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八月的北京,风轻云淡,秋意宜人。</h3><h3>八月的北大,诗情画意,恬淡超然。</h3><h3>踩在脚下的土地,特别亲切,</h3><h3>向往的校园啊,我们来了。</h3> <h3> 8月25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儒德教授为我们开设的讲座《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br></h3> <h3> <font color="#b04fbb"> 授课教授:刘儒德</font></h3><h3>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br></h3> <h3> 刘老师人如其名,儒雅的风范,幽默的谈吐。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次次有趣的小实验,发人深省,令人顿悟。</h3> <h3> 围绕“高效教学”,刘老师通过“为什么隔壁粥铺的营业额高?”,“小华盛顿找马”两个小故事,给我们讲述了教育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沉锚效应”。<br></h3> <h3> 刘老师通过互动教学、案例解析、教学运用等环节,围绕“沉锚效应”、“情境性学习”、“神奇的7±2法则”和“认知负荷”四大内容讲述。<br></h3> <h3> 教学中需要的是教师的灵感、机智与创造性,所以教学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聆听中反思:知行合一,将认识与实践统一起来。</h3> <h3> 下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贾积有教授给我们带来一场科技创新的视听大餐《人工智能与教育》。</h3> <h3> <font color="#b04fbb"> 授课教授:贾积有</font><br></h3><h3>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 。北大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哲学博士。</h3> <h3> 贾教授以高远的境界,宽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深挚的情怀给我们深刻的熏陶感染。讲座不仅融入了最新的人工智能科技,而且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独特见解。此次学习让我们对于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理解,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br></h3> <h3> 传感器刷脸进校,自动收割机,自动自行车,无人汽车,令我们惊叹;“阿老师”、柯洁负于机器痛哭、人机大战、机器人做古体诗现代诗和写新闻稿……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我们面临挑战。</h3> <h3> 享受生活的同时,我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许多生活领域里都已经“无人”,现在的教育也出现了许多的线上教学成为线下教育的有效补充。</h3><h3> 作为教师,要将我们的学生引领到什么高度、什么方向、什么领域,怎么让孩子的未来更精彩?我们的孩子将迎战怎样的智能时代?我们的学生将来会站服务未来智能社会的什么岗位上?大数据、超人体等人工智能,向我们迎面扑来,将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我们不能被繁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所掩盖,要去学习、要去掌握、要去突破自我,实现教育教学人工智能的革命。<br></h3><h3> 这,都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h3> <h3> 学习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在神圣的理想殿堂,在人文的精神圣地,我们生命的含义也得到了延伸。
知行合一,开拓创新。我们,一直前行在路上……<br></h3> <h3><font color="#b04fbb">(北大研修第二期第七组第三小组)</font></h3><h3><font color="#b04fbb">摄影:陈亚芳 袁忠强</font></h3><h3><font color="#b04fbb">文字:石光琳 韦爱珍</font></h3><h3><font color="#b04fbb">整理:韦爱珍</font></h3>