> <h3>岳家村又名茶培岭后,距今近800年。相传为岳飞子孙避难之所,某除夕夜被屠村。后李姓从玉华山下李村村迁入,袭用岳家村村名。村里李姓为唐卫国公李靖、梨山公李频后裔。村子地处金衢盆地与江南丘陵的衔接处,翠坑溪在村上游一分为二,一边入兰江,一边入新安江。岳家村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小桥古庙,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h3> <h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现一湖,绿如翡翠。续沿湖前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一洞,仿佛若有光,似极狭,车可勉强通行,洞石狰狞。行约两百米,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复前行,水秀山青,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浙里便是贫困版的桃花源——岳家。浙里虽然破、偏、苦,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听戏无婺越(剧种),说话有徽吴(方言)。岳村尽李姓(姓氏),一洞春秋殊(温差)。眼瞰杭金衢(行政),水走兰新途(水系),落差几十年(贫富),这里地形独(地貌)。</h3> <h3>村村通公路到岳家村结束,接下来就是机耕路了,到白山后村要翻一道山,爬一个又陡又长的坡,上坡时大部分时间在推着车,烈日下考验着人的意志,一个弯连着一个弯,一个坡连着一个坡。</h3> <h3>终于到达山顶垭口,看着对面的大山,那是大慈岩后山,我们多次走过的地方。十八弯小环线,大慈岩大环线,尤其是春天杜鹃花开的季节,美美的山脊线。山脚下就是白山后村。<a href="https://www.meipian.cn/1qtku7i2?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翻山越岭去看你,大慈岩古银杏</a></h3> <h3>玉华山也叫白山、玉山,白山后村座落于玉华山后面,故名。我们在老奶奶家歇脚,补充凉开水。2016年12月25日十八弯小环线下来也是在老奶奶家歇脚,吃完中饭后再去爬玉华山岩降。体力透支,东西不想吃,就喝水。风兰泡了三杯肯德基芙蓉汤,喝下去,缓过神来。</h3> <h3>从白山后村到十八弯垭口处,又是一个长坡,但没那么陡了,经过休整,我们也都骑上来了。垭口左侧就是玉华山,右侧是十八弯。十八弯小环线的起点在这儿,玉华山四连降的登山起点也在这儿。</h3> <h3>看这玉华山高耸的岩壁,白天从这儿降下来都望而生畏,更别提晚上了。更何况这岩降线路是我们首开,真的佩服回忆同学在夜里把这条线路开下来,真的是艺高人胆大。当地村民见夜里我们还在岩壁上,担心我们,要不要救援。在这盘山公路上,山脚下的汪山和李村,远处的东风和火炉山两大水库,清晰可见,春天油菜花黄时最美了。再远处兰溪城乌云压境,山雨欲来风满楼。</h3> <h3>一路下坡,玉华山终于环绕下来了,心情格外开心,得瑟下吧,拍张照纪念下此行,背景就是高耸的玉华山。玉华山,我还再来的,至于是以何种方式,都无所谓。</h3> <h3>到达东风水库库边时,正说着停下车来拍照片,雨就大颗大颗落下来,幸好路边有屋檐可以避雨。这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带来了凉意,也带来了阴天,一直到永昌,都没太阳晒着。感谢这场及时雨。</h3> <h3>永昌古镇距兰溪市区10公里左右,宋代形成村落,明清时期形成繁华集市,多有徽商云集。永昌古镇由于离兰溪市区近,水陆便捷,古今一直是商贸重镇,镇上商铺林立,布局合理,至今老街保留完整。老街东西走向,街口一座二孔古拱桥,建于明弘治年间。诸葛氏节孝坊立于东街口。</h3> <h3>在周六计划线路中,永昌古镇不在计划之内,是往游埠洋埠去的。当初我计划时,玉华山环下来后,时间不多的话就不去游埠绕了,到永昌逛老街,然后过兰溪,穿扬子江生态公园回金华。这不今天就这样骑行了。早些年也来过永昌老街,如今经过整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更加美丽。</h3> <h3>老街上转了一下,没找到水饺馄饨铺之类的,又转回到红绿灯路口,有一家粥馃铺,下午晚上还没营业,但门开着,有花芋粥,这个天气喝上一口稀饭很好。一碗稀饭下肚,又来一碗。兰溪乡镇上的物价也不便宜,一碗粥3块,一碟小菜5块,茶叶蛋多少一个忘问了。其实我也好两年没在外面喝粥了,记得最近一次就是16年12月玉华山夜降下来,也是到兰溪城里粥馃铺喝的粥。谢谢风兰同学买单。</h3> <h3>一路风驰电掣到兰溪,与风兰大风同学挥手告别。又开始了一个人的行程。过横山大桥后,左拐到扬子江生态公园,一个新建的湿地公园。</h3> <h3>兰溪扬子江生态公园项目是省重点建设项目,运用“海绵体”理念,通过水体净化、河道整治、湿地修复等生态综合整治,打造一个集防洪、排涝、游乐、运动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型滨水示范公园。项目位于上华片区,南起马达溪,北至衢江,面积56公顷,全长约5公里。扬子江生态公园2019年4月30日正式开园,不仅有效解决了上华片区的内涝问题,而且还形成具有水安全保护、生物保护、游憩等多功能的生态休闲廊道系统,为全市人民再增加了一个家门口的休闲娱乐场所。</h3> <h3>但是纵观整个公园,缺乏明显的标识和导引图。中间有四条公路相隔,还要穿过浙师大行知学院校园,还有些地方是荒地、泥巴路、厂房错综相隔,初次到访的人真会迷茫。希望公园管理方在这方面加强。</h3> <h3>逛完扬子江生态公园后,便按高德导航找最近线路,过灵马大桥,走金兰中线,到栅川后再左转循乡间小道到竹马馆,上西二环,北二环,回金华城,一路不再言表。</h3> <h3>得有那么一件事,你热爱,你坚持,你的人生有奔头,生活因此而紧凑。当趣味塞满你生活的角落,你也无暇去孤独。所以,如果可以,不妨寻找一件事,丰沛生命,把自己还给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